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波++++++曾衛(wèi)東++++++古育芳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人采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作為觀察組,胰腺正常的健康人32例作為對照組,使用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中進行灌注成像,采集BF、BV和MTT。 結果 觀察組的BF、BV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大,輻射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急性胰腺炎;灌注成像
[中圖分類號] R44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b)-0133-02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病因比較復雜,如梗阻、酒精、血管、外傷、感染、代謝性疾病或過敏性因素均可導致該病,嚴重則威脅生命,所以早期診斷對于該病的治療至關重要[1]。本院通過對收治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應用價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人采集的明確診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4~47歲,平均(31.2±3.9)歲,男性29例,女性32例,常規(guī)健康體檢且胰腺正常的健康人32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1~45歲,平均(29.9±4.7)歲,男性18例,女性1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東芝16層螺旋CT 進行胰腺灌注掃描,先常規(guī)腹部平掃確定胰腺部位,再注入對比劑和生理鹽水各15 ml,對胰腺進行增強掃描(參數:120 kV 電壓,120 mA 電流,8 s延遲,50 s數據采集),灌注掃描5 min后,行雙期增強掃描,再次注入50 ml對比劑,應用計算機軟件采集單位時間內流經定量組織的血液容量(BF)、特定區(qū)域組織(100 g)的血液容積總量(BV)和血流從動脈流入到從靜脈流出的時間(MTT)[2]。
1.3 胰腺功能評價指標
BF是單位時間內流經定量組織的血液容量,代表組織的毛細血管流量,BV是特定區(qū)域組織(100 g)的血液容積總量(ml),MTT是指血流從動脈流入到從靜脈流出的時間,即從開始注射對比劑到時間-密度曲線下降至最高強化值一半的時間[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BF、BV均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兩組的BF、BV和MT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胰腺炎作為消化道急癥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4]。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比較復雜,如暴飲暴食、酗酒、外傷、感染、代謝性疾病或急性過敏性因素均可誘發(fā)其發(fā)生,嚴重者常因全身并發(fā)癥,如休克、敗血癥等導致死亡[5]。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對預后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至關重要[6]。有研究顯示,單純的臨床表現判斷急性胰腺炎難度較大,不同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并不典型[7]。灌注是血液通過毛細血管將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運送到組織器官中的過程,CT、超聲及MRI 等影像檢查技術均可以對組織灌注狀態(tài)進行評價[8],而CT灌注成像可以連續(xù)監(jiān)測對比劑在組織內流動過程中的密度變化,以CT值的形式對其量化表達[9],具有定量指標明確、可重復性強等特點[10]。通過灌注過程將對比劑運送入需要CT檢查的器官中,監(jiān)測動態(tài)指標,可以直觀地顯示組織功能是否正常[11]。胰腺血運豐富,灌注能力強,胰腺組織發(fā)生病變后,微循環(huán)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較為明顯,所以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BF、BV均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P<0.05),說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BF、BV、MTT均與健康人有極大的差別。
綜上所述,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大,輻射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曉璇,時惠平,郭薇,等.全器官CT 灌注成像評價胰腺癌微循環(huán)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6):439-442.
[2] 孫備,蘇維宏.2013 年美國胃腸病學會《急性胰腺炎治療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9):768-772.
[3] 楊芳,廖錦堂,陳文娟,等.小兒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超聲表現[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3):320-323.
[4] 于梅艷,時惠平,李春東,等.動態(tài)容積CT在宮頸癌全器官灌注中可行性的初步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 22(10):1722-1725.
[5] 陳明,邢偉,邱建國,等.320排CT全腦灌注成像對腦血管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3, 19(5):393-397.
[6] 張和,孫備.急性胰腺炎分類標準發(fā)展變遷與現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4):344-345.
[7] 杜飛舟,顧明,關靜,等.320排容積CT上腹部一站式檢查初步探討[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30(8):1206-1210.
[8] 孫備,張?zhí)?,董?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液體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6):466-468.
[9] 郭端,賈超,許治華,等.腸內免疫營養(yǎng)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3,13(3):346-351.
[10] 王東旭,林連捷,鄭長青.急性胰腺炎的評分系統[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1(10):880-885.
[11] 張聲生,李乾構,李慧臻,等.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6):1826-1831.
[12] 張鵬,陳克敏.胰腺癌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的臨床應用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27):3289-3291.
