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發(fā)
摘 要:林業(yè)有害的生物數量繁多,繁殖力強、生命力強,,所以林業(yè)有害生物的防治的工作不容易,所以,防事故于未然的預防工作,也是保護森林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些常見的營林技術和如何防治林業(yè)有害生物,本文做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森林妨害;營林措施控制;營林技術
營林技術為保護自然森林自然資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中,氣候和其他外部因素而生成的森林有害的生物,這些有害生物如若不加以防治會對森林造成極大的破壞。然而驅除有害生物的工作,既艱難又漫長,所以對驅除有害生物,更好的保護森林的方法預防營林技術,預防有害生物在森林保護的過程中非常重要,林業(yè)防護工作者要熟悉營林技術,才能有效的預防有害生物對林業(yè)的破壞作用。
1 林業(yè)有害生物的概念、種類及危害
1.1 林業(yè)有害生物的概念
所謂林業(yè)的有害生物,就是能夠對樹木、樹種的正常發(fā)育生長造成影響的有害物種,包括雜草和其他的一連串的林業(yè)有害生物。另外可以分國家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外來林業(yè)有害生物。外來的林業(yè)有害生物,是來自于國外,經過中間渠道入境的有害生物。國家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物質就是由我國發(fā)現的局部性的有害生物,能夠依靠植物產品或植物進行傳播,而且具有危險性大的特征,國家林業(yè)局發(fā)表公告禁止傳播。所以說,林業(yè)有害生物有效的預防工作的意義深遠,并且非常迫切。
1.2 林業(yè)有害生物的種類與危害
中國是世界林業(yè)有害生物發(fā)生較為嚴重的國家,跟據統(tǒng)計,在我國存在森林害蟲物種數有超過百萬。近年來,每年有8100萬公頃的森林遭受有害生物的破壞,森林每年造成損失近900億元。森林害蟲對森林造成極大的威脅,導致森林遭受破壞的主要的自然因素。在中國,超過200森林害蟲非?;钴S,造成的森林損害也最為常見。
2 常見營林技術
營林作為森林有害防治的根本性措施,能夠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技術措施:應用生物工程的技術,對蟲害、病害具有高抗能力的優(yōu)良物種能夠有效的推廣和選育;根據所處的不同地形條件,對物種及其密度作出合理有效的選擇;采取混交林營造的有效措施,科學化造林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資源合理的配置物種,避免育林中單一物種形式的出現;選取既無蟲害又無病害的幼苗進行營林工作;采取修枝、施肥、灌水、中耕、除草等有效措施,來對幼苗、中林進行管理,保障林木快速健康的生長;林業(yè)系統(tǒng)中出現的蟲害病害及時的防護清除,有效的改善其衛(wèi)生環(huán)境;對亂砍濫伐現象嚴厲打擊,最終環(huán)節(jié)確保林業(yè)植被的能夠得到有效保護的實現。
2.1 混交模式推廣及選擇
混交林有很多的優(yōu)點,但是存在營林造林過程難度加大,目前很多地方仍無人工設計營造出來的人工混交林,尤其是行間混交和株間混交,這兩種造林模式具有更高的難度。目前主要的混交林主要是小葉楊林,一些老樹通過砍伐移除取而代之一些樟子松、油松等植被從而形成片狀或者帶狀的混交林。因混交林具有多種物種,所以就能夠利用物種間的食物鏈,不同物種間排斥和吸引的生物有所不同,從而有效的防治蟲害病害,對于混交林的營造需要選擇合適的物種進行栽培,起到穩(wěn)定食物鏈豐富林業(yè)物種的作用,利用蟲害的天敵進行有效的制約就能夠達到穩(wěn)定平衡的安全防治。
2.2 混交林樹種的選擇
對于一些害病蟲通過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植被上來生活,所以針對這樣的病蟲在混交林營林時要作出避免,對其伴生樹種不能與主要的棲息樹種同時栽種。例如:檜柏和梨作為混交林就容易感染梨檜銹病,云杉和落葉松作為混交林就容易感染落葉松球蚜,芍藥屬植物種植與樟子松作為混交林就容易引起松芍銹病等等。對于一些針闊混交林可采取在其林間或者周圍適當種植一些花灌木,為多種害蟲的天地提供棲息場所,提供生存所需的營養(yǎng)蜜源。
3 林業(yè)技術對林業(yè)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措施分析
