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萬忠
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師評價是判定教師素質、能力水平、履行職責和工作績效情況的最重要依據(jù)。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有利于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有利于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最近幾年,一些單位和個人相繼研究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成果,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大量調研結果表明:目前,在廣大普通中小學,教師評價工作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有效性程度仍然不夠高,有關普通中小學教師評價的關鍵性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大有深入探討的必要。
一、關于評價理念
以往,在部分地區(qū)、部分中小學校,實施教師評價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給教師排隊,選定的最主要的評價內(nèi)容就是被評價教師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且直接將排隊結果作為晉職、評優(yōu)、發(fā)放福利的最主要依據(jù)。受這種落后理念的影響,在以往的中小學教師評價實踐中,一部分基層學校的領導選擇了比較簡單的評價行為:或者找?guī)孜粚W生家長給教師劃劃票,組織全班學生集中為任課教師劃劃票,就算是實施了教師評價;或者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開個碰頭會,交流一下大家對每一位教師的印象,甚至由一把手一個人決定每位老師的評價結果。如此操作,由于存在著評價內(nèi)容欠缺科學性、合理性,沒有建立比較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程序缺乏公開透明性,評價結果使用不夠合理,被評價對象欠缺發(fā)言權等問題,因而很少能夠得到一線教師的高度認同,為此引發(fā)校領導和教師之間沖突的情況也并不少見。如此評價,看似獎優(yōu)罰劣,實則是在保護一小部分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同時,損害了大多數(shù)教師的積極性,與實施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馳。因為教育教學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專業(yè)技術工作,中小學教師工作的內(nèi)容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還包括促進學生的心智進步和人格完善,且后者更為重要。再者,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績效受到環(huán)境條件、學生、教師三大方面眾多具體因素的制約。因此,對中小學教師絕對不能使用簡單排隊的方式實施評價。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各學校應該牢固樹立發(fā)展性評價的理念,借助評價,幫助廣大中小學教師養(yǎng)成善于反思總結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準確把握自身工作中的成績和長處,及時采取恰當?shù)姆绞椒椒ǜ倪M工作中的不足,進而促進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關于評價內(nèi)容
身心健康水平對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績效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而,在理論上講,中小學教師評價的內(nèi)容應該包括中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水平。然而,這種設想在實際操作時會遭遇到相當大的困境和阻力。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現(xiàn)行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均沒有對中小學教師應該具備的身心健康水平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定,如果基層學校堅持將教師的身心健康水平列為中小學教師評價的內(nèi)容,必然會面臨違法的困境。第二,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特別是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公民的個人隱私,不適宜作為公開評價的內(nèi)容,如果基層學校堅持將教師的身心健康水平列為中小學教師評價的內(nèi)容,必然面臨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困境。第三,評價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且難度極大的工作,需要評價者掌握大量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術。目前,國內(nèi)的心理健康評價工作尚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基層學校的領導和教師不容易掌握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如果基層學校堅持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列為中小學教師評價的內(nèi)容,必然面臨無法保證其科學性和客觀性的困境。鑒于以上三點,我建議,中小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中暫時不要出現(xiàn)涉及教師身心健康水平的內(nèi)容,待將來主客觀條件成熟后,再將身心健康水平列入中小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
三、關于評價主體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一些學校設計了學生、家長、同事、學校領導、專家“五位一體”的評價主體。從理論上講,為了使評價更加全面,這一思路無可厚非;但是,為了確保中小學教師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這一思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學生、家長中很少有人掌握從事評價工作應該具有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不容易保證評價活動的科學性;其次,我國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很不完善,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中,在進行像評價這樣的高利害關系的活動時,每增加一個評價主體,確?;顒舆^程及結果客觀性和公正性的難度就會相應增加;第三,目前,在我國的廣大地區(qū),教育評價實踐的普及程度不高,專業(yè)化程度也不高,既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評價機構,也缺少專業(yè)的教育評價工作人員,更沒有構建起完備的教育評價運行機制,尤其是縣城、鄉(xiāng)鎮(zhèn)內(nèi)的學校很難將專家評價真正落到實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建議各基層學校在選擇中小學教師評價主體時,給前述五類評價主體確定的評價內(nèi)容、評價方法、評價結果在總評價結果中所占的權重要各不相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同評價主體因知識、能力、心態(tài)等原因給評價工作帶來的干擾,保證評價結果真實可信。
總之,實施中小學教師評價尚有許多關鍵性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探討,以維護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發(fā)揮其在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中應有的作用。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