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為福+王芳
【摘要】目的觀察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對96例肺炎球菌腦膜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總結研究。結果采用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結論肺炎球菌肺炎一旦確診,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治療,首選治療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
【關鍵詞】肺炎球菌;肺炎;抗生素;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B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于肺炎球菌導致急性細菌性肺炎,占院外感染肺炎的1/2。病變部位發(fā)于肺泡,然后病情快速蔓延至整個肺葉,一般被稱為大葉性肺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病突然、高熱、胸痛、鐵銹色痰和大葉性實變等現(xiàn)象。本研究總結96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觀察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96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分析總結,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21~ 48歲,平均年齡31.8±4.5歲。其中47例患者有支氣管擴張病史,27例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臨床主要特點為起病突然,寒戰(zhàn),高熱,體溫39. 5℃以上,全身肌肉酸痛,有咳嗽、胸痛、氣促等表現(xiàn)。
1. 2方法
采用3g頭孢噻肟加入250 mL 0.9% NaCl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一次;2 g頭孢曲松鈉,每天一次。也可采用喹諾酮類藥物,0. 4 g左氧氟沙星,每天一次。熱退后3 d口服數(shù)日。也可用0. 5 g萬古霉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相關指標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相關指標基本正常;有效:臨床癥狀以及相關指標有所緩解;無效:臨床癥狀基本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相關指標甚至加重??傆行? ( 痊愈+ 顯效) / 總例數(shù)× 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均數(shù)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 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經(jīng)過抗生素治療后,發(fā)現(xiàn)臨床癥狀消失,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臨床療效顯著。
3討論
肺炎鏈球菌患者一般為老年、嬰幼兒以及有吸煙、酗酒等習慣的青壯年[1]。上呼吸道免疫功能遭到傷害以及支氣管擴張等情況,都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影響[2]。臨床主要特點是起病突然,以高熱、咳嗽以及胸痛等現(xiàn)象。病變累及下葉膈面時往往伴有腹痛現(xiàn)象,臨床上偶爾會誤診為急腹癥。如果病變廣泛,肺泡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能夠發(fā)生氣急、紫紺,呈肺實變體征。血白細胞計數(shù)一般在( 10 ~ 20) × 109 /L范圍內(nèi)。痰涂片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目較多的白細胞和革蘭陽性球菌。血或痰標本通過培養(yǎng)能夠明確病原菌。由于臨床上抗生素廣泛應用,目前典型的大葉性肺炎越來越少。肺炎球菌屬于寄居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但是如果機體免疫功能出現(xiàn)下降情況,細菌就會在肺泡內(nèi)繁殖,導致肺泡壁水腫,白細胞以及紅細胞滲出,經(jīng)Cohn 孔向肺中央擴散,最終蔓延至整個肺葉引起肺炎[3]。由于病變部位在外周,因此葉間分界較為明顯,比較容易引起滲出性胸膜炎。嬰兒通過支氣管播散發(fā)生支氣管肺炎。由于抗生素的早期治療,充血期以及消散期等病理分期在臨床中較少發(fā)現(xiàn)。肺炎球菌肺炎病變消散后,肺組織結構不會受到破壞,也不會出現(xiàn)纖維瘢痕[4]。肺炎球菌肺炎如果在臨床中被確診,那么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首先是經(jīng)驗用藥,首選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若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耐藥,可以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以及第一代頭孢菌素。研究資料表明,我國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性水平不高,不過有文獻報道,發(fā)現(xiàn)其對青霉素的耐用性逐漸升高。
在臨床中,對于肺炎球菌的治療一般通過其耐藥水平的差異來實現(xiàn)的,抗生素的選擇范圍也會有差異。對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鏈球菌,一般采用青霉素G 或阿莫西林。對PISP 導致的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選擇青霉素和氨基青霉素類藥物,但需增加用藥劑量[5]。對PRSP導致的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采用頭孢噻肟、新喹諾酮類藥物或萬古霉素。亞胺培南、美洛培南等抗生素不僅具有抗肺炎鏈球菌活性,而且也有良好的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如果臨床上常規(guī)用于對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療,則對保留這些藥物來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不利,因此該類藥一般不作為一線藥物使用。
目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在院外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意義: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水平較高,通過中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研究組的以及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肺炎鏈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率為40%。新喹諾酮類藥物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意義:其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很強;單藥能夠治療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以及非典型致病原;而且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口服效果可以達到靜脈用藥時的血藥濃度,對軍團菌等細胞內(nèi)病原體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而且操作簡單。
綜上所述,肺炎球菌肺炎一旦確診,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治療,首選治療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
參考文獻
[1]李曉麗,鄒武軍.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12( 1) : 23-24.
[2]付曉暉.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2011,13( 13) : 106.
[3]朱波,劉國群. 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 1) : 137 -138.
[4]王俊卿.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 4) : 121.
[5]曹淑蘭,鄭麗.鹽酸氨溴索靜點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頑固性痰鳴音的輔助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9):103.
