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昀
摘要:國有公司控制權轉移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國有資源優(yōu)化配置中起到關鍵作用。本文在對我國國有控制權轉移的制度背景和特征進行總結介紹的基礎上,分析了國有控制權轉移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以期為我國國有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國有控股公司 控制權轉移 績效影響 政策建議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控制權市場的發(fā)展起步較晚,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我國控制權轉移活動日益頻繁。并且,在我國發(fā)生控制權轉移的公司中,屬于國有性質的數(shù)量較多,占比較大,因此有必要針對國有公司,探討分析控制權轉移對績效的影響。
一、國有控股公司控制權轉移的制度背景與特征分析
自1978年起,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拉開了序幕,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也隨之開展,尤其是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抓大放小”改革思路,使我國國有企業(yè)的產權改革進一步深入,國有控制轉移活動也隨之發(fā)展并活躍起來。2003年國資委的成立,在國有資產的監(jiān)管以及保值增值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雖然國有企業(y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仍需完善,以達到完善國有經濟戰(zhàn)略性布局、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及影響力的目標。
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決定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轉移活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從控制權轉移方式來看,主要包括無償劃撥和有償轉讓兩類;二是從控制權轉移動機來看,主要包括危機主導型和“買殼”上市型;三是從控制權轉移形式來看,在國有控制權的有償轉讓中,多以協(xié)議轉讓的形式發(fā)生,通過收購二級市場流通股獲得控制權的比例很小;四是從控制權轉移市場化程度來看,政府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過程中干預過多。
二、國有控制權轉移的績效影響
在我國國有控股公司中,由于股權高度集中,大股東控制問題較為嚴重。同時由于國有公司所有者缺位,管理層有可能通過外部套利的方式追逐私人收益,使公司業(yè)績不斷惡化。此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國有企業(yè)改制而來,可能存在改制不徹底、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制度性缺陷,使其在控制權轉移之前大多經營績效不佳,甚至面臨失去配股資格或退市的危險,進而導致基于危機主導型這一動機的控制權轉移的發(fā)生。此外,“買殼”上市也是發(fā)生控制權轉移的動機之一?;谶@兩種動機的控制權轉移目標基本一致,即維持公司的上市身份和重獲配股資格。為達到這一目的,新的控股股東在接手上市公司后,必將通過完善治理結構、更換管理層、重塑企業(yè)文化等方式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提高公司的績效水平。
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不同的控制權轉移方式帶來的績效影響也不相同。在無償劃撥的方式下,控制權轉移多是出于一定的政治目標,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一般不發(fā)生變更,仍然是原終極股東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做終極決定,公司在代理問題和治理機制方面可能不會發(fā)有明顯改進,從而經營績效顯著提高的可能性也較小。而在有償轉讓的方式下,交易雙方會對控制權轉移活動進行可行性分析,控制權交易價格是有關利益主體協(xié)商談判的結果,其市場化程度高于無償劃撥,股權交易過程中的資源配置效率也相對較高,新的終極股東也會對上市公司進行更嚴格的監(jiān)督,從而降低代理成本。因此,相對于無償劃撥的控制權轉移方式,有償轉讓方式下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轉移績效更為顯著。
三、相關政策建議
(一)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積極鼓勵“國退民進”
國有控制權優(yōu)化配置是完善國有經濟戰(zhàn)略性布局、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及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前文分析也說明控制權轉移有利于國有公司績效的改善。因此,政府應進一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積極引導國有控制權轉移活動。此外,由于 “所有者缺位”,“兩權分離”,我國國有公司面臨管理層激勵不足,治理機制不完善的問題,相對而言,非國有企業(yè)在公司治理和市場活力等方面明顯更具優(yōu)勢。因此,我國應繼續(xù)推行“抓大放小”、“國退民進”,鼓勵非國有性質的公司進入無關國家經濟命脈的行業(yè)。
(二)減少政府行政干預,充分發(fā)揮市場的主體作用
在國有控制權轉移過程中,政府部門往往會進行一定的行政干預,在這種干預下,控制權市場不可能是完全有效的。為提高控制權轉移效率,政府需要轉變職能,盡量減少以行政目標為導向進行“拉郎配”式的控制權轉移,防止對控制權轉移這一市場行為的過度干涉。只有真正實現(xiàn)“政企分離”,將國有公司的資本運營和社會職能分開,才能提高控制權轉移效率,促進資源的重新優(yōu)化配置,同時使控制權市場得以順利發(fā)展。
(三)健全法律制度,完善市場交易法規(guī)
我國已出臺的關于國有控制權轉移的法律法規(guī)缺乏針對性和集中性,亟待完善。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出臺專門針對公司并購的法律,并細化至不同并購方式的不同規(guī)定;二是對于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行為加強重視,制定相關法規(guī)條例,嚴懲損害市場公正性的行為;三是進一步完善已有大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控制權轉移規(guī)范性和信息披露真實性的管理;四是加強政府部門的監(jiān)督作用,提高法律法規(guī)的實施力度。
參考文獻:
[1]徐莉萍,陳工孟,辛宇.控制權轉移,產權改革及公司經營績效之改進[J].管理世界,2005 (3)
[2]楊記軍,逯東,楊丹.國有企業(yè)的政府控制權轉讓研究[J].經濟研究, 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