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旨在傳授學生基本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文技能。而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處理好四者之間的關系可以使之相得益彰,共同促進。輕視其中的某一方面,都勢必影響其他三者的培養(yǎng)。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少老師重“文”而輕“語”,重視閱讀、寫作訓練,而輕視聽話、說話訓練,這樣,聽說訓練就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天長日久,致使不少學生或者說話只會零零落落地吐出幾個詞語;或者辭不達意,言不由衷;或者前言不搭后語,語病百出。說話流暢,邏輯嚴密的不多見;口若懸河,能百善辯者更是風毛麟角。不善于說話又使得作文的語言嚴重枯燥乏味,一副干巴巴學生腔。
其實,在聽、說、讀、寫四種語文活動中,聽、說是基本的語文活動。教育心理學家觀察一般語言生活得出結論:人們的日常語言活動,聽者45%,說者30%,讀者16%,寫者9%。再從語言發(fā)展順序上看,聽、說是語言活動的基礎,讀、寫則是在聽說基礎上派生出來的語言活動,因此,學習語言的順序也應是先聽、說,然后讀、寫。
綜上所述,聽、說訓練理應受到高度重視。
對學生進行的聽、說訓練,是在語文課上貫穿于課堂教學中隨機進行的,當然,在課外搞一些專題性質的語文課外活動,如演講會、辯論會等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另外,利用課前三五分鐘進行專門的說話訓練,是被許多語文老師證明了的較為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但此種訓練必須做到有序、有恒、有法?;蚱鸩竭^高,要求過低,或教師臨時亂點兵,學生臨場亂抓姜,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圖形式,走過場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參與的熱情和訓練效果。
課前說話訓練宜按下列五個階段進行:
(一)朗誦階段。朗誦的內容是優(yōu)美短小的詩歌、散文、名言、文章精彩片段,所以不必在內容上過多地用心。在朗誦的表現形式即發(fā)音是否清晰、姿態(tài)是否大方、語調是否抑揚頓挫、是否運用普通話等方面卻應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此階段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照稿朗誦。照稿朗誦與一般性朗讀課文要有區(qū)別,在語氣,感情等方面則更為講究;第二步,帶稿朗誦。帶稿的目的在于防備卡殼應急,大部分同學應做到備而不用;第三步,脫稿朗誦。脫稿朗誦時要將內容熟記于心,朗誦時要聲情并茂,并可輔之以手勢,而不能成為背課文式的。
(二)講述階段。此階段就其內容來說是情節(jié)性、敘述性的,或間以描述性語句??梢允侵v故事、講電影電視劇劇情,講自己所做所為,講某人某事,講逸聞趣事等。只要內容健康,有趣味,有意義,都可一講。訓練之初,作為一種過渡辦法,可允許個別有困難的同學帶上提綱。此階段訓練旨在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而連貫的說話能力,評價時要把情節(jié)的敘述和語言的運用做為評價對象。
此階段訓練可配合初中一年級記叔文教學進行。
(三)介紹階段。此階段說話內容是說明性的,可以是介紹自己,引介別人,推薦書籍,推銷產品等。說話應講究順序和條理,所以評價時要把條理性做為評價要點,訓練一開始有困難的同學可讓帶上要點提綱。
此階段訓練可配合初二年級說明文教學進行。
(四)演講階段。課前演講從容量上來說只能是簡短的,但其內容和普通演講一樣是評議性的,也是用口頭形式表達邏輯上有條理的思想訓練。從步驟上來說,可分三步走:(1)命題演講,即老師規(guī)定好議題,學生寫好演講稿進行,演講時要對演講者的儀態(tài)、手勢、語氣、情感等諸方面做嚴格要求,并作為一貫要求。(2)選題演講。即學生可從老師預先所備的題目選題寫稿,然后上臺演講。以上兩步開始時允許有困難的同學帶稿或帶提綱進行。當然,若能備而不用或脫稿演講更好。(3)即席演講。即席演講時老師先即席命題或學生即席抽題,老師稍做點拔,學生稍做準備即上臺演講。
演講階段訓練可配合初三年級議論文教學進行。
(五)講授階段。即摹仿老師把簡短內容的知識如成語、名言、唐詩、修辭、語法等知識講授給同學。上臺學生要有充分準備,對講授內容要完全理解,準確無誤。老師要做好示范并指導學生設計好講授方法,做好教具,選好資料。其他同學要積極配合。
1.老師的態(tài)度和措施:
(1)教師要有很大的熱情,并以此來感染學生。
(2)每次訓練,老師都要求其他同學做出評價,老師再做出結論性評價。評價要中肯、公正,要充分肯定優(yōu)點,并給予鼓勵,以調動其參加訓練的積極性。對不足之處,要善意提出,不可取笑,以幫助一些同學克服心理障礙以圖改進。對內容、觀點錯誤之處,老師要明確指正,以免以訛傳訛。
(3)每次訓練,都要給參加者打分,記成績,把它作為語文課發(fā)展性評價的一項內容。每輪結束時,要對成績優(yōu)異者進行適當獎勵,以引起同學們對訓練的重視。
2.對學生的要求:
(1)每個參加訓練的同學都要認真對待訓練,積極參加,不可視同兒戲。
(2)每次訓練,參加訓練的同學在說話前后向臺下師生鞠躬致謝,上下臺時其他同學要鼓掌致意。
(3)說話訓練如果從聽者角度出發(fā),便是聽話訓練。所以要求做聽眾的同學要端坐靜聽,不得做其它無關事情,不得交頭接耳,嬉皮笑臉,以免影響臺上同學的發(fā)揮。
(4)訓練應按座次順序進行,能讓上臺同學事先在心理上、材料上有所準備。
(5)對訓練者儀態(tài)、發(fā)音的清晰宏亮程度、普通話等的要求是一貫的。
對學生之所以如此要求,意在營造一種文明、熱烈、有序的訓練氛圍。
課前說話訓練是最能體現“雙邊原則”的教學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此活動中都充分得以展示。語文課課前說話訓練如果能持之以恒,循序漸進,訓練有法,其收獲必將是豐碩的。
(李圯 甘肅省金塔縣第二中學 735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