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西安科技大學體育部,陜西 西安 710054)
易跌倒是人體衰老的開始。研究表明〔1,2〕,靜態(tài)平衡功能下降是老年人發(fā)生跌倒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證實〔3〕,通過身體活動能夠緩解老年人平衡機能的降低速度。動作緩慢而柔和的太極拳和簡單、強度低的健步走,均適合于老年人生理功能,也廣受老年人喜愛。本研究旨在探討太極拳和快步走鍛煉對改善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功能的作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在本市公園內(nèi)隨機選取122名老年人,年齡均≥60歲,近半年內(nèi)均無前庭、小腦、視覺神經(jīng)病變、深感覺障礙、梅尼埃病、眩暈、心理障礙等情況;排除日常行太極拳、快步走以外鍛煉方式的老年人。按照是否進行日常鍛煉及主要鍛煉方式分為太極拳組41人,健步走組43人,無鍛煉組38人。太極拳組年齡(65.65±5.74)歲,男24人,女17人,身高(1.70±0.08)m,體重(62.59±5.96)kg;太極拳組合健步走組中的老年人運動史均>1年,每周鍛煉4次以上,每次鍛煉時間>1 h;健步走組年齡(68.87±7.48)歲,男24人,女19人,身高(1.70±0.04)m,體重(62.68±6.11)kg;無鍛煉組年齡(64.43±7.69)歲,男20人,女18人,身高(1.69±0.06)m,體重(64.67±9.83)kg。無鍛煉組老年人日常主要進行散步,偶爾進行運動但時間不超過30 min。三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意大利Tecnobody PK254P平衡測試及訓練系統(tǒng)對研究對象靜態(tài)平衡功能進行測試。受試者均脫鞋參加測試,分足站立。受試者均接受6種不同姿勢測試,分別為雙腳睜眼站立(A)、雙腳閉眼站立(B)、單足左腳睜眼站立(C)、單足左腳閉眼站立(D)、單足右腳睜眼站立(E)、單足右腳閉眼站立(F);測試5 min。測試重心動搖軌跡長、重心包羅面積、重心X方向動搖軌跡長、重心Y方向動搖軌跡長。
2.1三組6種姿勢下重心動搖軌跡長對比 太極拳組A~F姿勢下重心動搖軌跡長明顯低于無鍛煉組,健步走組研究對象B、D姿勢下重心動搖軌跡長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太極拳組A、D、E、F姿勢下重心動搖軌跡長均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見表1。
2.2三組6種姿勢下重心包羅面積對比 太極拳組和健步走組B~F姿勢下重心包羅面積均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太極拳組D姿勢下重心包羅面積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見表2。
表1 6種姿勢下重心動搖軌跡長對比
表2 6種姿勢下重心包羅面積對比
2.3三組6種姿勢下重心X方向動搖軌跡長對比 太極拳組C~F姿勢下重心X方向動搖軌跡長明顯低于無鍛煉組,健步走組E、F姿勢下重心X方向動搖軌跡長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太極拳組C~F姿勢下重心X方向動搖軌跡長均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見表3。
表3 6種姿勢下重心X方向動搖軌跡長對比
2.4三組6種姿勢下重心Y方向動搖軌跡長對比 太極拳組和健步走組D~F姿勢下重心Y方向動搖軌跡長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太極拳組A、B、C、F姿勢下重心Y方向動搖軌跡長均明顯低于無鍛煉組(P<0.05,P<0.01)。見表4。
表4 6種姿勢下重心Y方向動搖軌跡長對比
太極拳動作緩慢而柔和,強調(diào)以腰部為軸和身體重心的轉(zhuǎn)移,是一種動靜相互結合的姿勢控制有氧運動,適合老年人生理功能,廣受老年人喜愛。研究〔4〕顯示,太極拳運動能夠使老年人肌肉力量、軀體感覺、協(xié)調(diào)能力等增強,進而延緩老年人機體平衡能力降低。本研究提示日常聯(lián)系太極拳對維持和提高老年人直立姿勢的平衡能力以及預防單腳站立能力降低有明顯效果。
健步走作為一項常見的有氧運動,具有運動強度低,運動方式簡單的特點,適合老年人生理功能,易于被老年人接受,對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改善方面已經(jīng)受到了相關研究者的關注〔5〕,但健步走在改善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功能方面的系統(tǒng)研究還未見報道。本研究提示健步走同樣能夠較好地改善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能力。
本次研究中雖然太極拳和健步走在改善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能力方面均有積極作用,但太極拳組改善效果較健步走組更為明顯。提示以上兩種運動方式改善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生理基礎方面是存在差異的,首先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身體重心的分落和步伐的移動均十分清晰,下肢常處于半屈狀態(tài),對于膝關節(jié)周圍的本體感受器起到有效的強化作用,同時還能夠增加小腿三頭肌和股四頭肌的肌力,有利于維持人體雙足站立或單足站立時的靜態(tài)平衡能力;其次,太極拳運動中主要以腰為軸,與脊柱的主導帶動之下,軀干進行纏繞運動,能夠使膝、踝、髖等關節(jié)充分得到活動,有助于啟動機體平衡控制中的踝調(diào)節(jié)和髖調(diào)節(jié),降低摔倒的發(fā)生率。而健步走主要介于慢跑和散步之間,對于機體本體感受器和下肢肌力的強化作用不如太極拳明顯。
綜上所述,日常堅持規(guī)律性的太極拳鍛煉和健步走鍛煉均能夠有效緩解老年人的靜態(tài)平衡能力下降,在預防老年人跌倒和機體功能衰退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太極拳對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能力方面的作用明顯優(yōu)于健步走,因此對于條件適合的老年人可優(yōu)先選擇太極拳運動。
4 參考文獻
1虞定海,王 三,楊慧馨,等.24周太極拳鍛煉對中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功能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1;30(12):1115-9.
2王紅雨,張 林.24式簡化太極拳對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011-3.
3魏 文,閆 斌.有氧運動對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483-4.
4陳偉秀,徐 燕.老年人平衡功能訓練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3):1796-8.
5李翠琴.健步走對中老年女性機能和血脂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4):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