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華
(蘭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淺析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指導下英文電影字幕的翻譯
——以《冰雪奇緣》為例
拓華
(蘭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近年來,英文電影大量引進,字幕翻譯成為中國觀眾理解英文電影的唯一途徑。但是,目前關(guān)于字幕翻譯的理論不夠完善。本文從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角度出發(fā),結(jié)合翻譯實踐,以迪斯尼最新電影《冰雪奇緣》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電影藝術(shù)的特點,并提出英文電影字幕翻譯的一般策略。
功能主義目的論 字幕翻譯 《冰雪奇緣》
電影藝術(shù)已經(jīng)日益深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隨著電影產(chǎn)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英文電影得到大量引進,并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由于中西兩種語言的差別和觀眾文化背景迥異,如何將一部優(yōu)秀的英文影片翻譯成國人歡迎的電影便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最常見并且方便操作的方法是將英文字幕翻譯成中文疊加在屏幕下方,方便觀眾對比觀看。然而,目前,就電影字幕翻譯來說,翻譯界并沒有形成一整套系統(tǒng)的理論,關(guān)于電影字幕翻譯的研究似乎是摸著石頭過河。本文以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為理論指導,以電影《冰雪奇緣》為研究對象,簡要分析電影藝術(shù)的特點,以期根據(jù)這些特點總結(jié)出電影字幕翻譯的一般規(guī)律。
翻譯目的論興起之前,翻譯研究一直被劃在語言學范疇中,語言學派翻譯理論在翻譯界占據(jù)主導地位。這一派別將翻譯視為兩種語言之間語符的互相轉(zhuǎn)換,在他們看來,翻譯的過程便是不斷解碼和重新編碼的過程。然而,隨著日常生活中面臨的翻譯實踐量越來越大,學者們逐漸意識到該理論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首先,語言學派翻譯理論將研究僅僅局限在單個詞匯和句子上,忽視翻譯中更大的單位——語篇;其次,翻譯過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其中涉及的不僅是簡單的語言要素,還涉及許多語言外的要素;最后,由于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兩種語言之間的完全“對等”實際上是不存在的。20世紀70年代,霍姆斯(James Holmes)提出把翻譯研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構(gòu)想。到80年代,西方翻譯研究中開始出現(xiàn)眾多學派異彩紛呈的局面,而目的學派便是其中之一。
功能主義目的學派的代表人物對傳統(tǒng)語言學派翻譯理論過于注重語言表層結(jié)構(gòu)的“忠實”、“對等”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這一基礎(chǔ)上提出了理論觀點。他們認為,翻譯是人類一種有目的的交際活動,這一交際活動涉及各種情況和因素,如翻譯目的、目標文化接受者的情況、譯者的情況和兩種文化的關(guān)系,因此,翻譯時應(yīng)該以目標語讀者為導向,考慮這些情況和因素,使譯文符合目標語讀者的文化和語言習慣,達到交際的目的。
與文學作品相比,電影藝術(shù)除了文學作品擁有的特點之外,還具有自身特點??偨Y(jié)起來,大致分為語言、觀眾和字幕本身三個方面。其中,語言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聆聽性和瞬時性。不同于文學作品的翻譯,譯作供讀者用眼睛閱讀,影視語言是需要觀眾用耳朵聆聽的。影視語言的這一特性必然決定了它具有瞬時性。因為其文字不像文學作品的語言那樣可以一直停留在書本上,而會隨著電影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角色的轉(zhuǎn)變時快時慢,并且有時間限制。
電影藝術(shù)在觀眾方面的特點可以細分為以下兩點:(1)觀眾的廣泛性。影視作品的目的是娛樂大眾,因此,它不能像文學作品那樣要求讀者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從而將讀者限定在一定的文化層面。相反,影視作品的觀眾往往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識水平,觀眾數(shù)量可以說是不可計數(shù)的。(2)觀眾社會文化背景的多樣性。由于影視作品面臨的觀眾極為廣泛,可能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因此,觀眾的社會文化背景各有不同。
電影藝術(shù)除了在觀眾和語言方面與普通文學作品的不同外,其字幕本身具有以下兩方面特性:時間性和空間性。與影視語言的瞬時性相對應(yīng),電影字幕通常具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字幕停留在屏幕的時間應(yīng)該和電影中人物角色的說話時間保持一致,因此,電影字幕具有一定的時間性。由于受一系列因素諸如屏幕大小、可讀性等的制約,電影字幕往往介于1~2行之間,以方便觀眾快速閱讀并獲取相關(guān)信息,因此,電影字幕有一定的空間性。
