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冬艷
咳嗽變異性哮喘又稱隱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或非典型性哮喘,是以慢性刺激性干咳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其咳嗽在夜間、運動后或接觸過敏原后更明顯。它是由嗜酸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它是IgE介導的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過程,是引起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1-2]。近30%變成典型哮喘,嚴重威脅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迅速有效地改善患兒的癥狀及防止其復發(fā)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應用沙丁胺醇氣霧劑、普米克令舒聯(lián)合吸入治療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急性發(fā)作及預防發(fā)作,取得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zhèn)東坑醫(yī)院兒科2011年5月~2013年6月符合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3]的患兒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 11例,年齡3~12歲,平均(6.7±1.2)歲;觀察組男 20例,女11例,年齡 4~12歲,平均(6.7±1.8)歲。臨床上均為慢性咳嗽,夜間、運動后或接觸過敏原后咳嗽更明顯。排除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及心、肺、胃食管等引起的慢性咳嗽。且2組患兒治療前1周未過激素及支氣管擴張劑。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即口服支氣管擴張劑、祛痰劑和抗組胺藥,合并細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療。治療6d后觀察療效。觀察組采用沙丁胺醇氣霧劑氣霧劑100μg/撳(生產(chǎn)廠家:英國葛蘭素威康;批號:381142),根據(jù)病情,每天2~3次,待咳嗽癥狀有效緩解后更加病情適當調(diào)理劑量,在病情完全緩解后停藥;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重慶葛蘭素威康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10388),初始劑量為125μg/次,2次/d,分早晚分別吸入,連續(xù)使用3個月后,若咳嗽癥狀消失,改為1次/d吸入,療程為2年。另外,在藥物吸入的過程中還要配合儲物罐一起使用。
1.3 觀察指標[4]患兒咳嗽緩解時間、無咳嗽癥狀天數(shù)及治療后隨訪1年患兒咳嗽發(fā)作數(shù)。
1.4 療效判定標準[4](1)顯效:用藥3d以內(nèi),咳嗽癥狀消失。(2)有效:用藥 3~5d 咳嗽癥狀消失。(3)無效:用藥 6d 后仍咳嗽??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進行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08,P<0.05,見表 1)。2組治療6d后其咳嗽消失時間癥狀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1 2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療效比較(n)
表2 2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2.2 2組治療1年咳嗽復發(fā)率比較 2組治療1年后,其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17,P<0.01)。其中觀察組咳嗽無發(fā)作的為27例,對照組為14例,觀察組發(fā)作≥1次/年有4例,對照組有17例,觀察組和對照組發(fā)作率分別為12.90%和54.84%。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也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見于兒童患者,對兒童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引起兒童咳嗽變異型哮喘的兩大病因,一是先天性特異性過敏體質(zhì);二是環(huán)境影響。感染、運動、刺激性氣體、吸入抗原等而誘發(fā)。臨床上上無感染征象,經(jīng)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抗哮喘藥物有效。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或(和)PEF每日變異率>20%。個人或一、二級親屬有特應性疾病史,或變應原檢測陽性。小部分可轉化為典型哮喘。嚴重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其病變與典型哮喘相同[5-6],以嗜酸粒細胞浸潤為主的變應性炎癥。主要引起嗜酸粒細胞堆積和支氣管黏膜上皮損傷。共同特點是患兒以孤立性咳嗽為僅有的臨床癥狀,無喘憋、呼氣性呼吸困難及低氧血癥等癥狀,肺部聽診無哮鳴音,持續(xù)咳嗽時用糖皮質(zhì)激素及氣管擴張藥可緩解癥狀,但停藥后由于氣道感染、運動、環(huán)境因素、過度換氣等可誘發(fā),咳嗽反復發(fā)作,應盡早進行規(guī)范的抗哮喘治療??诜夤軘U張劑、祛痰劑及抗組胺藥療效差,且容易反復發(fā)作。而傳統(tǒng)的抗哮喘治療中反復全身運用糖皮質(zhì)激素口服及靜脈用藥,可引起某些副作用,出現(xiàn)柯興綜合征,甚至有人認為影響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因此咳嗽變異性哮喘急性咳嗽期治療的傳統(tǒng)方法靜脈用茶堿加全身糖皮質(zhì)激素,已不作為首選藥物,主要霧化吸入快效的β2受體激動劑加霧化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沙丁胺醇是一種選擇性的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呼吸道存在的受體主要是β受體。支氣管平滑肌細胞主要靠β2受體循環(huán)血中兒茶酚類β受體激動藥的刺激,以維持氣管的舒張狀態(tài),吸入型β受體激動藥在體內(nèi)不能被兒茶酚氨位甲基轉移酶和硫酸激酶的作用而滅活,作用較持久。同時增加黏膜纖毛的清洗功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調(diào)節(jié)肥大細胞及嗜酸粒細胞介質(zhì)釋放等作用改善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炎癥的作用。丙酸氟替卡松主要機制為干擾四稀酸代謝和白三烯及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微血管滲漏,抑制細胞因子生成,預防炎癥細胞活化和遷移,并增加支氣管平滑肌的反應性,其吸入激素進入氣管后即被酶降解,到肝臟又被滅活,最后達到全身量極少,不會引起阻礙生長和其他不良反應[7-8]。由此可見,當患者出現(xiàn)急性咳嗽時,應及時給予沙丁胺醇氣霧劑霧化吸入,以解除患者氣管的痙攣狀態(tài),并有效擴張氣道,在咳嗽癥狀消失后停止吸入。另外,丙酸氟替卡松能有效清除患者氣管中的炎癥、水腫、充血等癥狀,并起到擴張氣道的作用。由于在早晚期間人體的激素水平不高,導致在這一時期的咳嗽發(fā)作明顯,而丙酸氟替卡松尤能有效提高人體的激素水平,對急性咳嗽具有良好的療效。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在顯著改善咳嗽癥狀,增加無咳嗽癥狀天數(shù),有效控制病情及降低患兒的復發(fā)率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提示沙丁胺醇氣霧劑聯(lián)合丙酸氟替卡松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作及預防具有顯著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無不良反應等特點。
[1]賴龍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4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8):143-144.
[2]劉林春.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治療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3,19(21):11-12.
[3]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中華醫(y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guī)(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2):100-106.
[4]黃克斌.咳嗽變異性哮喘[J].中國臨床醫(yī)師雜志,2003,31(1):4.
[5]洪建國.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6.
[6]陳翔,陳順烈,黃漢津.兒科藥物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26-127.
[7]張永明,林江濤.咳嗽變異性哮喘診斷和治療新認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62-64.
[8]苗青,魏鵬草.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0):171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