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娟
摘要:綏陽方言“倒”的意義和用法十分豐富?!暗埂庇袃蓚€讀音[tau12]、[tau53],可作動詞、副詞用,與普通話最大的不同是常作助詞用,表示某種動作的持續(xù)或狀態(tài)的延續(xù),或者動作的完成,或者表示正在進行某個動作時,又有新情況發(fā)生等。
關(guān)鍵詞:綏陽方言;倒;意義;用法
綏陽方言的“倒”是動詞“到”的語法化音變。綏陽方言中,表示顛倒、反轉(zhuǎn)的動作時讀“倒tau12 ”,而在其他動詞后作補語表示動作目的達到,或有了結(jié)果,或表示狀態(tài)的持續(xù)等時讀“倒tau53”。
現(xiàn)代漢語中, “倒”一詞按《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13年6月第6版,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纂室編纂,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發(fā)行)的解釋有兩種讀音:[tau214]、[tau51],可作動詞、副詞等。
綏陽方言讀去聲的“倒”[tau12]與普通話讀去聲的“倒”[tau51]的用法差不多,分別屬于動詞和副詞。綏陽方言的動詞“倒”[tau12]可作謂語、謂語中心語或動語,表示:①上下顛倒或前后顛倒:這幾封信的次序放~了。∣我們把行程~過來走是一樣嘞不耶?②使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或顛倒:他在~車喲,你退過來一點?、鄯崔D(zhuǎn)或傾斜容器使里面的物體出來:把茶杯頭的水~了,我跟你重新泡茶。∣把幾年來的苦水全部向他~了出來。綏陽方言的副詞“倒”[tau12]用于謂詞之前,表示①與人的意料相反,有時相反的意思較明顯(可以改用“倒轉(zhuǎn)”):以為找到主任就把事情搞定了,哪曉得倒轉(zhuǎn)整復(fù)雜咯,這回兒啷咯辦嘛?有時相反的意思較輕微,表示說話人沒想到,不能改成“倒轉(zhuǎn)”:她人不漂亮,個子也不高,打扮得~還年輕。②表示事情不是那樣,有否定、責(zé)怪的語氣:他說得~輕巧,就是做不下來。③表示讓步:我跟他認得~認得,問題是不啷咯熟勒嘛!
普通話讀上聲的“倒”[tau214]主要作動詞用,表示“橫躺下來、失敗、使垮臺、轉(zhuǎn)移、騰挪、出倒、倒買倒賣”等意義。而綏陽方言讀上聲的“倒”[tau53]作動詞用時沒有普通話的意義豐富,主要表示“橫躺下來”和“轉(zhuǎn)移”的意思,常作謂語、謂語中心語、動語等,如:承重墻~了。∣老家的房子早就~了。∣你們廠礦還在三班~上班哪?
綏陽方言讀上聲的“倒”[tau53]除了可作動詞用外,還主要作助詞用,這是和普通話最大的不同。下面我們主要描述作為助詞的“倒”的意義和用法。
1.附于動詞之后,表示某種動作的持續(xù)或狀態(tài)的延續(xù),或者已經(jīng)達到目的或有了結(jié)果,與普通話中用于動詞之后作補充成分的“著zháo”的用法相似。
(1)附在動詞之后,跟直接賓語,表示動作行為達到目的、目標。如:
好不容易找倒地方。
聲音弄嗝大謹防嚇倒老人家。
碰倒手就已經(jīng)很滿足咯!
不小心閃倒腰桿了。
(2)附在有感受意義的動詞或者少數(shù)性質(zhì)形容詞之后,表示有了某種感受或具有了某種性狀,產(chǎn)生結(jié)果或影響。如:
聽講座時正好坐在窗子邊邊,眼睛著太陽晃倒了。
運氣太不好咯,車就停在院子頭,都著刮倒了。
他們家在炒海椒,我一進去就著嗆倒了。
昨天去重慶著熱倒嘞哈!
外頭恁咯冷你穿這點兒衣服!著冷倒沒得?
火車晚點三個小時,我的幺兒著餓倒咯!
(3)可作為連謂短語的前一部分,表示一種方式或狀態(tài)。
你摸倒心子說,我對不對得起你?
考試那天我們可不可以挨倒坐?
(4)附在動詞后重疊成“V+倒+V+倒+的”式,放在后一個動詞之前作狀語,表示后一個動詞的方式或狀態(tài),或者表示正在進行某個動作時,又有新情況發(fā)生。如:
腳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你要試倒試倒的走哦!
停水了,水缸頭的水要省倒省倒的用。
那個運動員跑倒跑倒的跩勒。
娃兒些耍倒耍倒的搞沙皮指鬧矛盾勒。
姐姐說倒說倒的就開始哭勒。
世界杯看倒看倒的就來勒。
2.附于動詞之后,表示正在進行或者狀態(tài)的延續(xù),與普通話“著zhe”意義相近。
(1)表示進行狀態(tài)的“V+倒+O”,可表示動作行為正在進行或狀態(tài)的持續(xù)。如:
有人在盯倒你看勒。
我是在做倒作業(yè)嘞噻!