《冰雪奇緣》于2014年2月在中國內(nèi)地上映,講述了阿倫戴爾的公主安娜為尋找姐姐、拯救王國展開的一系列冒險。迪斯尼動畫片通常比較溫馨,其首要目的是娛樂大眾,為觀眾傳遞歡樂。因此,迪斯尼電影字幕的翻譯必須以這一宗旨為導向,兼顧各個人群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和文化背景。下面,本文結(jié)合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的主要觀點和方法,以迪斯尼最新電影《冰雪奇緣》為例,試圖總結(jié)電影字幕翻譯的一些策略。
1.詞或短語的翻譯
雖然詞是翻譯中的最小單位,但是詞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一個詞的理解要是出了問題,便會影響整個譯作。電影字幕的翻譯也不例外,某個單詞若翻譯得不夠到位,就會嚴重影響電影的觀賞效果。單詞或短語翻譯的難度往往來自于某些詞或短語的多義性,且這種多義性不是僅靠翻翻字典就能解決的,給譯者帶來很大麻煩。通常情況下“詞本無義,義隨文生”,詞的意思往往由文本產(chǎn)生,因此,針對這種一詞多義現(xiàn)象,譯者要緊扣原文,密切結(jié)合上下文,把握詞在具體情況下的具體翻譯。以《冰雪奇緣》中的“awake”一詞為例,這一單詞最先出現(xiàn)在電影開頭Anna睡不著要她姐姐Elsa陪她玩的時候。Anna說:“The sky’s awake,so I am awake.”這里當然不能譯成“天空醒著,所以我也醒著”。仔細琢磨,便可得知,原來因為晚上夜空很亮,所以Anna睡不著。因此,可適當譯成“天上有光,我就睡不著”。又如“l(fā)et it go”這一短語幾乎貫穿整部電影,字典里的意思是“任它去,隨緣”之類。但事實上,這一短語每次出現(xiàn)在影片時,它的意思卻不完全相同。第一次出現(xiàn)在電影開頭冰夫鑿冰時所唱的歌里:“Watch your step!Let it go!”這里指冰夫鑿冰過程中互相提醒的話,所以譯為“留神腳下,別逞強”比較恰當。接下來出現(xiàn)最多的地方是在公主Elsa被識破后逃往北山所唱的歌里:“...Conceal.Don’t feel.Don’t let them know/Well,now they know/Let it go.Let it go/Can’t hold it back any more/Let it go.Let it go/Turn away and slam the door...”根據(jù)影片情節(jié),這部分體現(xiàn)Elsa從過去小心翼翼隱藏秘密到放手并接受現(xiàn)實的轉(zhuǎn)變,因此,字幕中這部分的翻譯是這樣的:“……把真心封閉,不讓人看清/如今卻被看清/不再躲,不再怕/秘密已經(jīng)大白于天下/不管它,不害怕/告別過去不留一絲牽掛……”可見,即使是句式一樣,前兩個“l(fā)et it go”與后兩個“l(fā)et it go”也有細微的差別。這部分中,這一短語出現(xiàn)多次,因此,每一處的翻譯都有些不同。再如Anna被姐姐擊中心臟后Kristoff帶她找地精,地精們努力撮合他們:“So he’s a bit of a fixer upper/So he’s got a fewer flaws.../So he’s a bit of fixer upper/But this we are certain of/You can fix this fixer upper with a little bit of love...”我們可以看到“fix”和“fixer upper”都不能生搬硬套,死譯為“待修房”。這里地精們其實想表達雖然Kristoff有一些小缺點,但只要Anna給他點兒愛,他就能變好,因此譯為“他也許并不完美,也有些缺點……他還需要改良,但是我們堅信,你只要給他一點愛,就會讓他發(fā)光……”同理,接下來的臺詞中有句“So she is a bit of a fixer upper”應(yīng)譯為“所以問題出在她身上”較妥當。由此可見,看似簡單的單詞或短語其實萬萬不能小視,翻譯好了會為整個電影增光添彩,可若翻譯不好,便會影響電影效果。
2.句子的翻譯
比詞更大的翻譯單位是句子。由于東西方文化之間存在差異,表現(xiàn)在中英兩種語言之間有很大不同,如英文是重形合的語言,漢語是重意合的語言。英文的語法、句法結(jié)構(gòu)較為嚴謹,而漢語只需達意即可,因此,英文中會有主從句的用法,如定語從句,等等。這類句子不能機械翻譯,否則讀起來生硬,理解費盡。因為翻譯后的字幕是給中國觀眾看的,當然要讓中國觀眾讀懂,并且理解透徹。此外,電影字幕的空間性和時間性決定了每一句字幕必須與電影畫面相一致,不能長也不能短,不能早也不能晚。正確的做法是在翻譯過長的句子時適當斷句,調(diào)整語序,去掉冗余成分,將意思表達得言簡意賅、清楚明了、通俗易懂。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將句子翻譯得具有時代感,符合當今時代普通大眾的審美情趣。相反,原文句子過于簡潔影響觀眾理解時,不妨細心揣摩人物的話中之義,將內(nèi)容補全,彌補信息缺失的不足。例如,電影中加冕儀式開始前,Elsa的獨白:“Don’t let them in.Don’t let them see/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顯示出她在接受加冕前內(nèi)心的恐懼與不安。字幕的翻譯一方面必須緊跟電影畫面的轉(zhuǎn)換進行調(diào)整,另一方面語言應(yīng)盡量簡潔明了,翻譯為“掩藏好自己,不許人靠近/乖乖聽話,別讓大家擔心”,則體現(xiàn)出她試圖極力演好這場戲,不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決心。又如加冕儀式開始之前,Anna興高采烈、又唱又跳地跑出城門,結(jié)果撞到Hans的馬。