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俊
(高郵市甸垛中學,江蘇 高郵 225600)
高三語文高效課堂范例推薦
王士俊
(高郵市甸垛中學,江蘇 高郵 225600)
長期以來,高三復習課存在低效現(xiàn)象,“教”與“學”分離,教師在教學設想與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欠缺獨立又獨到的個人復備,課堂仍舊是教師的“獨角戲”,因此做好教學的頂層設計尤為關(guān)鍵。
高三語文 課堂范例 教學設計
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下,筆者參加了全市的高三語文教學調(diào)研活動,同時全程跟蹤了全市青年教師優(yōu)秀課大賽。在調(diào)研與擔任評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就語文課堂教學而言,筆者認為普遍存在以下幾種制約課堂效果增強的現(xiàn)象。
1.課堂缺少分課時導學案,即并非每一節(jié)課都有導學案。備課組的工作未精細化,只是一個考點甚至一個專題提供一份導學案,課堂用一本參考資料替代每課時的導學案。
2.導學案的選題缺少針對性與典型性。在講解了相關(guān)考點后,課堂探究與訓練鞏固選用完整的一篇小說高考題,很明顯課本后的四條題目肯定缺少針對性,課堂訓練的聚焦明顯不夠。
3.高效課堂發(fā)力不足,學生主體地位無從凸顯。個別學校的課堂仍然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師生互動僅限于師生之間點對點的指名問答,缺少必要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探究和小組交流等,學生課堂思維量明顯不足,思維的廣度與深度無從談起。
4.對于教學內(nèi)容,最大的感觸是雷同:相同的構(gòu)思,無異的環(huán)節(jié),同樣的材料,缺少深度挖掘與大膽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途徑與主要方式,高效課堂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的、主動的、持久的學習習慣并終身受用。反思我們的課堂,建議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思考以下幾點。
1.把時間還給學生。保證充分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交流、思考等,拋棄多余的分析、瑣碎的談話及沒有思維價值的提問。
2.把學習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為了落實教學目標而直奔“教學結(jié)果”,忽視教學過程,使學生陷入被動局面。
3.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應該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支配者、教學內(nèi)容的制定者與學生成績的唯一評判者,而應該成為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與指導者,主要任務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每一位教師要解放思想、敢于嘗試。教師要把課堂的某一部分權(quán)利交給學生,如下放提問權(quán),甚至可以考慮把整個課堂交給學生,教師要敢為人先、敢于嘗試。
盡管有些課堂不盡如人意,但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可圈可點的課堂,本著推廣交流的目的,筆者推薦一個課堂范例,供同行商榷批評。
導學案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煉字
(高郵市界首中學 何平)
學習目標:
1.了解鑒賞煉字藝術(shù)的常見題型。
2.掌握鑒賞煉字藝術(shù)的基本方法,重點掌握分析方法。
學習重點:
掌握鑒賞煉字藝術(shù)的基本方法,重點掌握分析方法。
學習過程:
課前演講《中國合伙人》——夢想。
1.考情分析。T8(2)
最高分:3 最低分:0 均分:1.26/4 得分率:31.5%
2.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原因。
分析下面兩則答案存在的問題并思考錯誤的原因。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落日悵望 馬戴(唐)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賞析“遠燒入秋山”一句中“入”字的表達效果。
3.積累知識,尋找規(guī)律,總結(jié)方法。
(1)積累知識。
①所謂煉字,指寫作時推敲用字,使所用之字準確、凝練、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使刻畫的意象更準確生動,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韻味,使表達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②古代文人墨客錘煉語言的佳話。
“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盧延讓
“求得一字穩(wěn),耐褥五更寒”——歐陽修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
(2)尋找規(guī)律。
①閱讀下面詩句,關(guān)注黑體字,思考詩人通常注重對哪些詞語的錘煉?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K軾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纹?/p>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周邦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去年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魏初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拍?/p>
②閱讀下列高考真題,思考煉字類高考設題形式。
a.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
b.三聯(lián)上下兩句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
c.“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d.賞析三聯(lián)中“穿”、“數(shù)”的表達效果?
e.“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么作用?
4.知新改錯。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落日悵望 馬戴(唐)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賞析“遠燒入秋山”一句中“入”字的表達效果。(4分)
5.課堂練習。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文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賞析“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中“鬧”字的表達效果。
6.課堂總結(jié)反思。
(1)凡文本閱讀,必先讀懂文本。(寫了什么?為什么寫?)