你放心嘛,你屋娃兒在隔壁耍倒玩具嘞。
他們幾個□tsua21倒足球等倒你嘞。
(2)“V+倒”用在祈使句中,要求對方持續(xù)或先進行某種動作。
你們先走倒,我一哈哈兒就來。
就在你各人的位置上站倒,不要走開!
(3) 用在連謂句中,表示前一動作是后一動作的方式。如:
睡倒看書。
占倒茅司(廁所)不拉屎
3.附于動詞之后,表示動作行為達及處所,后面一定有趨向動詞“來、去”等。構(gòu)成“V+倒+O方位短語,處所名詞+來/去”的句法構(gòu)式。如:
羽毛球著打倒房頂上去啰。
你跟我滾倒床上去睡起。
他著抓倒公安局去了。
啷呃好意思讓你跟我送倒家頭來喲。
4.用于動詞或者形容詞之后,有“完成”的意義。有三種結(jié)構(gòu)模式。
(1)V+倒+O
這種模式中的動詞都是動作行為動詞,“倒”跟其后表示前面的動作行為達到了目的或者產(chǎn)生了某種效果,“倒”后面一般要有賓語。如:
我好不容易才買倒去北京的軟臥火車票,他居然又不去了。
他秒殺搶倒了網(wǎng)上賣的特價皮夾克。
我的煙頭燙倒你的手了呀?
如果動作涉及對象已在動詞前出現(xiàn)或者為對話雙方所共知,如“這種事情我聽倒老頭說過的。∣甲:你媽媽真的踩倒蛇了呀?乙:踩倒的,不呵你!”可以不用跟賓語。
(2)V∕A+得倒
與“得”連用的這種模式表示能完成某種動作、達到某種目的或具有了某種性狀。相當于“會/能+V∕A”,“得”和“倒”合在一起表示“會”或“能”的意思。如:
我屋電腦使用頻率太高了,只用得倒一年就壞了.
我跟你們校長還是說得倒話嘞。
他的車坐得倒五個人。
太陽出來了洗被條干得倒。
“V∕A +得倒”的疑問形式是“ V∕A 不 V∕A得倒”或者“V∕A +得倒+不”,如果是復(fù)
合詞或短語只重疊第一個語素或詞。如:
你跟我們主任說不說得倒話?
十塊錢買得倒兩個筆記本不哦?
這個演員你認得倒不?
太陽烘烘都沒得,你洗的被條干得倒不喲?
“V∕A +得倒”的否定形式是“V∕A不倒”。 如:
車壞了,看來今天回不倒家勒。
五角錢早就坐不倒中巴車勒。
你的衣服干不倒我拿我的衣服跟你穿。
他穿恁咯厚冷不倒他嘞!
“得倒”放在部分離合詞中間,表示動作行為能否完成或達到目的。如:
再休息幾天我就各人洗得倒澡了,你們不用幫我請人了。
你放心,你屋娃兒恁咯勤奮學(xué)廚藝,肯定出得倒師嘞!
出去耍十天以內(nèi)我都請得倒假,時間長了就不得行了。
我就擔(dān)心他畢得倒業(yè)不。
(3)“V1+倒+就+V2”
這種模式是條件或者順承關(guān)系的緊縮復(fù)句。如:
他一聞倒羊肉的味道就想嘔!
出去旅游幾天一提倒羊肉粉就不由得流清口水。
5、倒起
綏陽方言的“倒起”與“倒”的用法、意義差不多,“倒起”與動詞的組合搭配范圍較廣,除由表示性質(zhì)、狀態(tài)的形容詞臨時轉(zhuǎn)化而來的動詞“花、尖、黑”等外,一般動詞都可以與之搭配。如:
你們先打倒起,我一哈哈兒就來了。
想倒起他以前那些事,我就不能原諒他。
請大家看倒起屏幕,重點都在這嘞。
拐啰,不小心撞倒起人啰。
聽倒起你一直咳,是不是著冷倒起了?
“倒起”形式上看是兩個助詞的連用,實際上是由彼此組合而成的一個全新的助詞。從用法上看,“倒起”大體相當于“倒”。除“V+倒+V+倒+的”與“V∕A +得倒”兩種模式外,其余用法中的“倒”都可以換為“倒起”。我們換上試試:
終于見倒起領(lǐng)導(dǎo)了。
聽講座時正好坐在窗子邊邊,眼睛著太陽晃倒起了。
考試那天我們可不可以挨倒起坐?
有人在盯倒起你看勒。
就在你各人的位置上站倒起,不要走開!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綏陽方言中, 除“V+倒+V+倒+的”與“V∕A +得倒”兩種模式外,“倒”和“倒起”的互換是非常自由的。
[參考文獻]
[1]張斌主編.現(xiàn)代漢語[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2.
[2]涂光祿 胡光斌等.貴州省志 漢語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3]胡光斌.遵義方言語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
(作者單位:遵義師范學(xué)院 人文與傳媒學(xué)院,貴州 遵義 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