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 李 晶 于海濤 高 山 秦曉玉 陳鳳江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循環(huán)內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個累及多系統(tǒng)的復雜綜合征,其特點之一是疾病呈進行性發(fā)展,其發(fā)病率、死亡率較高,預后極差〔1〕。研究發(fā)現一氧化氮合酶(NOS)、腎上腺髓質素(ADM)、白細胞介素(IL)-10的異常變化與某些心血管疾病發(fā)病機制有關,而中藥的心臟保護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本實驗旨在探討參附注射液對CHF患者血漿中NOS、ADM、血清IL-10含量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1.1對象 2010~2011年我科住院患者147例,男83例,女64例,年齡35~80歲,根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心率>60 次/min,收縮壓>90 mmHg,舒張壓>60 mmHg)、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證實〔左室射血分數(LVEF)≤0.40〕,確診為CHF患者。排除:嚴重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休克、肝腎功能不全、無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包填塞,隨機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72例)與參附組(75例),均符合Framingham診斷標準〔2〕,其中冠心病62例、高血壓心臟病38例、擴張型心肌病18例,高血壓病并冠心病29例。正常對照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齡40~60歲,選自門診體檢健康者。
1.2治療方法 正常對照組不給藥;常規(guī)治療組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基礎治療,常規(guī)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等;參附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用參附注射液(深圳南方制藥廠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50 ml加入5%~10%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輸注,1次/d,治療組療程均為14 d。治療期間低鹽飲食、吸氧等,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
1.3檢測指標 血漿NOS活性用化學比色法,ADM用放射免疫法,IL-10水平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均取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取血清,部分血樣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取血漿,標本保存于-70℃冰箱待測。
1.4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心力衰竭分級(NYHA)標準,心功能無改善為無效,且癥狀體征無改善,甚或加重;改善1級為有效,各項癥狀部分減輕;改善2級以上為顯效,癥狀明顯減輕。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與χ2檢驗。
2.1治療組臨床療效比較 參附組療效(93.33%,顯效30例,有效40例,無效5例)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76.39%,顯效20例,有效35例,無效17例)(χ2=5.29,P<0.05)。
2.2各組血漿NOS、ADM、血清IL-10含量的比較 治療前心力衰竭組血漿NOS、ADM、血清IL-10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治療后血漿NOS、ADM、血清IL-10含量均顯著下降(P<0.05),且參附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漿NOS、ADM、血清IL-10含量比較
隨著對心力衰竭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的不斷研究,心力衰竭的治療也從改善血流動力學轉向抑制神經體液過度活化、逆轉心室重塑、提高生活質量和降低病死率〔3〕。目前,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常限制了藥物的使用,使“有效藥物”和“有效劑量”難以推廣〔4〕。研究證明,中藥可緩解臨床癥狀,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5〕。
NOS對CHF的保護機制可能有:①NOS分解L-精氨酸生成NO,NO可與多種轉錄因子及細胞信息傳遞有關的蛋白質結合(包括鳥苷酸環(huán)化酶,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并改變其功能。②NOS生成引起NO生成增加,NO作為內皮舒張因子引起血管擴張,從而減輕心臟前后負荷。NO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內皮細胞黏附,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遷移和增生;降低心肌耗氧量〔5〕。本研究顯示血漿NOS含量可作為診斷和判斷心衰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的基礎上加用參附注射液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CHF時ADM作為一個重要的調節(jié)因子,舒張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荷,對抗、防御CHF的發(fā)生、發(fā)展。其血中濃度高低可以估計CHF的程度。而CHF時促進機體ADM水平代償性升高的因素有:①血容量增加對心房產生機械性刺激。②心力衰竭時諸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內皮素(ET)-1、血管緊張素(Ang)Ⅱ等體液因子水平的增高,刺激心肌、血管內皮細胞(EC)及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合成ADM增多。③心衰時周圍組織氧張力降低,小血管內皮、VSMC生成過量的ADM。
IL-10在CHF過程中通過抑制單核細胞組織因子(TF)表達而對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激活具有潛在益處。在CHF的進程中,IL-10能下調多種心肌破壞性細胞因子,所以對心肌有保護作用〔7〕。CHF時IL-10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①CHF時交感神經興奮,刺激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環(huán)腺苷酸(cAMP)水平增加,促進IL-10 mRNA表達。②CHF時由于TNFα水平升高,刺激單核細胞內IL-10在轉錄水平的表達,使IL-10合成與分泌增加。③CHF時由于心肌細胞代謝障礙,ATP大量降解,局部腺苷水平增加,腺苷使受TNF-α刺激后的單核細胞釋放IL-10進一步增加,并呈劑量依賴性。
現代研究發(fā)現:參附注射液能通過正性肌力作用來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強心排血量,增加腎血流量,達到利尿、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的目的。其中有效成分人參皂苷具有明顯的擴張冠脈,降低心肌氧耗,提高心臟泵血功能,達到升壓穩(wěn)壓的作用〔8〕;還可阻斷心肌細胞膜鈣通道,減輕細胞鈣負載,促進心肌細胞修復,清除自由基,減輕缺氧對心肌的損傷,保護心肌〔9〕。去甲烏頭堿能明顯提高心肌細胞搏動頻率和幅度,增加心肌收縮力,具有雙向調節(jié)血壓的作用。研究證實,參附注射液對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10,11〕,可明顯抑制缺氧心肌細胞的凋亡〔12〕,并改善微循環(huán),是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藥物〔13〕。
4 參考文獻
1Gambassi G,Agha SA.Race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a propensity-matched study〔J〕.J Card Fail,2008;14(5):373-8.
2Blum A,Miller H.Pathophysiological role of cytokine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Ann Rev Med,2001;52:15-27.
3吳學思.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6):408-10.
4胡大一,吳 彥.規(guī)范心力衰竭治療,加強患者管理〔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6):495.
5張欣宇,黃 瑋,袁寶萍,等.提高中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的臨床舉例〔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6):178-80.
6嚴文化,袁志昌,丁云芳,等.小兒心血管疾病血漿NO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0;10(4):201-3.
7沈麗娟,何國平.比索洛爾對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促炎性和抗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1;28(2):170-3.
8沈映君.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862-3.
9羅學科.參附注射液藥理作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9(6):157-9.
10鄭 玉,張西京,王 強,等.異氟醚預處理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對大鼠短暫性局灶性腦缺血損傷協(xié)同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1;8(6):338.
11夏中原,鄭利民.參附注射液防護腸粘膜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實驗研究〔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1;17(4):235.
12張曉膺,鄭世營,趙 軍,等.參附注射液對缺氧心肌細胞凋亡的抑制效應〔J〕.江蘇醫(yī)藥,2005;31(2):113-5.
13葉春祥.參附注射液治療心力衰竭研究現狀〔J〕.四川生理科學,2009;23(4):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