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幾個有寫作天賦的學生。因此,要引導不同層次的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感到寫作的整個過程是一件快樂的事,每一次作文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shè)氛圍、精心引導,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參與整個作文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呢?筆者在學生自主作文的課題研究中得到一些體會。特拋磚引玉,望大方之家不吝指教,為我們的作文教學積累經(jīng)驗,探求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
一、寫作前準備——讓學生從情感深處接受作文
(一)有效的引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聽了不少老師的作文教學公開課,也看了不少同行有關(guān)作文指導方面的論文,大家都在想方設(shè)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至于大家怎樣培養(yǎng),怎樣引導,見仁見智。筆者認為:如果單從作文的重要性方面來引導,可能效果不理想。試想:如果老是強調(diào)作文在卷面占分數(shù)的比例,作文寫不好會影響語文成績??峙虏坏谑聼o補,甚至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作文產(chǎn)生倦怠和畏懼心理,甚至作文水平差的學生就懶于思考懶于動筆了,于是全篇照抄或應(yīng)付似的作文便應(yīng)運而生。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為什么學生會對網(wǎng)絡(luò)游戲如此沉迷,以至于不惜違反校紀校規(guī),罔顧家長的勸阻,而去體驗網(wǎng)絡(luò)游戲帶來的樂趣,結(jié)論是網(wǎng)絡(luò)游戲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們,使他們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生對游戲感興趣這一客觀實際問題,使筆者深受啟發(fā)。筆者接手初一學生,第一節(jié)作文教學課,就從培養(yǎng)興趣開始,筆者告訴學生,寫作其實也是在玩一種游戲,一種特殊的文字游戲,把一個個文字拼湊在一起,玩我們要表達的意思。這個文字游戲就像玩魔方一樣,按照你的想法來玩,你自己就是一個指揮官,你可以對你的手下(“文字”)下各種各樣的命令,如果這些文字不聽話,你可以撤他們的職……當你們成為一位出色的指揮官時,這些文字就會乖乖地聽你的命令,這些經(jīng)你拼湊出來的文字,會讓別人哭,也會讓別人笑……
一旦興趣被激發(fā),就會喚起學生對作文的熱情,喚起他們表達心聲的渴望。
(二)生活體驗——素材積累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吧钪胁皇侨鄙倜?,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币虼耍P者要求學生節(jié)假日去游歷本地的風景名勝,了解本地的民俗風情;走訪繁華的鬧市和偏僻的鄉(xiāng)村,了解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和各自的特點;采訪賣菜的、開車的,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讓他們經(jīng)歷適當?shù)膭趧幽サZ,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體驗生活,增加他們對生活的閱歷和寫作素材的積累,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記錄在日記中,希望在今后的習作中用好這些素材。
(三)廣泛涉獵——積累語言
古人云:“博學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痹趯嶋H操作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多聽廣播、多看電視、多讀書報,留心周圍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自己欣賞的語言,把它摘錄在“滴水簿”上,如佳詞麗句、名言警句、諺語俗語、古詩詞等。對一些有趣的場景、畫面,鼓勵學生在“滴水簿”上配圖。
二、寫作中表達——織一個七彩的生活世界
(一)讓學生自由選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yīng)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由于命題作文阻礙了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束縛了學生的思路,學生面對自己不喜歡的題目,只好生編硬湊,甚至使用移花接木之計,變相抄襲作文例文,假、大、空的現(xiàn)象由此而生。筆者在實驗中,盡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命題作文,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可以是生活的客觀再現(xiàn),可以是奇思妙想,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啟發(fā)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思、所感、所想中自由截取。這樣的作文是生活的直接反映,學生寫起來束縛少,自然也就容易動筆。
同時,要注意啟發(fā)和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想象作文符合中學生的味口,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學生的束縛;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深化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巨大的作用。具體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和鼓勵學生進行細節(jié)想象與聯(lián)想。如聽到鳥兒鳴叫,想到它在唱歌,訴說……2.鼓勵學生記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如《如果我有一雙翅膀》《假如我是太空人》《2050年的我》……3.給定一些不相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如鉛筆、汽球、大海叫學生發(fā)揮想象,編一個故事。
(二)由片段作文訓練開始
對學生進行片段作文訓練,有四個方面的好處:一是片段意思相對完整;二是片段在文章中相對獨立;三是片段比較簡短,能夠利用課堂時間進行訓練;四是訓練完了可以馬上反饋,具有很好的時效性。
