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陽
【摘 要】21世紀需要的人才類型是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而人才素質的高低關鍵在于教師的指導。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對學生起到重要作用,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素質,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師素質要求與培養(yǎng)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 素質要求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154
一個國家發(fā)展進步的關鍵在于教育,俗話說的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教育的重要性與艱巨性。一個國家想要辦好教育,最關鍵的是要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水平的高低。就目前我國的師資隊伍建設來說,較之于傳統(tǒng)教學教師不管是在專業(yè)知識掌握方面,還是在思想道德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講,部分教師的素質依然難以滿足新時期教育的要求,依然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想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既要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又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情操。本人在本文中就初中語文教師的素質要求與培養(yǎng)措施展開論述。
一、初中語文教師的素質要求
(一)高尚的師德
對于一個教師而言,應該具備的最首要的素質就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教學工作與其他工作的性質不同,不僅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要求教師要投入大量的情感,教學活動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還是師生之間情感互動的過程,教師只有投入真情實感才能與學生共鳴。
教師是一項偉大的工作,需要教師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與耐心,高尚的師德是教書育人的前提。高尚的師德對教學活動產生如下影響:
1.高尚的師德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的責任心。高尚的師德是教師產生教學責任心的源泉,是教師對學生認真負責的不竭動力,只有師德高尚的教師才會產生高度的責任心,以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投入到教學中去。
2.高尚的師德使教師在教學中充滿愛心。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既要認真的施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學生充滿愛心,教師的愛心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愛能引導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促進學生的成長進步;教師的愛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3.高尚的師德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師既肩負著傳遞知識的重任,還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任。教師既是學生學習上的引導者,同時教師的言行舉止與思想情操對學生也產生重大影響。教師高尚的師德對學生產生很好的熏陶作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可見擁有高尚的師德不管是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還是綜合素質的提升都產生重要影響。
(二)通過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素質
創(chuàng)新對于21世紀的人才來說至關重要,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教師必須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
很多人都認為自然科學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諸如語文這些文科性的科目,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實際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語文學科有很多創(chuàng)新元素。
1.語文學習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語文學習中,很多文字都能夠引導學生展開無限的遐想,在語文的海洋里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飛翔。也正是在學生進行想象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變得更加活躍,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語文學習為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活動提供了條件。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板塊,學生寫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學生通過作文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寫出屬于自己的東西,這些都是創(chuàng)新。
由上可知,語文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語文教學的這一特點,不斷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三)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不管是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是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都產生重要影響。通過提高課堂教學藝術,能夠實現(xiàn)知識的順利傳播,同時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
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以開放的思想接受新課改以來出現(xiàn)的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不斷實踐。
二、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想要有效提高教師的素質,關鍵在于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教師職業(yè)的重要性,要因自己的職業(yè)而自豪,樹立信心,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逐步培養(yǎng)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要徹底拋棄傳統(tǒng)教學中“唯我獨尊”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
(二)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不可能一日而就,需要一個過程。教師雖然是知識的輸出者,但是教師并不是萬能的,尤其是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加快,新的教育理念層出不窮,不僅給教師的教學,而且對教師的思想認識都提出了挑戰(zhàn),因此,適時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十分重要。通過培訓,教師接受到了新的觀點與見解,同時還掌握了學科的前沿知識,教師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在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新的教學方法也需要教師通過培訓加以了解并有效掌握,提高教師將新的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的能力。
(三)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很多人都把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作為研究的重點,實際上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十分重要,通過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是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的園丁,在教學實踐中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發(fā)現(xiàn),尤其是一些善于歸納總結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與同學科或不同學科的教師進行友好交流,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并積極的借鑒,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虛心改善。與同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互換心得體會,與不同學科教師進行的交流能夠引導教師從全新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教學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時進行自我充電,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