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峰
新課程改革雖已深入現(xiàn)代教學,但在實際的物理復習教學中,教師雖然不斷地在教學的方法、策略上推陳出新,力求在復習中讓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有新意的再“學習”,但其效果卻并不令人滿意。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九年級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性?本文對物理復習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九年級物理課堂復習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的復習中教師重教輕學,且復習目標的方向不明確
物理復習課教師將所學知識在全面、系統(tǒng)梳理的鞏固基礎上進行提高、深化作為重心,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教師在課堂復習教學中片面地強調對復習內容的“滿堂灌”,模式一般為:先是回顧整理知識,然后講解典型例題,最后總結套路,教學的復習過程只是對已學過的課本知識的再回顧,而總結梳理的部分缺乏或完全被忽略。教師的經驗是課堂的中心,但想講什么就講什么,會使復習教學的方向不明確。
2.物理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對所學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但在教學和復習中的重知識輕能力導致選擇的復習內容缺乏針對性
由于應試教育片面強調升學率,教師在復習內容、復習題型的選擇上并不能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而是以中考題型和老師的教學經驗為中心,通過大量的題型練習—校對—再練習—再校對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熟悉每種題型,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的復習教學模式不僅不符合物理教學規(guī)律,還使得學生在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很難得到真正解決,結果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教學收效甚微。
3.實際教學中擺脫不了一切以分數(shù)為中心的錯誤教學模式
面對中考,教師在物理復習中尤其重視學生分數(shù)是否能夠實現(xiàn)有效提高,關注有多少學生可以升入重點中學,多少學生可以升入普通高中,關注多少學生會影響到班級升學率等問題,從而忽略新課程教育思想中育人的教育,忽視且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更像是一臺為了高分機器。
二、提高九年級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性策略
余文森教授曾指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物理復習教學策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有效復習,達成教學目的。
1.為學生復習興趣的激發(fā),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依照“情意原理”的教學策略,在物理復習教學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學生關注和喜歡的生活經驗、社會經驗、物理實驗和物理新舊知識的沖突等方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2.物理課堂復習應當遵循知識點層層深入的規(guī)律
依照“序進原理”的教學策略,物理課的復習應當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教學難點、重點。物理老師應當在物理基礎知識、物理情境和問題解決之間搭建起一座連接的橋梁,使學生既能對知識和技能進行掌握和運用,又能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fā)。
3.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對物理實驗進行設計
依照“活動原理”的教學策略。在物理課的復習中,老師可以嘗試著自行設計一些物理實驗,組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邊聽邊想邊動手實驗,在實驗的體驗中對物理進行進一步學習,改變物理教學中重教輕學的弊端。
4.學生在復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
依照“反饋原理”的教學策略,教師應當注意觀察和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復習中所反饋出的信息,從而對復習教學計劃、方法和內容進行靈活性的調整和把握。老師也可以將這種反饋讓學生加以運用,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錯誤借助練習題進行自我反思,以此達到提高和改進自我的目的。
總之,九年級作為初中的最后一年,物理課的復習必須結合物理課的規(guī)律特點和學生的思維與學習特點,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才能更好地找到解決復習中問題的策略,才能實現(xiàn)物理復習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N].中國教育報,2007-05-08.
[2]顧泠沅,鄭潤洲,李秀玲.青浦實驗啟示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