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殊濤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0028-03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大大豐富了教學形式,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為打造高效課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信息網(wǎng)絡技術已經(jīng)在我校英語課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教師可以任意選取教學所需圖片、場景,學生可進入任何英語教學網(wǎng)絡接受遠程教育,擴充自己的知識;利用電腦制作有趣的動畫,培養(yǎng)了兒童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了兒童的求知欲;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空間,增加訓練機會,迅速提高了學生英語的口語能力,優(yōu)化了單詞的記憶過程、促進了學生讀寫的發(fā)展。以下是本人將多媒體網(wǎng)絡的技術合理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的一些嘗試和做法:
一、制作有趣的動畫,培養(yǎng)兒童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兒童的求知欲
興趣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會,進而創(chuàng)造。由于小學生對于直觀、形象的客觀事故比較敏感且樂于接受,因而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正適應了他們這種思維特點。為了小學生很好地接受知識、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生動有趣的圖片顯然有利于教學,但如果能讓書本上的圖片活動起來動態(tài)地展示,從而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那么學生一定會精神百倍、興趣盎然。
在講授in/on/under這三個介詞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課件:一只小鳥在盒里面,然后從盒子飛向桌子,停在桌子上,最后又飛到桌下;在小鳥的每一個動作間教師向學生提問:“Where is the bird?”學生視屏幕上的小鳥與盒子、桌子的關系準確地回答:“Its in the box. Its on the desk. Its under the desk.”這個簡單的動畫過程,形象地展示了這三個介詞的含義及相互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利用課件把抽象的講授過程轉化為形象的動作過程,學生輕松愉快地記住了知識要點。
二、創(chuàng)設情境空間,增加訓練機會,提高學生英語的口語能力
一個人言語能力尤其是小學生的言語能力的發(fā)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在英語教學中也應當采用模仿策略。如在英語的語音訓練中,教師往往不斷地描述發(fā)音的唇形、舌位、氣流與聲帶的關系。但學生往往難于理解,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學生也往往難以掌握,特別是一些輔音。為此我利用工具制作了一具發(fā)音模仿訓練課件,課件形象地展示了口、咽、腔各器官的發(fā)音示意圖;通過電腦選擇相應的音標或單詞,課件就會動態(tài)地展示發(fā)音過程中各部位的位置關系及變化、氣流的進出緩急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并伴有音標或單詞的聲音,學生聽得真看得切。在展示后不加多少說明,學生可直接模仿。在授課中教師只須對學生的發(fā)音情況作判決與指正即可,為學生爭取了大量的練習時間,避免了教師講多、學生練少的弊端,效果好。
環(huán)境對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只有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才學會言語并進行交流,而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英語訓練的機會較少,這就要求我們運用各種手段營造。兒童都十分喜歡動畫片,甚至希望成為動畫片中的某一角色,如果我們運用電影播放視頻影像功能,在教學課件中插入一段生動有趣且與教材緊密結合的動畫片,可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三年級英語中有三位小朋友相遇在公園,其中兩位不相識,另一位作介紹并打招呼的教學內容“Hello!Im….This is….Nice to see you.”等交際用語,通過影片圖標嵌入到教學課件中,并設置了聲音開關功能。上課時,我先讓學生參照書本觀看影片,然后提出幾個問題,如:“Whos this boy”“How old is he?”讓學生帶著疑問再看一遍,讓他們弄清人物間的關系,然后利用媒體聲音的開關功能關閉聲音,讓學生為影片配音。這時學生的參與意識非常強,課堂氣氛異?;钴S。然后讓學生跟影片中的角色比一下,看誰表演得更好,這時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盡情地發(fā)揮,已不再需教師對課本劇中的人物身份、心理的闡釋及語言的指導。使學生在模仿表演中掌握了所學內容,充分發(fā)展了口語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像這樣把影片段截錄下來,用于課堂教學,將運用語言的真實情景展示在學生面前,由于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受到了形、聲、情、景多方面的視聽刺激,那么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記憶更加牢固、準確,語言技能更加熟練了。
三、制作練習軟件,優(yōu)化單詞的記憶過程、促進學生讀寫的發(fā)展
從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看,聽說能力總是先于讀書。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對單詞要學會聽、說、讀、寫、用,這必然要求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然而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是絕對不可取的。如何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fā)提高單詞的識記能力和效率,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教學顏色的單詞如“red/blue/yellow/black/green white/purple等詞時,我利用交互功能中的選/觸碰響應與文字輸入響應設計了一個課件:1.我先用各種顏色剪貼了一束漂亮的“七色花”畫片到顯示圖標中,然后對各圖設了選/觸碰響應,并加設聲音播放功能。使用電腦時提問“Which is red? Which is blue?…”,學生用鼠標去點表相應顏色的圖片回答問題。2.利用文字輸入響應,電腦出示圖片讓學生利用鍵盤輸入相應圖片顏色的英語單詞,學生發(fā)生一次錯誤,電腦用語音提示,發(fā)生第二次錯誤,用正確的單詞提示中文意思與適當?shù)挠洃浄椒ā?/p>
四、選擇優(yōu)秀網(wǎng)站,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
“自主學習”是學生根據(jù)自身需要主動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在課堂中,我有時安排學生利用網(wǎng)絡自主學習。我指定學生到我精心選擇的網(wǎng)址雅虎英文網(wǎng)站(www.yahoo.com),然后選擇“Greetings card”(賀卡),再選擇“Any occasion”(各種場景)中的“Animals”(動物),網(wǎng)上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動物賀卡,學生可以根據(jù)這節(jié)課所學習到的動物,自己選擇最喜愛的動物卡片精心制作一張電子賀卡,然后用英語寫上自己想對動物說的話,最后發(fā)送到我的電子信箱里。由于學生的原認知水平因人而異,各不相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他們定位在一個起跑點上,網(wǎng)絡資源的多樣化、豐富性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隨意調用。他們時而觀察,時而思索,時而動手操作,儼然一個個創(chuàng)新的設計師。這樣,學生不僅對知識本身產生了興趣,同樣也對探索的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已經(jīng)盛行,這是實施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就像小學英語教學道路上的一支馬良神筆,將帶著小學英語走進一片更加絢麗多彩的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