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毅
(山東省交通醫(yī)院放射科,山東 濟南 250031)
乳腺癌占女性腫瘤首位,平均年增長率達2%~3%〔1〕。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乳腺癌最為有效的手段。近年來隨著腫瘤標志物檢測技術和高清晰度數字化乳腺專用X射線在乳腺癌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乳腺癌的診斷率有了顯著的提高〔2〕。但臨床上單項標志物的準確性尚不能滿足需要,近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索多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以提高準確率〔3〕。本文擬探討乳腺鉬靶X線攝片、血清糖類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骨橋蛋白(OPN)聯(lián)合檢測對乳腺癌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經臨床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42例。均經組織影像學診斷和術后病理證實,均無其他惡性腫瘤史。均為女性,年齡38~73〔平均(56.5±11.2)〕歲。對照組為同期我院體檢中心經檢查合格的42例女性健康者,體檢結果均未發(fā)現(xiàn)乳腺疾病及其他腫瘤,無乳腺疾病史,家屬中無腫瘤病史,年齡36~69〔平均(53.4±12.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標本 晨起空腹抽靜脈血3 ml,用促凝管采集,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用于檢測CA15-3、CEA和OPN,樣本采集后2 h之內上機檢測。
1.2.2乳腺鉬靶X線片 采用專用數字式乳腺X線片,術前先進行常規(guī)頭尾位及側斜位檢查及拍攝,如無可疑特征則確立診斷,如兩側不對稱疑有病灶者行局部放大攝影。乳腺癌的判定標準是:鉬靶攝影片的征象包括乳腺癌的直接征象或間接征象。直接征象有腫塊或結節(jié)、鈣化;間接征象主要包括皮膚增厚和(或)局限凹陷、乳頭內陷和漏斗征、大導管征、偽足征及彗星尾征、牛角征等〔4〕。
1.2.3血清CA15-3、CEA、OPN檢測 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CAl5-3和CEA,操作步驟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結果判斷:CA15-3≥28 U/ml 為陽性,CEA≥10 ng/ml 為陽性。血清OPN檢測:酶聯(lián)法,嚴格按照操作說明執(zhí)行。
2.1兩組血清CA15-3、CEA和OPN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清CA15-3、CEA、OPN水平〔(82.4±8.2)U/ml,(28.4±8.3)ng/ml,(30.6±7.9)μg/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7.9±5.5)U/ml,(2.4±1.1)ng/ml,(10.2±5.3)μg/L〕(均P<0.05)。
2.2兩組乳腺鉬靶X線片及各指標單項檢測陽性率比較 研究組乳腺鉬靶X線片及血清CA15-3、CEA和OPN檢測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鉬靶X線片、CA15-3、CEA和OPN單項檢測陽性率比較〔n(%),n=42〕
2.3單獨和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比較 研究組CA15-3、CEA和OPN聯(lián)檢(33例,78.6%)與CA15-3、CEA、OPN和鉬靶X線片聯(lián)檢(38例,90.5%)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2例,4.8%)(均P<0.05),且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單獨檢測。
乳腺癌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極大地威脅著婦女的健康和生命。臨床診斷乳腺癌患者多數為晚期,經治療預后較差。因此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可以防止乳腺癌發(fā)展到晚期,能夠極大地提高患者生存率。臨床上常用的乳腺鉬靶X線攝片診斷特異度較高,但其易受年齡影響,且對身體有一定的射線危害。應用較多的輔助診斷的腫瘤標志物有CA15-3、CEA和OPN。但經研究表明,應用單個指標時,早期診斷容易形成漏檢,診斷效果仍然難以滿足臨床需要。乳腺鉬靶X線攝影術,是世界公認的檢測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對微細鈣化的顯示,而微細鈣化是X線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征象。當X線片上表現(xiàn)為典型的惡性鈣化,雖無其他惡性征象相伴,亦可診斷為乳腺癌〔5〕。腫塊是乳腺癌最直接、最常見的X線征象,分葉、邊緣毛刺、小尖角征等是診斷乳癌的重要征象。并且乳腺高頻鉬靶X線檢查具有簡捷、有效、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乳腺鉬靶X線攝影術是目前乳腺癌檢查的主要方法。CAl5-3屬糖蛋白,是一種乳腺癌的相關抗原,存在于乳腺癌細胞中,乳腺癌細胞會將其釋放到血液循環(huán)中,其對于乳腺癌的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6〕。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是一種較為敏感的腫瘤標志物〔7,8〕。CEA是一種糖蛋白,在胃癌、胰腺癌、結腸癌和膽管癌含量升高,廣泛應用于監(jiān)測腫瘤發(fā)展,判斷療效和估計預后,90%的乳腺癌患者可見CEA增高〔9〕。CEA作為一種較為廣譜的血清腫瘤標志物,在乳腺癌患者中可作為選擇高危人群的檢測手段〔10〕。本文結果表明,CEA可以作為乳腺癌的輔助診斷指標。OPN是一種磷酸化糖蛋白,也稱轉化相關性磷酸蛋白。近年來,OPN在早期細胞免疫應答、腫瘤發(fā)生及轉移的作用中備受關注,在腫瘤的發(fā)生、轉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明顯促進腫瘤惡化的傾向,在腫瘤轉移病人血清中水平明顯升高〔11〕。本文結果表明,OPN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指標。通過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結果相符〔3,5,11〕。總之,聯(lián)合檢測可彌補單指標檢測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對乳腺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4 參考文獻
1楊小妃,陳凌云,黃曉偉,等.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3;34(4):91-2.
2陳士華.聯(lián)合檢測CA15-3、CA125、CEA對乳腺癌的臨床價值探討〔J〕.檢驗醫(yī)學,2013;28(3):235-7.
3曾利軍,陳建魁,于 農.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6):72-4.
4李鴻江,蔡思清,顏建湘,等.乳腺癌的鉬靶X射線診斷價值〔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09;13(5):403-6.
5李 林,廖嘉煦.鉬靶X射線攝片與血清 CEA、CA19-9、CA15-3聯(lián)合檢查對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價值〔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16(6):365-7.
6王仲睿.全身骨掃描聯(lián)合I CTP、CA15-3檢測對乳腺癌骨轉移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36):4633-4.
7王東偉,李俊峰,李世超,等.乳腺癌雙膦酸鹽輔助治療臨床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2):393-6.
8劉 斌,孫國榮,王從俊,等.血清CA153、CA125及CA19-9檢測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9):991-2.
9杜洪良,黃學亮.糖鏈抗原153、細胞角質素片段19和CEA聯(lián)合檢測評價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2;19(6):353-5.
10丁錦輝,王金龍,羅超英,等.血清CEA、CA15-3及CA125檢測對乳腺癌診斷價值的臨床評價〔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0;4(5):349-51.
11葛玉兵,劉海燕,史碩達.鉬靶X射線攝片與血清CA15-3、CEA和OPN聯(lián)檢對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