【摘要】目的觀察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對96例肺炎球菌腦膜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總結研究。結果采用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結論肺炎球菌肺炎一旦確診,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治療,首選治療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
【關鍵詞】肺炎球菌;肺炎;抗生素;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B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于肺炎球菌導致急性細菌性肺炎,占院外感染肺炎的1/2。病變部位發(fā)于肺泡,然后病情快速蔓延至整個肺葉,一般被稱為大葉性肺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病突然、高熱、胸痛、鐵銹色痰和大葉性實變等現(xiàn)象。本研究總結96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觀察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96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分析總結,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21~ 48歲,平均年齡31.8±4.5歲。其中47例患者有支氣管擴張病史,27例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臨床主要特點為起病突然,寒戰(zhàn),高熱,體溫39. 5℃以上,全身肌肉酸痛,有咳嗽、胸痛、氣促等表現(xiàn)。
1. 2方法
采用3g頭孢噻肟加入250 mL 0.9% NaCl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一次;2 g頭孢曲松鈉,每天一次。也可采用喹諾酮類藥物,0. 4 g左氧氟沙星,每天一次。熱退后3 d口服數(shù)日。也可用0. 5 g萬古霉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相關指標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相關指標基本正常;有效:臨床癥狀以及相關指標有所緩解;無效:臨床癥狀基本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相關指標甚至加重。總有效率= ( 痊愈+ 顯效) / 總例數(shù)× 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均數(shù)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 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經(jīng)過抗生素治療后,發(fā)現(xiàn)臨床癥狀消失,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臨床療效顯著。
3討論
肺炎鏈球菌患者一般為老年、嬰幼兒以及有吸煙、酗酒等習慣的青壯年[1]。上呼吸道免疫功能遭到傷害以及支氣管擴張等情況,都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影響[2]。臨床主要特點是起病突然,以高熱、咳嗽以及胸痛等現(xiàn)象。病變累及下葉膈面時往往伴有腹痛現(xiàn)象,臨床上偶爾會誤診為急腹癥。如果病變廣泛,肺泡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能夠發(fā)生氣急、紫紺,呈肺實變體征。血白細胞計數(shù)一般在( 10 ~ 20) × 109 /L范圍內(nèi)。痰涂片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目較多的白細胞和革蘭陽性球菌。血或痰標本通過培養(yǎng)能夠明確病原菌。由于臨床上抗生素廣泛應用,目前典型的大葉性肺炎越來越少。肺炎球菌屬于寄居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但是如果機體免疫功能出現(xiàn)下降情況,細菌就會在肺泡內(nèi)繁殖,導致肺泡壁水腫,白細胞以及紅細胞滲出,經(jīng)Cohn 孔向肺中央擴散,最終蔓延至整個肺葉引起肺炎[3]。由于病變部位在外周,因此葉間分界較為明顯,比較容易引起滲出性胸膜炎。嬰兒通過支氣管播散發(fā)生支氣管肺炎。由于抗生素的早期治療,充血期以及消散期等病理分期在臨床中較少發(fā)現(xiàn)。肺炎球菌肺炎病變消散后,肺組織結構不會受到破壞,也不會出現(xiàn)纖維瘢痕[4]。肺炎球菌肺炎如果在臨床中被確診,那么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首先是經(jīng)驗用藥,首選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若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耐藥,可以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以及第一代頭孢菌素。研究資料表明,我國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性水平不高,不過有文獻報道,發(fā)現(xiàn)其對青霉素的耐用性逐漸升高。
在臨床中,對于肺炎球菌的治療一般通過其耐藥水平的差異來實現(xiàn)的,抗生素的選擇范圍也會有差異。對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鏈球菌,一般采用青霉素G 或阿莫西林。對PISP 導致的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選擇青霉素和氨基青霉素類藥物,但需增加用藥劑量[5]。對PRSP導致的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采用頭孢噻肟、新喹諾酮類藥物或萬古霉素。亞胺培南、美洛培南等抗生素不僅具有抗肺炎鏈球菌活性,而且也有良好的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如果臨床上常規(guī)用于對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療,則對保留這些藥物來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不利,因此該類藥一般不作為一線藥物使用。
目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在院外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意義: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水平較高,通過中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研究組的以及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肺炎鏈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率為40%。新喹諾酮類藥物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意義:其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很強;單藥能夠治療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以及非典型致病原;而且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口服效果可以達到靜脈用藥時的血藥濃度,對軍團菌等細胞內(nèi)病原體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而且操作簡單。
綜上所述,肺炎球菌肺炎一旦確診,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治療,首選治療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
參考文獻
[1]李曉麗,鄒武軍.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12( 1) : 23-24.
[2]付曉暉.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2011,13( 13) : 106.
[3]朱波,劉國群. 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 1) : 137 -138.
[4]王俊卿.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 4) : 121.
[5]曹淑蘭,鄭麗.鹽酸氨溴索靜點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頑固性痰鳴音的輔助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9):103.