比如,筆者在訓練學生運用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時,在生成相關(guān)知識后,馬上進行片段訓練。筆者先讓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熟悉的并且特點鮮明的一個人物,然后用一句話來描述這個人物的特點。再用諸如“平日里”“有時”“總是”等詞語來概述能反映人物這一特點的事情,接著要求學生運用一件具體的事情(時間、地點、人物明確,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清楚)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經(jīng)過“說特點”、“概述”、“詳述”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再經(jīng)過整合,學生基本上可以達到寫作要求。這說明片段訓練是重要而且有效的。
(三)讓學生自由命題
自由命題是對命題作文的一大挑戰(zhàn)。學生自由命題,便于下筆寫作,心理上不知輕松了多少。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要內(nèi)容、中心思想的窗口。自由命題就是讓學生根據(jù)自主選擇的材料,擬定一個合適的標題。別擔心學生的標題恰當與否,放手讓他們?nèi)ナ┱共湃A,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下面是筆者班級里學生自命的作文題目:《開在記憶中的花朵》《善良的“背叛”》——以友情為主題的;《放飛理想的翅膀》《遲到的金牌》——以勵志為主題的;《我心中的太陽》《我心中的那一抹陽光》《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以母愛為主題的……看了這些題目,你就會感受到青春年少的心靈在悸動,友情在他們的身邊上演,理想在他們的筆下放飛,感恩之心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萌芽……endprint
(四)讓學生自由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睂W生的語言習慣和表達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活潑;有的生活氣息濃厚,詼諧有味;有的描寫細膩,感情真摯;有的詞匯豐富,語言生動;有的詞匯貧乏,言不達意……教師要正確對待這種差距,不要限定學生的表達方式,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指導他們遣詞造句,讓他們自由地表達。例如,同樣是寫河水的嘩嘩聲,表達各不相同:“河水如千軍萬馬在縱橫馳騁,浩浩蕩蕩地奔向遠方”,“河水號啕大哭,為離開故鄉(xiāng)而難過”,“河水在向我們招手問候:‘喂,小伙子小姑娘們,你們好呀!”,“河水在詛咒:‘愚蠢的人類,你們不重視環(huán)境保護,你們讓我清澈的血液改變顏色,你們讓我的血液逐漸干涸,你們會得到報應(yīng)的”……這樣,避免了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同時又富有創(chuàng)意和個性,體現(xiàn)了學生對生活獨特的感受。
三、寫作后激勵——筑一個開放的創(chuàng)造空間
(一)讓學生自主評改
以往的作文教學,評改常常是教師的職責,認為只有“精批細改”才是對學生負責。其實這種傳統(tǒng)的做法不僅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對付,效果也不明顯。一篇成功的作文,往往老師要批閱2-3次,一次作文下來,首先累垮和嚇怕的是老師,故這種老師唱獨角戲的評改方式已被不少老師所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教會學生欣賞、評點作文的能力,讓學生自主評改。筆者的做法是: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評改方式:可以是小組評改,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伙伴評改,也可以自己邊讀邊改……特別是小組評改,在小組的劃分上,切忌主觀武斷,要尊重學生主體的感受,由他們自由組合,尋找自己滿意的合作探究伙伴。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自主評改五問。問“眼睛”(題目):作用是什么?概括中心,還是指出重點?是揭示思路,還是標明題材范圍?問“靈魂”(主題):此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問血肉(材料)是否“真”、“小”、“趣”,是否言之有理。問“骨骼”(結(jié)構(gòu))是否言之有序。問“肌膚”(語言)是否言之有情、個性化。筆者現(xiàn)在將作文交給學生自由組合的學習小組互評。老師在小組互評、集體點評之后進行把關(guān)。讓學生形成不僅能寫、會寫,而且還會欣賞評點作文的能力。
(二)讓學生自我欣賞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闭n堂上,教師可讓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引導全班學生以“欣賞美”的態(tài)度品味、賞析,篩選亮點。切忌“找碴兒”,要注重激勵,讓其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成功。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對減輕學生寫作的心理壓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師生在共同品味、賞析中,要善于捕捉習作中的閃光點,取人之長,補已之短。這樣,可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同步發(fā)展。
(三)讓學生自我激勵
作后活動的內(nèi)容很多,教師要開展好作后活動,讓學生自我激勵,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興趣??梢圆扇〉男问接校?.同題作文。再次寫作,學生會對自己觀察不細、體驗不深的地方,再次深入體會,進行完善、提高。2.自編《優(yōu)秀作文選》。鼓勵學生將老師和同學認可的、欣賞的得意之作,收集起來,匯編成書。3.評選優(yōu)秀作文,在班內(nèi)、校園內(nèi)展示。4.篩選佳作,鼓勵學生向報刊、雜志投稿,提高其成就感。5.與老師、作家等交流,暢談作文評改意見,提高作文鑒賞能力。
總之,筆者在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中,總是想方設(shè)法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作文的情感,喚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在激情中享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參與整個作文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
(羅忠仁 廣西龍勝民族中學 541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