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鵬
中國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利率市場化必然給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廣泛的影響,其中,對居民投資理財?shù)挠绊懯且粋€重要的方面。本文梳理了利率市場化后對居民投資理財?shù)挠绊?,并對居民在利率市場化后的投資理財給出幾條政策建議。
一、利率市場化對投資理財?shù)挠绊?/p>
利率市場化后,居民投資理財?shù)男袨楸貙l(fā)生變化,對投資理財市場必將產生比較大的沖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更大,風險增大
利率逐漸實現(xiàn)市場化,意味著利率資金供求方在央行的引導下決定均衡的利率水平。一方面,從宏觀來講,利率將隨著宏觀經濟情況變化而變化,經濟繁榮,利率上升,經濟蕭條,利率下降;另一方面,從微觀來講,個體的利率水平還會受到信用狀況等情況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總之,利率市場化以后,利率的波動會更加明顯和頻繁。
利率市場化必將使得原來割裂的短期貨幣拆借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等金融市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得銀行、債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機構處于同一個平臺競爭,資金在各個市場之間的流動將會更加頻繁,由此導致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也會更大,風險進一步增大。
(二)金融衍生品市場和資產證券化發(fā)展加快
隨著市場風險的加大,為了避險,金融衍生產品將會成為各個金融參與者規(guī)避風險的必然選擇。此外,在激烈的競爭下,為了盤活存量資產,各個金融機構必然選擇資產證券化,整個市場的資產證券化水平必然上升,資產證券化程度將會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品市場和資產證券化必然加快發(fā)展速度。
(三)精細化的風險定價體系成為核心競爭力
利率市場化后,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為了迎合客戶的需求,金融機構需要為不同的細分客戶群體定制不同的產品,需要為不同的細分市場產品定價;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客戶信用狀況不同,信用溢價不同,產品定價也需要不同,因此,這就要求金融機構有精細化的風險定價體系,這樣的定價體系將成為未來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四)金融理財產品更加豐富
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各個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競爭會加強,為了更好地占領市場,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各個金融機構必然要加強自己的產品設計,各種金融產品的設計將由過去的產品導向型向客戶導向型轉變。金融產品將不會只關注收益和風險,而會更多地考慮客戶具體的理財需求,包括現(xiàn)金流和生命周期等多重因素。
(五)金融市場結構發(fā)生轉變
從短期來看,銀行在我國金融市場的主體地位不會被動搖,資金仍然集中在銀行體系內。根據(jù)各國的歷史經驗,在存貸款利率逐步放開的初期,存款利率往往隨之升高,與此同時利率波動性加大,導致股票市場等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加大。在市場的預期和走勢難以得到準確判斷的情況下,資金很可能更多地進入銀行體系。此外,民間金融、地下錢莊等非正規(guī)金融的部分資金也會回歸到銀行。
從長期來看,根據(jù)國外利率市場化的經驗,利率市場化后,利率水平會進一步上升,尤其是貸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企業(yè)的間接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這將促使企業(yè)更多地選擇直接融資渠道作為融資手段。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利率市場化后,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占的比例會有比較快的提升。
二、利率市場化條件下投資策略的選擇
在利率市場化后,居民和企業(yè)主要從投資組合選擇和規(guī)避風險兩個方面來選擇投資策略,具體投資策略如下:
(一)重新審視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風險
利率市場化下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的價格運行規(guī)律同非市場化時有很大的差別。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家庭和企業(yè)的觀念必須發(fā)生轉變,過去接近無風險的資產在未來可能面臨風險,需要樹立風險意識。例如:過去銀行體系基本可以認為是完全不可能倒閉的,但是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銀行業(yè)的競爭將會明顯增強,銀行的經營風險將會增大,銀行是存在倒閉風險的。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包括短期的貨幣市場到長期的資本市場在內,各種金融市場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將會進一步增強,對于用戶來說,家庭必須改變對各個市場風險關聯(lián)的傳統(tǒng)認識,重新調整自己的資產組合,加強自己資產組合的風險規(guī)避能力;未來的利率市場化,對于企業(yè)而言,利率期限結構更加明確,不同期限資金的收益率和成本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企業(yè)必須加強公司的財務管理。
(二)有針對性、多元化地選擇投資產品
一方面,家庭和企業(yè)應該結合自己的理財需求、投資品的收益率、風險特征、現(xiàn)金流等綜合因素選擇合適的投資理財策略,應該進一步加強資產的分散化投資;另一方面,通過多元化投資,達到合理規(guī)避利率和信用風險的目的。長期來看,企業(yè)必須加強對各種金融工具的運用,通過利用各種金融工具來規(guī)避利率波動對企業(yè)現(xiàn)金流和經營帶來的風險。
在利率市場化體系逐步建立的過程中,廣大普通消費者對市場的走勢和波動風險缺乏明確的判斷,在分散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下,應該選擇更加穩(wěn)健的投資策略,選擇風險更低的金融產品進行投資,注重資產保值。可以適當加大保險型理財產品的持有量。
(三)加強自身信用記錄管理
在完全市場化的運行體系下,每一個客戶都有不同的資產定價,自身的信用水平將會決定個人使用資金的成本水平。不論對居民還是對企業(yè)來講,信用水平都是他們獲得資金價格水平重要的決定因素。信用水平高,籌資成本低;反之,則成本高。因此,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當企業(yè)和家庭作為資金的使用方,向市場傳遞積極可靠的信息,加強自身的信用記錄管理,有助于降低資金成本。
(四)加強避險工具的應用
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金融理財?shù)娘L險不斷加大,主要的風險類別有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為了規(guī)避風險,一方面,對于市場風險,居民和企業(yè)可以選擇金融衍生產品作為對沖工具,來對沖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對信用風險,可以購買保險產品和信用衍生工具來規(guī)避信用風險。因此,必須加強避險工具的使用,做到有效地規(guī)避風險。
(作者單位: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
責任編輯:代建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