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豐,鐘旭江,傅月珍
(浦江縣中醫(yī)院,浙江浦江 322200)
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關鍵的手段之一,在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療領域中廣泛應用。口腔是微生物侵入機體的主要途徑之一,口腔的溫度、濕度和食物殘渣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使口腔內常有大量的細菌[1]。機械通氣時機體抵抗力下降,應用抗生素,加之呼吸機應用對口腔造成的壓力損傷,更有利于真菌的繁殖,有研究表明機械通氣每增加1 d,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危險性增加1%~3%,其相關死亡率約為30%[2]??谇蛔o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環(huán)境,減少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而用碳酸氫鈉行口腔護理能改變口腔內pH值,從而抑制真菌的繁殖。本院ICU采用碳酸氫鈉對機械通氣患者行口腔護理,并與等滲鹽水口腔護理比較,觀察VAP發(fā)生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入組標準: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需機械通氣的危重患者,符合機械通氣使用指證[3],測口腔pH<7.0,經口氣管插管患者;排除原有口腔疾病或機械通氣前已發(fā)生肺部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及腫瘤放化療所致口腔炎患者。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128例,采用開放性隨機回顧性的研究方法分為觀察組62例、對照組66例。觀察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33~87歲,平均(63±17)歲;慢性阻塞性肺病24例,腦血管意外14例,多發(fā)傷8例,心肺復蘇后6例,感染性休克6例,急性心力衰竭4例。對照組:男35例,女31例;年齡31~85歲,平均(61±13)歲;慢性阻塞性肺病25例,腦血管意外15例,多發(fā)傷9例,心肺復蘇后7例,感染性休克7例,急性心力衰竭3例。所有患者均不能經口自主進食,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原發(fā)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口腔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控制感染,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均在機械通氣后早期(48 h內)實行口腔護理。每次口腔護理均由2名護士共同完成,搖高床頭30~45°,檢測氣管導管氣囊壓力,如氣囊壓力不足,充氣至20~25 cmH2O;觀察組將5%碳酸氫鈉與等滲鹽水各250 ml調制成2.5%碳酸氫鈉溶液進行口腔護理,1名護士固定患者頭部和氣管導管,將氣管導管移至一側口角,另1名護士檢查口腔黏膜有無異常,充分吸凈呼吸道及口腔內分泌物,用棉球擦洗后再加以沖洗,邊沖邊用吸引器吸凈口腔內液體,以防誤吸,做完一側后將氣管導管移至清潔側,再完成對側口腔護理。對照組用等滲鹽水,口腔護理方法同觀察組。兩組患者均每6 h行口腔護理1次,10 d為1療程。
1.3 評價指標及方法 VAP診斷標準[4]:使用呼吸機48 h后發(fā)??;X線胸片與機械通氣前比較出現(xiàn)肺內浸潤陰影或顯示新的炎性病變;肺實變體征和有濕啰音;血白細胞計數(shù)>10.0×109/L或<4.0×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體溫>37.5℃,呼吸道有膿性分泌物,X線胸片有新的浸潤影;發(fā)病后從氣管分泌物中分離到新的病原體。在對兩組患者口腔護理1療程期間,由每天當班責任護士觀察評估患者有無VAP。
兩組口腔護理干預1療程期間VAP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VAP發(fā)生率比較
3.1 機械通氣患者易發(fā)生吸入性肺炎 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口腔自潔能力喪失,不能飲水進食,且口腔處于持續(xù)開放狀態(tài),唾液分泌減少,導致口腔內細菌不斷聚集,加之免疫力低下,使黏膜的屏障作用減弱,易引起口腔黏膜局部糜爛、潰瘍。口腔黏膜一旦形成潰瘍可繼發(fā)感染,造成局部組織炎癥和壞死,使病程延長,增加患者痛苦[5]。有研究證實,某些致病菌與VAP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6],重癥監(jiān)護室中危重疾病患者VAP的發(fā)生率達9%~78%[7]。
3.2 碳酸氫鈉口腔護理可減少VAP的發(fā)生 等滲鹽水口腔護理,雖可使痰痂軟化,痰液變稀薄,起到局部清潔作用,但不能改變口腔pH值,且對真菌無效,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鈉,當水分蒸發(fā)時會成為高滲溶液而沉積在口腔黏膜和口唇上,易導致黏膜出血。2.5%碳酸氫鈉的堿性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軟化,痰液變稀薄,同時還有抑制真菌生長的作用[8]。劉美玲[9]認為應根據(jù)口腔pH值選擇清洗液,可減少肺部感染的機會;多項研究顯示[10,11],通過有效的口腔護理改善口腔狀況,及時清除滯留的分泌物,可有效防止病原體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或嗆咳后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降低VAP的發(fā)病率。本文資料顯示,碳酸氫鈉口腔護理效果優(yōu)于等滲鹽水,兩組VAP發(fā)病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口腔護理注意事項 在沒有醫(yī)學禁忌的情況下,口腔護理前將床頭抬高30~45°,應用重力作用預防胃內容物反流,避免胃內容物的誤吸引起VAP,同時使隔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又可使口咽部分泌物向咽部聚積,刺激吞咽,從而減少誤吸發(fā)生;嚴密檢測氣囊壓力,壓力過大可造成氣管黏膜毛細血管血流減少或中斷而出現(xiàn)黏膜壞死,過小則出現(xiàn)誤吸;操作時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進行口腔護理前,必須將口腔分泌物及時吸凈,防止分泌物流入氣道引起肺部感染,吸引時負壓不可過大(壓力100~150 mmHg),壓力過大損傷氣道黏膜引起出血,吸引時間不宜過長。
參考文獻:
[1] 祝秀鳳,嚴水花,陳霞,等.不同口腔護理嗽口液對降低禁食患者口咽部細菌粘附的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2,11(5):459-460.
[2] 顧月群,金偉娟,殷雅琴,等.改良式體位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關系[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690-1691.
[3] 張波,桂莉.急危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75.
[4] 周紅波,王艷芳.聲門下吸引結合口腔沖洗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1,10(9):770.
[5] 周媛仙,徐永芳,呂群.愛維治治療口腔潰瘍的療效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9,8(10):889.
[6] 張綺,謝蟪旭,何瑤,等.國內部分三甲醫(yī)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護理情況調查[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0,10(6):665-669.
[7] 馬蘭鷗.PDCA循環(huán)在危重患者口腔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A]. 浙江省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首屆西湖重癥醫(yī)學論壇暨2011年浙江省重癥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杭州: 2011:491.
[8] 陳新美.危重患者人工氣道內痰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護理[A].浙江省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重癥醫(yī)學十年回顧與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癥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金華:2012:492-494.
[9] 劉美玲.氣管切開31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8):52-53.
[10] Grap MJ,Munro CL,Ashtiani B,et al.Oral care interventions in Critical care:freguency and docurmentation[J].Am J Crit Care,2003,12(2):113-118.
[11] 徐碧姬.機械通氣撤機困難13例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理與康復,2010,9(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