(收稿日期:2014-05-05 本文編輯:許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人采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作為觀察組,胰腺正常的健康人32例作為對照組,使用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中進行灌注成像,采集BF、BV和MTT。 結果 觀察組的BF、BV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大,輻射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急性胰腺炎;灌注成像
[中圖分類號] R44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b)-0133-02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病因比較復雜,如梗阻、酒精、血管、外傷、感染、代謝性疾病或過敏性因素均可導致該病,嚴重則威脅生命,所以早期診斷對于該病的治療至關重要[1]。本院通過對收治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應用價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人采集的明確診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4~47歲,平均(31.2±3.9)歲,男性29例,女性32例,常規(guī)健康體檢且胰腺正常的健康人32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1~45歲,平均(29.9±4.7)歲,男性18例,女性1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東芝16層螺旋CT 進行胰腺灌注掃描,先常規(guī)腹部平掃確定胰腺部位,再注入對比劑和生理鹽水各15 ml,對胰腺進行增強掃描(參數:120 kV 電壓,120 mA 電流,8 s延遲,50 s數據采集),灌注掃描5 min后,行雙期增強掃描,再次注入50 ml對比劑,應用計算機軟件采集單位時間內流經定量組織的血液容量(BF)、特定區(qū)域組織(100 g)的血液容積總量(BV)和血流從動脈流入到從靜脈流出的時間(MTT)[2]。
1.3 胰腺功能評價指標
BF是單位時間內流經定量組織的血液容量,代表組織的毛細血管流量,BV是特定區(qū)域組織(100 g)的血液容積總量(ml),MTT是指血流從動脈流入到從靜脈流出的時間,即從開始注射對比劑到時間-密度曲線下降至最高強化值一半的時間[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BF、BV均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兩組的BF、BV和MT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胰腺炎作為消化道急癥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4]。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比較復雜,如暴飲暴食、酗酒、外傷、感染、代謝性疾病或急性過敏性因素均可誘發(fā)其發(fā)生,嚴重者常因全身并發(fā)癥,如休克、敗血癥等導致死亡[5]。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對預后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至關重要[6]。有研究顯示,單純的臨床表現判斷急性胰腺炎難度較大,不同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并不典型[7]。灌注是血液通過毛細血管將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運送到組織器官中的過程,CT、超聲及MRI 等影像檢查技術均可以對組織灌注狀態(tài)進行評價[8],而CT灌注成像可以連續(xù)監(jiān)測對比劑在組織內流動過程中的密度變化,以CT值的形式對其量化表達[9],具有定量指標明確、可重復性強等特點[10]。通過灌注過程將對比劑運送入需要CT檢查的器官中,監(jiān)測動態(tài)指標,可以直觀地顯示組織功能是否正常[11]。胰腺血運豐富,灌注能力強,胰腺組織發(fā)生病變后,微循環(huán)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較為明顯,所以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BF、BV均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P<0.05),說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BF、BV、MTT均與健康人有極大的差別。
綜上所述,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大,輻射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曉璇,時惠平,郭薇,等.全器官CT 灌注成像評價胰腺癌微循環(huán)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6):439-442.
[2] 孫備,蘇維宏.2013 年美國胃腸病學會《急性胰腺炎治療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9):768-772.
[3] 楊芳,廖錦堂,陳文娟,等.小兒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超聲表現[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3):320-323.
[4] 于梅艷,時惠平,李春東,等.動態(tài)容積CT在宮頸癌全器官灌注中可行性的初步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 22(10):1722-1725.
[5] 陳明,邢偉,邱建國,等.320排CT全腦灌注成像對腦血管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3, 19(5):393-397.
[6] 張和,孫備.急性胰腺炎分類標準發(fā)展變遷與現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4):344-345.
[7] 杜飛舟,顧明,關靜,等.320排容積CT上腹部一站式檢查初步探討[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30(8):1206-1210.
[8] 孫備,張?zhí)?,董?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液體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6):466-468.
[9] 郭端,賈超,許治華,等.腸內免疫營養(yǎng)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3,13(3):346-351.
[10] 王東旭,林連捷,鄭長青.急性胰腺炎的評分系統[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1(10):880-885.
[11] 張聲生,李乾構,李慧臻,等.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6):1826-1831.
[12] 張鵬,陳克敏.胰腺癌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的臨床應用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27):3289-3291.