(2)強化兩個意識:思維意識、文本意識。
(3)處理好四個環(huán)節(jié):審題、讀文、表述、回頭望。
7.課后鞏固練習。(見鞏固練習)
教學設想與流程分析
課前演講:
1.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每周三次,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5~6人)。組員先集中選材,再各自寫作,最后匯總形成最佳剖析語段,并派組內(nèi)代表到講臺發(fā)言交流。
2.訓練目的:既積累了素材,又訓練了審題立意,同時可進行議論分析的邏輯和寫作訓練。無形中提高學生看問題的深度、廣度和語文素養(yǎng),可謂一舉多得。
教學過程:
1.根據(jù)考情分析,讓學生知道本條題目的得分情況,從而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掌握鑒賞煉字藝術(shù)的基本方法,重點掌握分析方法。
2.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能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失分原因。評價答案的優(yōu)劣,主要從答案的形式(字跡、格式等)和內(nèi)容(是否合乎題目要求、表述是否有文本依據(jù)、表述的詞句是否準確)兩方面考慮。通過交流討論,可以總結(jié)出煉字類題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①審題不清;②要點不全;③字義不明;④效果不清。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字義不明,不能讀懂文本。
3.想要更好地解決問題,必須知道高考試卷中煉字類題目考什么,怎么考,因而設計了積累知識、尋找規(guī)律、總結(jié)方法的環(huán)節(jié)。
①通過煉字的知識介紹,讓學生了解古人煉字的目的,從而明確答這種題目的落腳點。補充古代文人墨客錘煉語言的佳話,一是補充知識和增強課堂趣味。二是讓學生學習古人煉字的精神,并引導學生在主觀表達題的表述和作文中重視用詞的準確和生動。
②讓學生閱讀詩句,關(guān)注黑體字,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明確古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特別注重對動詞、修飾語(形容詞、副詞、數(shù)量詞)、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等)的錘煉。
③通過對高考真題的分析,讓學生了解高考煉字類題目的設題形式:A.詩中最傳神的字是哪個字,請作簡要分析?B.對某字進行賞析或簡析某字的表達效果。C.某詩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D.某詩的詩眼是什么?E.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④指導學生文本閱讀題常見考查角度:A.寫了什么(內(nèi)容);B.怎么寫、寫得怎么樣(思路、手法);C.為什么寫(情感、作用等)。煉字類題目主要考查寫得怎么樣、為什么寫。通過討論可以明確煉字類題目答題步驟如下:第一步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和運用了什么手法(釋含義、明手法);第二步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字詞還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點出表達效果(點情境/表感情/談作用)。
4.學以致用,讓學生根據(jù)討論結(jié)果,重新完善練習中題目的答題過程,并讓一個學生上講臺講述,老師在旁邊補充,重點是幫助學生完善答題思維和對文本的解讀。
5.為了檢查本堂課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舉一反三、牢固掌握煉字類題目的解題技巧,設計課堂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
6.讓學生總結(jié)本堂課的重點、收獲和困惑。老師最后課堂總結(jié):A.凡文本閱讀,必先讀懂文本(寫了什么?為什么寫?)B.強化兩個意識:思維意識、文本意識。C.處理好四個環(huán)節(jié):審題、讀文、表述、回頭望。
課堂整體評價
1.設計有法。選題由易而難,由單角度到綜合,起點低,抓手實。
2.推進有序。討論結(jié)對,做中悟,悟中做,教師的角色亦師亦生,師生互動沒有流于形式。
3.達成有路。通過不同途徑,促使教學目標有效實現(xiàn)。
4.課堂設計別具一格,如原題再現(xiàn)后宕開一筆,加入豐富內(nèi)容后再回到原題,教學思路縝密,課前學生演講環(huán)節(jié)精彩,值得推薦。
5.教師逐漸形成一套專屬的教學理念并付諸實踐(教學語言、解題套路等)。
6.依題定標、知識遷移、注重考題研究。
7.豐富的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節(jié)課的施教對象是農(nóng)村高中的普通學生,既非展示課,又非評優(yōu)課,僅僅是平時教學過程中的一節(jié)復習課,最大的感觸就是質(zhì)樸。導學案是原汁原味的教師的個人復備成果。教者是一名樂于思索的青年教師,目前作為援疆教師在新疆新源二中任教。
筆者認為高三復習課應立足效益,根據(jù)供求關(guān)系,學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教師就應補給什么,課堂不求花哨但求實效方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