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陳平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情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的表現。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金融功能的七個方面:儲蓄功能,財富功能,流動性功能,信貸功能,支付功能,規(guī)避風險的功能和政策功能。
【關鍵詞】金融全球化;金融功能;國際化
一、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1.金融機構國際化
金融機構的國際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本國金融機構的準出,二是外國金融機構的準入。金融機構跨國經營首先是從跨國銀行開始的,早期的跨國銀行擴張的主要方式是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實現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金融業(yè)務,從而實現占有市場份額的目的。
2.金融業(yè)務國際化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些主要的發(fā)達國家都相繼放松了資本流動的限制和外匯管制,放開了對非居民購買本國國債和貨幣市場票據的限制。20世紀80年代后,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構也逐漸開始跨國經營,同時,金融創(chuàng)新活動促進了金融業(yè)務的國際化進程。
3.金融市場全球一體化
隨著全球范圍內主要金融市場對全球經濟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和計算機通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和金融市場的統(tǒng)一,國際金融市場的統(tǒng)一趨勢得到迅猛發(fā)展。各地區(qū)金融市場通過互聯(lián)網形成全球性的統(tǒng)一市場。
二、關于金融全球化的作用和影響的分析
1.金融全球化的作用
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使得貨幣兌換與國際結算更為便捷,這促使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交易規(guī)模的擴大和投資地域范圍的擴展;金融衍生產品的迅猛發(fā)展為國際投資提供了各種避險和套期保值的工具。金融全球化使各國資金在全世界范圍內流動,從而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2.金融全球化對不同國家的不同影響
(1)對發(fā)達國家的影響
從整體來看,發(fā)達國家是金融全球化的受益者。這是由于發(fā)達國家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場,很強的金融競爭力,于是發(fā)達國家利用自身優(yōu)勢,不斷要求發(fā)展中國家開放金融市場業(yè)務,實行金融自由化,從而能在更大空間和范圍內經營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獲取利潤。
(2)對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影響
金融全球化對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而言,金融全球化在很大空間和范圍內推動了資本、技術、商品和勞務的跨國流動,有利地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產生的金融中心有利于這些國家內部的融資,減少了對國際融資的依賴程度,有利于金融穩(wěn)定和安全。
三、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功能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應該深化對金融功能的認識,金融的功能不僅應包含傳統(tǒng)的功能,還應該適應金融全球化的背景產生新的功能。金融全球化的金融功能有以下幾方面:
1.儲蓄功能
儲蓄功能是金融的傳統(tǒng)功能同時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全球化體系為公眾提供了儲蓄的便捷渠道。居民購買金融資產,實際是放棄今天的消費來增加未來的消費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儲蓄通過金融市場轉化為投資,投資通過投資乘數的作用使得國民經濟增長,進而提高全球的生活水平。
2.財富功能
財富指在任一時間點持有的所有資產價值的總和。財富分為實物財富和金融財富兩種,股票、債券和其他金融資產,這些就是金融財富的形式持有的財富,是金融體系和體系中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創(chuàng)造出來的。
3.流動性功能
金融市場為那些持有金融工具但需要貨幣的儲蓄者提供了流動性。在現代社會,貨幣主要是有流通中的貨幣以及在銀行、信用社和其他存款機構的存款組成。貨幣是具有完全流動性的資產,貨幣能夠隨時支出并且不需要轉化成其他形式,但是,持有貨幣的資產收益率最低,而且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因為通貨膨脹而嚴重損害。
4.信貸功能
信貸是用未來收入作抵押,為當前的消費與投資支出融資,從而降低了未來的支出機會。信貸是由以未來支付的承諾作為回報的貸款組成。信貸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消費者需要信貸以購買房屋、汽車、償還未付的負債。
5.支付功能
金融提供了商品和服務購買的支付機制,一些金融資產,如流通貨幣,活期存款是可以用于支付的交換媒介。銀行發(fā)行的借記卡和信用卡也成為重要的支付手段,且發(fā)展十分迅速。如果用的是借記卡,顧客在購買商品是通過電子系統(tǒng)借記其在存款機構的賬戶來進行及時支付,如果用的是信用卡,則顧客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是相當于獲得了一筆即時的短期信貸。
6.規(guī)避風險的功能
金融為企業(yè)、消費者和個人提供了防范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的手段。一方面,由財產保險公司為其保單持有者提供范圍相當廣泛的一系列個人和財產風險的保險,從疾病、暴雨造成的損失,到高速公路上的過失等。
7.政策功能
金融市場已經成為政府執(zhí)行穩(wěn)定經濟和避免通貨膨脹政策的主要的傳導工具。貨幣當局通過操縱利率、匯率、可貸資金額度,從而調控社會的信貸總量,控制信貸規(guī)模,從而影響公眾和企業(yè)的借款和支出計劃,影響就業(yè)、生產和價格的增長。
參考文獻:
[1]蓋銳.金融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323-328
[2]焦瑾璞.金融專題講座[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259-267
[3]彼得S.羅斯,米爾頓H.馬奎斯.金融市場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6-9
[4]戴相龍.全球化趨勢下的國際金融形勢及我國的金融政策[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1999(12).31-35
作者簡介:
李迪,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社會保障專業(yè),研究方向為住房制度;陳平,山西財經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金融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為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