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具有綜合性、朦朧模糊性的特點。隨著時代發(fā)展,科學和人文的美麗邂逅,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進行理性思考。當認知心理學理論發(fā)展,語文知識問題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對于初中畢業(yè)生,如何使復習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目前關于語文知識的討論是在繼承了前幾次關于語文知識問題討論成果的基礎上的深化與延伸,其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接受了“知識分類”,突破了過去單一的知識類型認識。從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角度出發(fā),陳述性知識:個人具有有意識地提取線索,能夠直接陳述的關于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梢杂洃洬@得,是一種靜態(tài)的知識。程序性知識:個人沒有有意識地提取知識,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yè)的方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它是一套范式的操作步驟,回答的是怎么辦的問題,是一種動態(tài)的知識,可以通過熟練來獲得。語文中的寫作也屬此類。
一、中考語文中的陳述性知識復習策略
所謂陳述性知識是指個人有意識地提取線索,能夠直接陳述的知識。這類知識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是一種靜態(tài)的知識。它的本質是輸入的信息在大腦中形成命題的網絡,以命題、形象和線性序列的形式來表征。主要說明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用于區(qū)別、辨別事物。這種知識比較容易獲得,也比較容易修正。在語文課程中這類知識一般可通過記憶獲得。
中考語文分三大板塊:文言文,現代文,寫作。而每一塊都涉及到陳述性知識,如漢字知識、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識。語法修辭知識、文體知識、等。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呢?
運用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學說:在復習中運用學習的組織原則:其一,逐漸分化原則:所給知識都是從最大概念到各具體小概念。如在復習文體知識時,先將其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再細分記敘的順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表達方式可再分為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描寫可以再展開成人物描寫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再展開成肖像,神態(tài),語言,動作描寫。其二,整合協(xié)調原則:教師在一定時間教學之后,對知識進行有規(guī)律的整理,“打包”。記住原理,積極遺忘,不要管過于冗余的材料。筆者認為用知識樹,或腦圖的形式呈現,用個性化的圖標,或不同色彩標示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中考語文中的程序性知識復習策略
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做事的知識,是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解決問題的知識。它主要解決的是怎么辦的問題,是一種動態(tài)的知識。它的本質是由概念和規(guī)則構成,是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以產生式系統(tǒng)來表征。
在中考中實際涉及最多的就是文言文的總結啟示?,F代文中的品詞品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段落意思、整體把握文章的意義、欣賞和評價文學作品,以及寫作。由于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的指向性不同,使得程序性知識又分為兩類。
一類是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對內調控,即控制自己的信息加工過程的程序性知識,稱為認知策略。策略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學習和如何思維的知識,即如何使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去學習、記憶、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它主要用來調節(jié)和控制自身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如某學生能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記默寫中的常錯字:《山居秋暝》是日字旁,是傍晚的意思。而“目似瞑”的瞑則是目字旁。這個學生采用偏旁表義的方法區(qū)分形近字,提高自己記憶古詩詞字句的效率,這就是一種記憶字形的策略性知識。
一類是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對外辦事,即處理、加工信息的程序性知識,稱為智慧技能。加涅將智慧技能分為五個亞類。1.辨別:區(qū)分事物之間差異的能力。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指出材料中運用的表現手法是“類比”還是“對比”,修辭是“設問”還是“反問”。2.具體概念:識別具有共同特征的同類物體。如學生閱讀文章后能一一指出文中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3.定義性概念:運用概念的定義性特征對事物分類。如學生能將詞語按詞性、感情色彩要求歸類。4.規(guī)則:運用單一規(guī)則辦事。如運用舉例子或列數字的方法寫說明文。5.高級規(guī)則:同時運用幾條規(guī)則辦事。如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篇作文,要運用描寫和議論的方法。這些知識在中考中主要出現在閱讀寫作部分,在運用復述強化陳述性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冗余效應原則,盡可能降低目標的明確性。提供大量有質量的樣例學習。再如寫作指導,讓學生閱讀好的文章,準備素材,反復修改素材。再根據中心使用不同的素材。交給學生一些實用的寫作技巧,如:首尾呼應。開頭結尾。主要抓修改,及時反饋。又如當學生面臨一項寫作任務時,“如何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保持濃厚的興趣、旺盛的精力、克服困難堅持完成任務,如何確定查閱資料的手段、資料的取舍、刪減或添加,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完成既定的任務。這些不僅涉及運用一些具體的語文學習方法,還包括計劃監(jiān)控、資源管理、元認知調節(jié)等學習策略?!?/p>
運用知識分類學說可以更好的提高初三復習的效率。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海林.“語文知識”:不能再回避的理論問題[J].人民教育,2006,(5).
[3]熊德勇.基于“知識分類學說”的語文知識觀辨析[J].語文學刊,2007,(24)
[4]張青民,潘洪建.語文知識分類與教學方式選擇的探討[J].教育導刊,2005,(2).
(李海榮 上海市康健外國語中學 20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