張俊亮
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初中階段,學生剛系統接觸物理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許多問題。物理,歸根到底來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物理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物理知識,養(yǎng)成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
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物理教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識,能有效幫助學生將物理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以《杠桿》教學為例,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杠桿的概念,可以讓學生找出身邊運用了杠桿原理的東西。學生很快會發(fā)現日常使用的指甲刀、剪刀、桿秤等都運用了杠桿原理,這樣學生對杠桿這個概念便會牢牢記住。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不僅對學生學會物理知識有積極作用,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生活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策略
1.課堂導入生活化
一堂物理課如果有一個吸引學生的導入過程,則可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講《汽化和液化》時,教師不妨在課堂開始時提出問題:夏天(尤其是有風的時候),游泳的人,從水中走出來,這時溫度不低,為什么這個人會感覺冷?通過學習蒸發(fā)這部分知識,學生知道,當人從水中走出來的時候,雖然氣溫很高,但人身體表面的水蒸發(fā),帶走了人體的熱量,因此會感覺冷。又如,在講解《變阻器》之前,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旋轉收音機上的音量鍵,聲音會變高或變低?通過學習,學生了解到,原來收音機的音量鍵是一個滑動變阻器?;瑒幼冏杵魇请娐分械囊粋€重要元件,通過移動滑片的位置可以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從而起到控制電路的作用。
2.教學手段生活化
物理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很多初中生喜歡看動漫,那我們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也可以用一些卡通圖片和漫畫來演示教學內容。比如,在教學江蘇版教材《粒子與宇宙》時,教師可以播放分子的圖片,吸引學生學習這部分物理知識。學生通過觀察分子在顯微鏡下的結構,了解平日常喝的水在微觀世界中的樣子。通過播放一段關于銀河系的動畫片,學生可以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的樣子,知道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只是微小的一份子。通過運用這些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3.教材內容生活化
江蘇版初中物理教材十分注重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很多實例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準備教學內容時,可以進一步引入生活化的實例,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比如,江蘇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物態(tài)變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例如,熱水在燒開時,為什么壺嘴會噴出“白氣”?從冰箱中拿出來的飲料,瓶子上為什么會有小水珠?通過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4.實驗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必非得運用儀器設備進行操作,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引導學生使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實驗。運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實驗,可以節(jié)約成本,突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提高物理實驗的效率,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親身感受物理、體驗物理。例如,在教學《物體的沉與浮》時,可以讓學生將石塊、木塊、廢舊牙膏皮、舊塑料瓶放在水里,感受沉與浮的不同,分析原因,以提高學生探究物理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