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文化作品的追逐熱情越來越高。英語語言的發(fā)展,使得更多的人開始學習英語。英美文化也因此而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英美小說是英美文化的重要載體?!斗▏形镜呐恕肥怯≌f之一,由作家約翰福爾斯著寫。對于作者自身來講,這是其實驗性小說的代表作。這部小說受到了世界各地讀者的追捧,有許多讀者因其內容而著迷。本文從元小說寫作手法為切入點,對《法國中尉的女人》這一小說的語言觀念與寫作技巧進行分析。
關鍵詞:元小說;寫作手法;作者;戲擬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344-01
在1969年,《法國中尉的女人》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線里,讀者的強烈反應使得這部小說名震一時。小說的主題與人物形象、寫作方法與技巧都成為了讀者討論的重點話題。此部小說之所以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是因為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法國中尉的女人》利用寓言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究,給人以生活上的啟迪。更有讀者將其視作為比較小說,認為其是文化史與社會史的科學結合。筆者從本部小說出發(fā),對小說形態(tài)中的元小說寫作手法進行一系列的解讀。
一、元小說介紹
所謂的小說,就是與小說相關的小說。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元小說是小說形態(tài)中的主體。元小說是以索緒爾的語言學研究理論與尼采的哲學研究理論為基礎的。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一些文學愛好者將理性與哲學作為小說的重要描述對象,促進了當時小說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在元小說作品中,作者不僅僅是作者,更是小說中的主人公,也就是故事的者。作者在小說中游離,對事件進行陳述,并對事件進行主觀性的評價。這樣的小說也被許多文學愛好者稱為自我意識型的小說。因此,在進行元小說創(chuàng)作時,作者的自我意識一般較強,在小說中利用多種方法對相關理論進行討論,利用較為嚴格的自我探究揭露社會現(xiàn)實中的虛假性,這種文學形式具有較高的自我反省性。約翰福爾斯是上個世紀后半葉此類小說的代表人物,在《法國中尉的女人》中,作者利用戲擬手法,在小說中自由進入與脫離,使小說具有明顯的時空穿插特點,開放式的結尾也將元小說的手法應用地漂流盡致。
二、《法國中尉的女人》中元小說手法的應用分析
元小說對于《法國中尉的女人》這部小說來講,不僅僅是一種寫作手法,更是一種小說形態(tài)。下面,我們就來對《法國中尉的女人》中元小說寫作手法的應用進行幾點分析:
1、戲擬手法的應用與作者在小說中的闖入分析
所謂戲擬,在《美國的傳統(tǒng)辭典》中,被稱作為為了取得嘲諷效果而去模仿其它作家的寫作風格的一種寫作手法,簡單來講,戲擬就是一種調侃性的模仿。在著名文學研究者伊恩看來,戲擬是一種可以保留文學作品形式與風格的文學模仿形式,利用戲擬手法,作者可以利用完全不同的主題來對原作品進行替代。模仿人員需要從風格與寫作手法與詞匯應用等多個方面對原作品進行分析與模仿,創(chuàng)作出新的作用。戲擬式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具有破壞性的。戲擬的質量一般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戲擬者是否對原作品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具有良好的了解。其二是作者對于文學傳統(tǒng)的閱讀嘗試。
《法國中尉的女人》這部小說,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具有很強的細膩性。眾多的英美文學作品評論人員將其歸屬于維多利亞小說,而且是一部高質量的維多利亞小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約翰對19世紀的英國小說進行了成功地戲擬,那個時期的小說為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因此,戲擬在《法國中尉的女人》這部小說中具有較強的印象。作者利用全知與全能的風格對當時社會中的政治問題進行敘述,利用豐富的地理知識為小說開頭,引出了文章的女主人公薩拉,對于人物與景色的描寫都十分細致。約翰利用小說向讀者呈現(xiàn)了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小說也因此而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在敘述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作者將自己作為故事的敘述者穿入到小說內容中去,把自己想像為當代人。特別是在小說的第十二章,作者覺醒于全知與全能性的敘述中,讓讀者的期待得到滿足。在接下來的的章中,作者利用自問自答的方法對薩拉是誰,她是從怎樣的陰影中走出來的這樣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告訴自己對于前幾章中的故事真假性不盡確定。
2、《法國中尉的女人》中互文性的體現(xiàn)分析
在互文性理論當中,文學文本不僅是一種文本,更是一個完整的語言符號所組成的系統(tǒng)。在文學世界中,沒有哪一個作品可以獨立存在的,這些文學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溯源。在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時,作者需要從歷史與社會現(xiàn)實中找到一些情感與個人觀點的載體,因此,每一個文學作品都具有時代性的烙印。在《法國中尉的女人》這一小說中,作者利用19世紀英國社會現(xiàn)狀的描述,將許多哲學家像馬克思、采尼等人的觀點進行整合,借鑒了詩人丁尼詩的語錄加以應用,使小說內的諸多內容真實性得以提高。在筆者看來,許多作者會對真實的歷史事件進行曲解,使之變味,而在此小說中,社會真實性較高。
綜上所述,《法國中尉的女人》這一小說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得到了許多文學愛好者的青睞。筆者對小說中元小說寫作手法的應用進行了幾點分析,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元小說寫作手法,融入到小說世界中來。
參考文獻:
[1] 李世新.《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說性[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4(03).
[2] 譚青松,潘 寧,蘇蓮艷.“元小說”與《法國中尉的女人》[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
[3] 黎 晴.在真實與虛構之間游走——論“元小說”在《法國中尉的女人》中的體現(xiàn)[J].韶關學院學報,2004(02).
[4] 張 洋.論元小說寫作手法在《法國中尉的女人》中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