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勤霞
我院528例患者結核菌素實驗結果分析
潘勤霞
對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已確診的528例患者(診斷不同疾病)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統(tǒng)計分析其結果, 探討結核菌素試驗在結核性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的價值。
結核菌素試驗;統(tǒng)計分析;鑒別診斷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初診并明確診斷的患者及已停藥治療又復發(fā)的結核患者。
1.2 方法 結核菌素的判斷標準按常規(guī)進行。
2.1 結核病的診斷 在528例患者中確診結核性疾病的共276例,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256例, 陽性率92.7%(256/276)。確診為非結核性疾病共252例, 結核菌素試驗陰性188例,陰性率為74.6%(188/252)。結核病與非結核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率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因此結核菌素試驗對于結核病的診斷有著重要意義[1,2]。
2.2 活動性肺結核的判斷 在活動性肺結核156例中, 強陽性者88例, 占56.4%, 非活動性肺結核無一例強陽性。提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病變處于滲出或變質改變, 有數量多,毒性大的結核菌, 致敏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激活共存, 表現變態(tài)反應增強, 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反應。一些作者認為,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是診斷結核病的一個特異性指征, 只要疑似有結核病, 若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3], 可在較大程度上認為結核病診斷成立。結核菌素試驗為陰性的活動性結核病也屢有報告, 陰性率多在20%以下, 本文為7.3%。近年來免疫學的進展已漸明確, 重癥結核病體液免疫增強,細胞免疫減弱, 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反應, 臨床重癥結核病如粟粒型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菌素試驗也多為陰性。因此不能因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而輕易否定結核病的診斷。
2.3 結核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診斷 本文所報告結核病中,有結節(jié)性紅斑8例, 結核風濕病8例, 結核菌素試驗均呈強陽性。這些病例多長期不能明確診斷, 因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而確診, 且經抗結核治療病情好轉。說明結核菌素強反應不僅是機體感染結核菌的應答, 而且是體內潛在有活動性結核病灶的表現, 容易發(fā)病。因此臨床上長期不能明確原因的關節(jié)疼痛, 結節(jié)性紅斑、環(huán)形紅斑等患者, 提倡常規(guī)結核菌素試驗, 以及早確診。
2.4 肺結核與肺癌的鑒別診斷 本文54例肺癌患者中, 結核菌素試驗陰性26例, 占肺癌總數48%, 而肺結核陰性率7.3%, 表明肺癌患者結核菌素試驗陰性率明顯高于肺結核患者。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肺結核患者結核菌素強陽性率為56.4%, 肺癌患者僅4%, 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一般認為結核菌素試驗對瘤體較小及沒有轉移的肺癌與肺結核鑒別意義不大, 屠德華報告腫瘤大小不超過3 cm, 未轉移的肺癌患者, 其結核菌素反應與肺結核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腫瘤愈大或有轉移時陰性率越高, 其機理可能與細胞免疫功能的逐漸低下及伴隨的營養(yǎng)不良有關, 以證明肺癌(其他癌癥同)結核菌素反應陽性者比陰性的預后更好。
[1] 鐘紅紅, 董辰元, 趙麗青.結核菌素與結核抗體試驗陽性率對結核病的臨床意義.臨床肺科雜志, 2010, 15(8): 1175.
[2] 姚艷紅, 尹虹.血清抗結核抗體檢測對肺結核診斷的價值.齊魯醫(yī)學雜志, 2001, 16(3): 204-205.
[3] 李穎.結核病與營養(yǎng).國外醫(yī)學: 呼吸系統(tǒng)分冊, 2000, 20(2): 110-112.
2014-04-14]
261041 山東省濰坊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