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中醫(yī)院肝三科,福建 廈門 361000
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應用
楊亞娟
廈門市中醫(yī)院肝三科,福建 廈門 361000
目的探討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療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慢性乙肝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和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慢性乙肝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人文關懷護理;慢性乙肝患者;療效
慢性乙型肝炎屬于我國常見的慢性疾病,目前無法治愈,病情容易反復,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因此在生理、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障礙,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2]。我院采用了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應用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6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21~53(38.961±4.18)歲;對照組中男30例,女患者16例,年齡20~58(39.01±4.2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采取組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案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包括使用抗病毒藥物、干擾素、免疫調節(jié)藥物和改善干細胞功能的藥物進行對癥支持治療。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模式,包括常規(guī)健康教育、日常疾病護理等措施。具體包括以下措施:首先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病房氛圍,病區(qū)通過懸掛油畫、健康宣講圖畫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其次,護士和患者溝通給予心理支持,護士要經常組織和患者一起聊天、談心,組織活動,讓患者積極參與進來,增進護患關系,切忌避免戴手套和患者握手讓患者感受到被歧視。第三,發(fā)揮多元化護理的方法將健康教育采取講座、宣傳欄、發(fā)放手冊等多種形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普及,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護士要與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多為患者提供社會支持,改善患者內心的自卑感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是以人為本,滿足患者身心需要及恢復健康為目標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第一,營造人文氛圍。除了為病房布置藝術性、人性化裝飾外,還要體現出對患者的熱情和關注,營造便利的就醫(yī)秩序及科學的就醫(yī)流程,提供人性化診療服務。如在遇到節(jié)日或者患者生日時由護理組給患者贈送生日祝福及小禮品等,讓患者體會到被關心和愛護。第二,根據不同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由于每位患者的年齡、職業(yè)、文化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護士在講解相關方面的知識時,患者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巨大差異,因此護士要針對不同患者存在的心理和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開導,在疾病的各個階段獲得相關的健康知識并逐步培養(yǎng)、建立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第三,護士要強化人文精神及培養(yǎng)禮儀修養(yǎng)。護士要不斷豐富人文、心理、行為、語言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以人文精神推動人文服務。護士要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禮儀修養(yǎng),以優(yōu)雅的外在形象做好禮儀化的護理服務:首先做好基本禮儀,包括舉止言行、服飾、儀容及公共衛(wèi)生等,做到舉止言行文明得當,儀容服飾整潔大方、和藹可親。其次是做好職業(yè)禮儀,要熟練掌握醫(yī)學知識、遵守規(guī)章制度、制定工作計劃、了解患者病情、加強護患溝通、保護患者隱私、注重心理治療等。第四,建立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對患者進行跟蹤調查,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患者臨床療效分為:顯效:經治療后患者中度或者重度肝纖維化好轉,肝功能恢復正常;有效:經治療后中度或者重度肝纖維化好轉有所減輕,肝功能指標改善;無效:經治療后中度或者重度肝纖維化未見好轉,肝功能指標持續(xù)升高。同時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測定患者護理后焦慮和抑郁情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從醫(yī)療技術水平和護理服務水平兩方面調查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取 SPSS l9.0軟件分析,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及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及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慢性乙肝屬于肝膽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之一,在我國發(fā)病人數超過2000萬例,患者發(fā)展到晚期治愈率較低,且反復發(fā)作,而且由于人們的誤解與歧視,患者承受著較大的經濟負擔與精神負擔。在對乙肝患者的治療與護理過程中發(fā)現慢性乙肝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錯誤或者認識不全面,比如患者會顧及到周圍的家人與朋友,怕傳染到親友,極易產生自卑的心理,焦慮的負性情緒較強烈,因此患者在對待他人時言行與態(tài)度均較以往更為敏感,患者的自尊心意識更強,這種錯誤的認知與心理會逐漸加重,對患者的治療與預后產生不利的影響[3]。
我院通過對乙肝治療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措施,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舒適的環(huán)境,加強心理干預措施,鼓勵患者多接觸社會,多參加社會活動,同時要求家屬對患者多關心和愛護。人文關懷護理的實施可以增加患者的依從性,護士通過一些有愛心的方式方法及時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加強了護患溝通,提升了默契與和諧,促進了護患之間的理解,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fā)生。此外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加強患者自我護理的意識,在出院后自覺遵從服藥,減輕患者與家屬的負性情緒。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慢性乙肝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萬利.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5(22):25-29.
[2]郝春平.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7):84-85.
[3]葉香芳.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4):20-21.
R473.51
A
1007-8517(2014)05-0086-02
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