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麗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讓我們打造高效課堂,要求在課堂上解決內容多、時間少、效果好的問題。教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充分的課前準備,有駕馭課堂的能力,真摯的情感,做到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
關鍵詞:教師;知識;高效課堂;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181-01
新課程倡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課堂對我們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陣地。如何實行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模式,這就給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從角色、觀念上的轉變,而且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fā)展,這就是高效課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作為教育組織者的教師,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教師要有豐厚的廣博的知識。②教師要精心的備課。③教師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④教師要有真摯的情感。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來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一、教師為什么要有豐厚廣博的知識
教師個人文化素養(yǎng)的高下優(yōu)劣對課堂教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包括說話,言行舉止都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語文教師。作為語文教師,文化的積淀是一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核心,選人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篇目,所涉及的作家可謂繁多,有許多都是文辭皆美,風格獨到,底蘊深厚,涉獵廣博的大家。如果語文教師本身對這些文學大家缺乏了解,那么他上起課來一定會捉襟見肘。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教師知道的東西應該比他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多10倍,以便自如地選擇教材?!庇幸晃唤逃以浾f過:“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甚至一江水”,這句話說的非常對。教師在課堂上能從大量時事中選取最重要的講,把握教材的編排體系,突出知識的重點,從而在教學中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快樂,甚至用更深的文化底蘊去熏陶學生,教會他們如何做人,這才真正做到所謂的“傳道受業(yè)解惑”。知識是智慧的結晶,也是智慧的基礎,不具備豐厚的知識就談不上教育智慧,可見教師應該是博覽群書的飽學之士,這才能把豐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教師為什么要精心的備課
因為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基礎?!秾O子兵法》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備課的關鍵在于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備知識就是知己,備學生就是知彼,而備方法就是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這三者的有機結合加之教師廣博的知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才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钡母惺?,而不是一堂課下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暈頭轉向。如果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懨懨欲睡,有效課堂就無從談起。因此,精心備課,尤其是備學生更為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們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不愛學習,鑒于這種情況,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要了如指掌這樣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針對基礎不等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基礎稍好一點的學生設計稍難一點的問題,基礎較差的學生設計稍簡單一點的問題,讓他們在課堂上有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他們做感興趣的事,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自覺獲取知識和養(yǎng)成能力。課堂效果還會不好嗎?這也正應了《論語》中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三、教師為什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是課堂運行的必要條件,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教師必須具備三種過硬的基本功。1、教師的語言。2、教師的板書。3、教師嚴密的思維,4、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就應像導演那樣,把這場戲排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的最佳狀態(tài),調動學生良好的情緒,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整個課堂學生都動起來了,加之教師工整醒目的板書,再輔以教師對知識的嚴密的邏輯分析,又怎能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學生就會隨著老師的指揮棒轉。當然,對于我們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要想在短時間內達到高效課堂,實在是很難,因為他們大部分學生對學知識不感興趣,課堂注意力較短,要想讓他們真正的參與課堂學習,對我們職業(yè)學校的教師來說更難,來職業(yè)學校的幾年感觸頗深,我們要想把這些脫韁的野馬徹底的馴服,讓他們在課堂上任我們駕馭,我們要比普通學校的教師付出的更多,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師為何要有真摯的情感
因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維的活生生的人,別看他們大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可是他們的情感世界比較豐富,上課時老師的一個簡單的動作,無意的一個眼神,不經心的一句話都可能觸動他們的情緒,甚至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自卑心理,甚至是抵觸情緒。導致這節(jié)課學生無精打采,不但不跟老師配合,甚至不屑一顧。因此我們的教師不要帶著抵觸的情緒上課,帶著有色眼鏡看人,要用真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愛去感化他們,用耐心去說服他們,首先從情感上接受你,尊敬你,佩服你,才能很好地順利的向學生傳授知識,我們教師的課首先要感動自己,方能感動學生?,F在教學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學理念。提倡因材施教,因學生的學力基礎不等,按一個標準去要求學生,勢必造成一部分學生厭學,高效教學更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他們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問題,讓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的自信,哪怕細微的閃光點,給予鼓勵、表揚、激勵,讓他們哪怕是有一點點進步,讓所有的學生都信任你,依賴你,甚至敬佩你,我想如果我們能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那我們的高效課堂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