(收稿日期:2014-05-05 本文編輯:許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人采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作為觀察組,胰腺正常的健康人32例作為對照組,使用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中進行灌注成像,采集BF、BV和MTT。 結果 觀察組的BF、BV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大,輻射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急性胰腺炎;灌注成像
[中圖分類號] R44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b)-0133-02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病因比較復雜,如梗阻、酒精、血管、外傷、感染、代謝性疾病或過敏性因素均可導致該病,嚴重則威脅生命,所以早期診斷對于該病的治療至關重要[1]。本院通過對收治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應用價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人采集的明確診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4~47歲,平均(31.2±3.9)歲,男性29例,女性32例,常規(guī)健康體檢且胰腺正常的健康人32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1~45歲,平均(29.9±4.7)歲,男性18例,女性1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東芝16層螺旋CT 進行胰腺灌注掃描,先常規(guī)腹部平掃確定胰腺部位,再注入對比劑和生理鹽水各15 ml,對胰腺進行增強掃描(參數:120 kV 電壓,120 mA 電流,8 s延遲,50 s數據采集),灌注掃描5 min后,行雙期增強掃描,再次注入50 ml對比劑,應用計算機軟件采集單位時間內流經定量組織的血液容量(BF)、特定區(qū)域組織(100 g)的血液容積總量(BV)和血流從動脈流入到從靜脈流出的時間(MTT)[2]。
1.3 胰腺功能評價指標
BF是單位時間內流經定量組織的血液容量,代表組織的毛細血管流量,BV是特定區(qū)域組織(100 g)的血液容積總量(ml),MTT是指血流從動脈流入到從靜脈流出的時間,即從開始注射對比劑到時間-密度曲線下降至最高強化值一半的時間[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BF、BV均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兩組的BF、BV和MT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胰腺炎作為消化道急癥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4]。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比較復雜,如暴飲暴食、酗酒、外傷、感染、代謝性疾病或急性過敏性因素均可誘發(fā)其發(fā)生,嚴重者常因全身并發(fā)癥,如休克、敗血癥等導致死亡[5]。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對預后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至關重要[6]。有研究顯示,單純的臨床表現判斷急性胰腺炎難度較大,不同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并不典型[7]。灌注是血液通過毛細血管將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運送到組織器官中的過程,CT、超聲及MRI 等影像檢查技術均可以對組織灌注狀態(tài)進行評價[8],而CT灌注成像可以連續(xù)監(jiān)測對比劑在組織內流動過程中的密度變化,以CT值的形式對其量化表達[9],具有定量指標明確、可重復性強等特點[10]。通過灌注過程將對比劑運送入需要CT檢查的器官中,監(jiān)測動態(tài)指標,可以直觀地顯示組織功能是否正常[11]。胰腺血運豐富,灌注能力強,胰腺組織發(fā)生病變后,微循環(huán)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較為明顯,所以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BF、BV均低于對照組,MTT長于對照組(P<0.05),說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BF、BV、MTT均與健康人有極大的差別。
綜上所述,低劑量全器官動態(tài)容積CT在胰腺組織灌注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大,輻射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曉璇,時惠平,郭薇,等.全器官CT 灌注成像評價胰腺癌微循環(huán)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6):439-442.
[2] 孫備,蘇維宏.2013 年美國胃腸病學會《急性胰腺炎治療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9):768-772.
[3] 楊芳,廖錦堂,陳文娟,等.小兒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超聲表現[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3):320-323.
[4] 于梅艷,時惠平,李春東,等.動態(tài)容積CT在宮頸癌全器官灌注中可行性的初步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 22(10):1722-1725.
[5] 陳明,邢偉,邱建國,等.320排CT全腦灌注成像對腦血管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3, 19(5):393-397.
[6] 張和,孫備.急性胰腺炎分類標準發(fā)展變遷與現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4):344-345.
[7] 杜飛舟,顧明,關靜,等.320排容積CT上腹部一站式檢查初步探討[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30(8):1206-1210.
[8] 孫備,張?zhí)剑?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液體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6):466-468.
[9] 郭端,賈超,許治華,等.腸內免疫營養(yǎng)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3,13(3):346-351.
[10] 王東旭,林連捷,鄭長青.急性胰腺炎的評分系統[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1(10):880-885.
[11] 張聲生,李乾構,李慧臻,等.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6):1826-1831.
[12] 張鵬,陳克敏.胰腺癌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的臨床應用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27):3289-3291.
(收稿日期:2014-05-05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