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情詩 曹植
微陰翳①陽景②,清風(fēng)飄我衣。
游魚潛綠水③,翔鳥薄④天飛。
眇眇客行士,遙役不得歸。
始出嚴(yán)霜結(jié),今來白露晞⑤。
游子嘆黍離⑥,處者歌式微⑦。
慷慨對嘉賓,凄愴內(nèi)傷悲。
注釋
①翳:遮蔽。②陽景:太陽光。 ③綠水:清澈的水。④?。嚎拷?。⑤晞:曬干。⑥黍離:《詩經(jīng)》篇名。這里借《黍離》來寓出門在外,心懷憂怨之意。⑦式微:《詩經(jīng)·邶風(fēng)·式微》篇。這里寓家人盼其早歸之意。
簡析
薄薄的陰云遮住了明朗的太陽之光,清涼的風(fēng)兒吹起了詩人的衣襟;陰翳的天幕之下,衣襟飄飄的詩人不由得意動神馳。眼前那清澈的水流之中,自在潛泳的不是歡快的魚兒嗎?空中那直向云際而去的鳥兒不是正在自由翱翔嗎?
一平聲之“潛”字,令人想見魚兒深游之狀;一入聲之“薄”字,令人想見鳥兒高飛之態(tài)。
魚自深潛鳥自高飛,何等和樂之景啊!而詩人之傷悲又自何來?
原來詩中出現(xiàn)了遠(yuǎn)游在外的行“客”,因為徭役之故,不能回歸家園。這行“客”在外有多久了呢?哦,原來曾于那年嚴(yán)霜凝結(jié)之時走出家門,遠(yuǎn)服徭役;現(xiàn)在又到了白露被曬干的秋季,而行“客”卻還在外地。
在戰(zhàn)亂的年代,飄零在外的游人會產(chǎn)生《詩經(jīng)》中的繁盛之景不再,而荒涼之景滿眼的“黍離”之悲,會產(chǎn)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孤獨之悲;留在家中的親人則會長歌“式微,式微,胡不歸”吧?而那遠(yuǎn)方的人呀,為了君主之命,則不得不在蒼天之下露宿,在泥涂之中掙命!
于是,詩歌的最后,詩人摹寫了自己面對嘉賓而情感沸騰激昂,內(nèi)心深處卻凄愴傷悲的心靈圖景。
情至深處轉(zhuǎn)傷悲。
此景何景?魚鳥能遂其志之景。此情何情?征人不得遂志且傷離之情。景觸情生,情緣景深,情景相連,感人至深。
名句賞析
詩中的“游魚潛綠水,翔鳥薄天飛”兩句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兩句何其相似!卻又有不同。后者所用“擊”“翔”二字一顯力度之強,一顯輕快自如。本詩中的“潛”與“薄”二字有何精妙?試做賞析。
本詩中的“潛”與“薄”二字分別準(zhǔn)確形象地表現(xiàn)了魚兒游之深與鳥兒翔之高,隱含了詩人對它們能各遂己志的歆羨之情,也從反面為下文表現(xiàn)行客在外服徭役不得遂志回家的傷悲做了鋪墊,即以此處的“樂”景襯下文的“悲”情,倍增其悲。endprint
作文·初中版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