3.1 育苗過程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1)對于苗圃地點的選取,應盡量避免在土壤粘重、地勢低洼的地點。因為在這樣的地勢土壤環(huán)境下,對幼苗根的呼吸作用具有很大的阻礙,從而造成硫化二氫及水楊醛等有害物質的累積,致使林木病蟲害的發(fā)生,幼苗的自身免疫力就會下降,從而為有害病蟲提供合適的契機及營養(yǎng)場所。所以,保證苗圃地地質優(yōu)良尤為重要,若在苗圃育苗過程中出現問題,應及時的進行土壤改良,采用良好的排水及灌溉系統(tǒng)。對于易于排水的沙地及黑色土壤的育苗培育,應做好夏季高溫的有效應對措施保證幼苗不被灼傷。苗圃在育苗時應遠離同種林木林分,盡量避免出現有害物種在林苗之間傳播。苗圃育苗還應遠離周圍的大樹要超過一百米,以避免十字花科作物受到大樹蟲害的影響,造成十字花科根腫病的感染。
2)防止病原物及苗圃連作的積累,尤其在根病嚴重的地區(qū)更需注意,輪作容易造成有害生物因缺少寄主而死亡,這就為有益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繁殖條件。對于導致根癌病、猝倒病、根線蟲病等的有害生物采用輪作的方法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止,在連作方法實施過程中必須確保苗圃土壤做好預先消毒處理
3)對于苗圃中病死株及枯落物需做好清理工作。做好苗圃地環(huán)境的衛(wèi)生,避免受感染樹種的殘留造成的感染,對已經受到感染同時又難以清除的殘體可采取焚燒的方法進行有效的處理。
3.2 造林過程中對有害生物的防治
1)選取營養(yǎng)豐富的土壤地進行營林,對于有害生物寄主的抗蟲抗病能力具有一定的提高。杉木黃化病及馬尾松黃化病都是在相對惡劣的土壤環(huán)境下發(fā)生,在已經發(fā)生黃化的馬尾松樹下,由毛孢菌和皮下菌導致的葉斑病很容易造成傳播。所以在選用苗木育苗時,對于樹種栽培范圍應當控制在有效合理范圍內
2)采取混交林營造的方式,混交林以及復層林均能勾踐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有效調節(jié)土壤的性質,對于有益微生物的增加具有顯著的效果,但在混交林營造時需避免轉主與寄主營造在一起?;旖涣謱α謽I(yè)的防護具有極其有效的效果,不管是葉病害、枝病害,還是根部病蟲害,混交林均具有一定防護功能,所以在育林時應盡可能采用混交的栽培方式。
3.3 林分過程的防治措施
對于已經枯老病死的死樹,因其內部仍然殘留一定的病菌,如若不加處理會造成病蟲害的進一步傳播,會進一步干擾其他健康樹種,樹枝受到病菌感染而進一步衰弱,逐漸的干枯及壞死,局部枝體受到感染同樣會傳播到樹體其他部位,病菌若進一步擴散就會聚集成團,樹木在壞死之后,會繼續(xù)傳染到其他健康樹體,從而威脅周圍植被的健康安全。因此,及時清除病枝弱枝,枯死樹木同樣及時清理,從而避免病蟲害的進一步擴散。緊接著通過已經被感染的樹木推測病菌的傳染源,從而根本性的清除病菌,進而對樹木做到有效的防治。對于采伐的樹木應當盡快做出處理,運離森林,不要在森林中長期存放容易造成病菌的滋生。
4 小結
林業(yè)病蟲的防治工作即使一項長期同時又相對困難的工作,對于林業(yè)工作者就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林木的防護工作中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同時保護森林植被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相結合的科學治理理念,對于森林植被的保護知識需要不斷更新,掌握林業(yè)有害病蟲應對清除辦法,對于森林防治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保護我們的森林,保護我們綠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梁軍,張星耀.森林有害生物生態(tài)控制[J].林業(yè)科學.2009,(4).
[2]苑國.淺議營林技術對林業(yè)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J].山西林業(yè)科技,2011,(1).
[3]于寶生.森林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對策[J].黑龍江環(huán)境通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