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曉玲
伴隨我國現代化和城市化建設推進,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外來務工者尤其是平困地區(qū)的外來務工者特別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后能過上體面的生活。但由于這些人的子女從小生活成長的環(huán)境、接受的家庭教育、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與本地城里孩子有極大的不同,進入本地學校后,他們會感覺無所適從,自身學習和生活條件的落后,使他們形成強烈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意志薄弱;表現為孤獨倔強,郁郁不樂,情緒極不穩(wěn)定;不愿學習,愛講粗話;不善言辭、不善交往;缺乏責任心。若得不到及時的調適和引導,會嚴重影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健康成長。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不良心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典型狀況:
(1)性格孤僻不合群。絕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來自農村,有的甚至來自邊遠山區(qū),因此有部分孩子剛轉來時語言不通,他們不會講普通話,課下也無法和同學交流,剛剛轉學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需要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有的孩子本來就性格內向,再加上長期處于這種不斷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程中,慢慢地性格就變得更加孤僻,讓人無法接近。
(2)學習壓力大、自卑心理較重。絕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來自外省,有的甚至轉學多次,同年級的許多知識他們都沒有學過,部分學生降級之后還是跟不上。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比較懂事,看著辛勤工作的父母,想著自己不及格的成績,得有多么痛苦。學習成績差不受老師歡迎,還常常受到同學的嘲笑、家長的責備,學習的壓力就更大,久而久之就產生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總覺得在老師、同學、家長面前抬不起頭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叛逆、逃學……
(3)組織紀律渙散,文明衛(wèi)生行為習慣較差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組織紀律、文明行為習慣上表現出來的養(yǎng)成問題較多。他們普遍存在著自由散漫的弱點,無組織無紀律性,課堂上好講話做小動作,他們往往不太愿意接受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法治和紀律觀念都比較淡?。辉趯W習習慣方面,他們態(tài)度隨便,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馬虎草草完成;在生活習慣方面,他們的文明衛(wèi)生意識很差,經常偷偷帶零食進校園(不帶不吃零食是學校的硬性規(guī)定),亂吃零食亂扔雜物,許多學生還喜歡坐在地上玩東西,導致衣服上手上常常沾滿污漬……
(4)暴躁、易怒攻擊性行為較多。外來務工人員都有很強烈的自我保護心理,同時他們也把這種自我保護心理傳染給他們的子女,為了子女在學校不受當地孩子的欺負,教育孩子遇事不要忍讓,以牙還牙,因此許多孩子都存在暴力傾向;另外部分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問題,他們平時沒有時間問孩子,當發(fā)現孩子成績差時就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許多孩子經常遭受家長打罵,根據“暴力循環(huán)理論”,這些孩子就有可能成為又一個暴力的實施者。
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yī),教師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視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正確地了解自己、認識環(huán)境,根據自身條件確立有利于各人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生活目標,使其能克服成長中的障礙。
(1)合理宣泄,有效疏導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普遍存在著壓力大,他們需要心理宣泄,教師通過耐心的傾聽、善解人意的理解,溫馨的安慰,鼓勵弱勢心理者表露和發(fā)泄自己的內心感受,使他們能盡情地發(fā)泄不良情緒,遇到挫折時擁有平衡、愉悅的心情。
(2)家校溝通,引導家長 外來務工人員一般文化層次都比較低,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首先老師要與其溝通,傳授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在家的時候不要經常抱怨自己工作中的不滿、社會的不滿,這會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同時要以自己勤奮的工作態(tài)度,勉勵他們努力讀書學習,讓他們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獲。
(3)自我欣賞,鼓勵交往 。 法國教育家費雷內說過:“學生某一方面的成功,會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鼓勵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欣賞自我,通過正確分析,認識自我,發(fā)現自身的“閃光點”(外來務工孩子身上具有的一些寶貴品質——誠實、勇敢、勤勞、珍惜學習機會等),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如球類、長跑類等),創(chuàng)造成功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體味自我存在的價值。比如開展各種活動讓他們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長”,使其有“用武之地”。讓他們參與其中,登臺亮相,使他們能“出人頭地”。并且抓住他們獲得成功的契機,引導他們深信“我行”,增強自信、自尊、自強意識,使他們在成功的興奮和快樂中,充分肯定自我,在平等溫馨的氣氛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學習,徹底消除自卑心理。 對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到: “我能行”、 “我是最棒的!”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外來務工人員隊伍日趨壯大,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將會越來越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項艱苦細致長久的工作,我們要時時處處做有心人,運用多種手段,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學生,再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徹底鏟除滋生心理問題的土壤,使他們健康地成長。同時它也正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它需要政府、社會各界和媒體給予更多的重視、關心、支持與協(xié)助,使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得到社會的認可,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