【摘要】目的觀察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對96例肺炎球菌腦膜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總結研究。結果采用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結論肺炎球菌肺炎一旦確診,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治療,首選治療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
【關鍵詞】肺炎球菌;肺炎;抗生素;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B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于肺炎球菌導致急性細菌性肺炎,占院外感染肺炎的1/2。病變部位發(fā)于肺泡,然后病情快速蔓延至整個肺葉,一般被稱為大葉性肺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病突然、高熱、胸痛、鐵銹色痰和大葉性實變等現(xiàn)象。本研究總結96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觀察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96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分析總結,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21~ 48歲,平均年齡31.8±4.5歲。其中47例患者有支氣管擴張病史,27例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臨床主要特點為起病突然,寒戰(zhàn),高熱,體溫39. 5℃以上,全身肌肉酸痛,有咳嗽、胸痛、氣促等表現(xiàn)。
1. 2方法
采用3g頭孢噻肟加入250 mL 0.9% NaCl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一次;2 g頭孢曲松鈉,每天一次。也可采用喹諾酮類藥物,0. 4 g左氧氟沙星,每天一次。熱退后3 d口服數(shù)日。也可用0. 5 g萬古霉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相關指標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相關指標基本正常;有效:臨床癥狀以及相關指標有所緩解;無效:臨床癥狀基本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相關指標甚至加重??傆行? ( 痊愈+ 顯效) / 總例數(shù)× 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均數(shù)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 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經(jīng)過抗生素治療后,發(fā)現(xiàn)臨床癥狀消失,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臨床療效顯著。
3討論
肺炎鏈球菌患者一般為老年、嬰幼兒以及有吸煙、酗酒等習慣的青壯年[1]。上呼吸道免疫功能遭到傷害以及支氣管擴張等情況,都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影響[2]。臨床主要特點是起病突然,以高熱、咳嗽以及胸痛等現(xiàn)象。病變累及下葉膈面時往往伴有腹痛現(xiàn)象,臨床上偶爾會誤診為急腹癥。如果病變廣泛,肺泡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能夠發(fā)生氣急、紫紺,呈肺實變體征。血白細胞計數(shù)一般在( 10 ~ 20) × 109 /L范圍內(nèi)。痰涂片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目較多的白細胞和革蘭陽性球菌。血或痰標本通過培養(yǎng)能夠明確病原菌。由于臨床上抗生素廣泛應用,目前典型的大葉性肺炎越來越少。肺炎球菌屬于寄居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但是如果機體免疫功能出現(xiàn)下降情況,細菌就會在肺泡內(nèi)繁殖,導致肺泡壁水腫,白細胞以及紅細胞滲出,經(jīng)Cohn 孔向肺中央擴散,最終蔓延至整個肺葉引起肺炎[3]。由于病變部位在外周,因此葉間分界較為明顯,比較容易引起滲出性胸膜炎。嬰兒通過支氣管播散發(fā)生支氣管肺炎。由于抗生素的早期治療,充血期以及消散期等病理分期在臨床中較少發(fā)現(xiàn)。肺炎球菌肺炎病變消散后,肺組織結構不會受到破壞,也不會出現(xiàn)纖維瘢痕[4]。肺炎球菌肺炎如果在臨床中被確診,那么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首先是經(jīng)驗用藥,首選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若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耐藥,可以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以及第一代頭孢菌素。研究資料表明,我國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性水平不高,不過有文獻報道,發(fā)現(xiàn)其對青霉素的耐用性逐漸升高。
在臨床中,對于肺炎球菌的治療一般通過其耐藥水平的差異來實現(xiàn)的,抗生素的選擇范圍也會有差異。對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鏈球菌,一般采用青霉素G 或阿莫西林。對PISP 導致的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選擇青霉素和氨基青霉素類藥物,但需增加用藥劑量[5]。對PRSP導致的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采用頭孢噻肟、新喹諾酮類藥物或萬古霉素。亞胺培南、美洛培南等抗生素不僅具有抗肺炎鏈球菌活性,而且也有良好的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如果臨床上常規(guī)用于對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療,則對保留這些藥物來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不利,因此該類藥一般不作為一線藥物使用。
目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在院外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意義: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水平較高,通過中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研究組的以及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肺炎鏈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率為40%。新喹諾酮類藥物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意義:其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很強;單藥能夠治療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以及非典型致病原;而且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口服效果可以達到靜脈用藥時的血藥濃度,對軍團菌等細胞內(nèi)病原體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而且操作簡單。
綜上所述,肺炎球菌肺炎一旦確診,應該及時采用抗生素治療,首選治療措施是采用青霉素等藥物。
參考文獻
[1]李曉麗,鄒武軍.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12( 1) : 23-24.
[2]付曉暉.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2011,13( 13) : 106.
[3]朱波,劉國群. 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 1) : 137 -138.
[4]王俊卿.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 4) : 121.
[5]曹淑蘭,鄭麗.鹽酸氨溴索靜點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頑固性痰鳴音的輔助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