Hans向她道歉,她說:“I just wasn’t look where I was going.”其實她不過是想說自己沒看路而已,因此譯為“是我自己不小心”更地道。原句太過簡潔的情況常常出現(xiàn)在影片中的人物對話里,如接著之前的這一幕,Hans誤把Anna當成女王“Elsa”不停道歉。Anna說:“I mean,if you’d hit my sister Elsa, that would be.../cuz,you know...”這里連用兩個省略號,意指Anna認為Hans撞到她不要緊,但要是撞到她姐姐,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因此,將人物意欲表達的深層涵義表達出來,譯為:“那可就不好說了”,意思便非常清楚,也很符合漢語的味道。又如Anna對Hans一見鐘情,宴會外他們心有靈犀,唱道:“...Say goodbye/to the pain of the past/We don’t have to feel it anymore.”不能啰唆,將后句適當譯為“我們無需再那樣活”反而更自然,觀眾也會更清楚明白。
3.語言風格的翻譯
文學作品的語言是書面語,語言比較正式。而電影中的語言則多為口語表達,又因電影的目標觀眾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識水平,因此,電影字幕的翻譯應(yīng)符合交際語的習慣。影片語言的風格絕不僅限于此,《冰雪奇緣》中的語言至少有三種風格。第一種是較為口語化的語言,這一風格差不多在影片中大部分的人物對話中都得到體現(xiàn),尤其是雪寶Olaf和地精們。影片將它們的形象塑造得活靈活現(xiàn),給觀眾帶來極大的樂趣,它們的語言充滿兒化音和語氣詞,翻譯時理應(yīng)突出這種效果,極力表現(xiàn)出人物可愛的一面。如Olaf一出場的臺詞“...How’about yellow...no,not yellow.Yellow and snow?Brrr...no go”,這里Olaf極盡可愛的一面,邊說邊比劃的樣子讓觀眾忍俊不禁?!癇rrr...no go”的翻譯最明顯,這句譯為“……黃色如何?不行,不要黃色。黃色,白雪?太不搭了!”更精妙。后來,Anna找到姐姐后被拒絕,大家都被怪獸扔了出去。Olaf則最慘,全身都分開了,它說:“Ah,Ah.Man,am I out of shape?”這里連著好幾個驚嘆,以及后面的問句都體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仔細分析,當時Olaf孤身一人還沒有找到Anna和Kristoff,問句實際上并不是真正詢問兩人,可以理解為自言自語,譯為“天啊,我的身材還真是超級走樣啊”,既避免了指代不明,又保留了人物形象可愛兼搞笑的一面,不失為不錯的選擇。當然,整個影片中不全是這種口語化較強的語言,也有幾處用語非常正式。例如,地精Pabbie見到國王時,以及Hans誤把Anna當成Elsa時,都會說一句“Your Majesty”。另外,Elsa加冕時主教說的古諾爾斯語極為正式。因為這些臺詞要么出于尊敬,要么出現(xiàn)在極為正式的場合,翻譯時絕不能忽視這一點。第三種是較為文學性的語言,主要表現(xiàn)在影片的幾首歌里。歌詞某種程度上算是詩化的語言,對應(yīng)的字幕翻譯當然應(yīng)該富有文學性,且不失美感,讀起來朗朗上口。由此可見,影片中的語言可謂各具特色,每種風格的語言都是精心設(shè)計的,翻譯出來的字幕自然應(yīng)該做到這一點,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語影片的藝術(shù)效果。
另外,電影中還有少量雙關(guān)語,像“open the door”和“weselton(weasetown)”等都是雙關(guān)的用法。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結(jié)合整個影片的語境,切不可機械地字對字直譯,鬧出笑話。對于不同人物形象的語言,要結(jié)合他們的身份地位,恰當?shù)胤g對應(yīng)臺詞,讓中國觀眾結(jié)合人物語言特點理解影片要刻畫的形象和意欲傳達的主題思想。
外文電影的流行為字幕翻譯工作者帶來更艱巨的任務(wù),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完好無缺地保留源語影片的藝術(shù)效果是達不到的,但是不斷朝這一方向努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翻譯過程中因兩種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造成的藝術(shù)手法及表現(xiàn)力的喪失,將電影意欲傳達的信息盡可能地傳達,是每個翻譯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就詞、句、語言風格和具體語境的翻譯提出一些建設(shè)性意見,所涉及的一些策略雖適合一般電影字幕翻譯作為參照,但不能涵蓋字幕翻譯中遇到的所有情況,不足之處需不斷彌補。
[1]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Taylor&Francis Group,2005.
[2]卞建華.傳承與超越: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呂吉瑛.電影字幕翻譯的策略——以英文電影漢譯為例[J].電影文學,2008(5).
[4]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種愈來愈重要的領(lǐng)域[J].中國翻譯,2000(1).
[5]孫愛娜.目的論對英文電影字幕翻譯的操控[J].電影文學,2012(14).
[6]張春柏.影視翻譯初探[J].中國翻譯,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