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對冠心病患者行中醫(yī)補氣活血法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張立群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行中醫(yī)補氣活血法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患者48例, 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 其中對照組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中醫(yī)補氣活血法治療, 8周為一個療程, 對兩組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電圖、血脂改善情況、臨床癥狀以及不良反應等進行觀察。結果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之后,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7%, 血脂及血液流變學變化有效率為87.5%, 且無任何不良反應發(fā)生, 總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通過中醫(yī)補氣活血法聯合西醫(yī)應用于冠心病的治療, 療效顯著,且具有安全性,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冠心??;中醫(yī)補氣活血法;臨床效果
冠心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 本文主要選取48例冠心病患者, 對中西醫(yī)結合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頻發(fā)房性早搏患者48例, 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 年齡39~81歲, 平均年齡(57.4±3.5)歲。所有患者均出現心悸, 并并發(fā)乏力氣短、脈濡或者沉細結代、舌質淡嫩或者邊有齒痕這三種癥狀中的任意兩種, 按照《現代心臟內科學》判斷癥狀均符合冠心病頻發(fā)房性早搏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為心悸, 中醫(yī)辨證為氣血兩虛證、氣滯血瘀證或瘀阻心脈證, 多屬三者兼有。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對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綜合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擴張冠狀血管;阿司匹林抗凝、抗血小板;他汀類藥物降血脂), 同時口服美托洛爾(12.5~25 mg, 2次/d), 觀察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yī)補氣活血法治療, 組方為:黃芪15 g, 當歸15 g, 桂枝10 g, 丹參10 g, 川芎10 g, 茯神10 g,郁金10 g, 紅花6 g, 香附10 g, 枳殼10 g, 薤白10 g, 1劑/d, 方劑煎成濃汁, 150 ml/次, 2次/d。兩組療程均為8周, 對兩組的患者用藥后的臨床癥狀、心電圖、血脂以及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1. 3 療效評價標準 癥狀、體征基本消失, 動態(tài)心電圖已無早搏或者總房早搏數<100次/24 h為痊愈;癥狀、體征有明顯減輕, 動態(tài)心電圖總房性早搏數>100次/24 h, <600次/24 h為顯效;癥狀、體征有一定的減輕, 動態(tài)心電圖總房性早搏數>600次/24 h為有效;癥狀、體征無好轉, 動態(tài)心電圖總房性早搏比治療前減少量>50%為無效[1]。血脂改善的臨床評價:TC下降≥20%, TG下降≥40%, LDL下降≥20%血液流變學改變從輕到正常, 或者從中度到輕為顯效;TC下降10%~20%, TG下降20%~40%, LDL下降10%~20%, 血液流變學改變比較輕為有效;血脂結果和血液流變學無變化為無效。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1.7%, 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且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結果比較[n (%)]
2. 2 兩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變學變化評價結果 觀察組顯效16(66.7%), 有效5(20.8%), 無效3(12.5%), 總有效率87.5%;對照組顯效5(20.8%), 有效8(33.2%), 無效11(45.8%),總有效率54.2%;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且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目前, 在臨床上對于冠心病房性早搏患者的治療一般采用的是抗心律失常藥物, 如普羅帕酮、維拉帕米以及美托洛爾等西藥, 這些藥會對心臟和竇房結的傳導功能產生抑制,有時還會造成竇性心動過緩, 甚至還會引發(fā)心律失常加重,因此在臨床應用中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3]。
中醫(yī)在治療冠心病中可有效避免上述的副作用。方中以黃芪、當歸補氣益血為君, 輔以桂枝、丹參、川芎、郁金、紅花、香附、枳殼、薤白等行氣活血、溫通心脈, 同時茯神、丹參、郁金具有寧心安神之功。全方補氣益血, 溫通心脈,行氣活血, 兼寧心安神。使之補通兼施, 補而不滯, 通而不散?,F代醫(yī)學研究當歸中的有效成分阿魏酸能夠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以及抗血小板, 具有擴張患者冠狀動脈、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臟興奮性以及增加患者血流量功效, 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知道, 在冠心病頻發(fā)房性早搏患者的治療中加用通痹寧心湯,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血脂及血液流變學變化等方面的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 并且無任何不良反應出現。由此可見,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治療冠心病, 療效顯著,且具有安全性, 能夠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金克榮.探討運用中醫(yī)補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32(19):40-41.
[2] 屈長宏,王道成,蔣紅心,等.補氣活血祛痰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合并高尿酸血癥40例.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2, 34(11): 1020-1021.
[3] 李曉偉,周紅梅,胡元吉,等.補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22例療效總結.北京中醫(yī)藥, 2009,28(6):438-440.
650021 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老年病科一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