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德育在學科教育環(huán)節(jié)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寬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以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演唱形式來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
一、以樂感人,激發(fā)情感
日常中,有的人總把品德教育當作一項“政治任務(wù)”而加以漠視,生硬說教顯得蒼白無力,沒有領(lǐng)會學生的情感,沒有觸動學生的心靈,根本無法真正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當我們?yōu)槟承W生在升旗儀式上的隨意說笑感到失望,當我們聽到學生在唱國歌時那松散無力的聲音而感到無奈時,我們是否應(yīng)該反思一下我們的課堂教育呢?我認為,關(guān)鍵在于我們能否持之以恒把德育貫穿于教學之中,激起學生的滿腔熱情學習,找到學生內(nèi)心的共鳴,感動他們。比如:《國歌》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樂曲,它雄壯、高昂、振奮人心,以鮮明的節(jié)奏和號角式的音調(diào)催人奮進,塑造了中國人民威武不屈,為爭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奮戰(zhàn)的音樂形象。過去它曾激勵無數(shù)中華兒女、愛國志士奔赴抗日前線;而今,又以新的姿態(tài)與活力鼓舞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的改革和建設(sh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那雙雙被壓在廢墟下仍緊握筆的拳頭,那些為給災(zāi)區(qū)獻血而排成長隊的隊伍;“小伙伴,挺?。 钡臋M幅以及在廢墟下孩子們齊聲高唱《國歌》的事跡;讓學生充分感受殘疾運動員金晶的愛國之心及頑強的意志;北京奧運會升旗儀式那一刻國歌響徹鳥巢時的震撼;運動健兒奮力拼搏的精神……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國歌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作用,結(jié)合每周一升旗儀式,當國歌響起來,學生們仰望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高舉那稚嫩的小手,顯得那么莊嚴肅穆,民族自信心和時代責任感在學生心中油然而生……
通過優(yōu)秀音樂作品學習,激勵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加他們的民族文化底蘊,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驕傲,鼓勵他們?yōu)槊褡宓恼衽d和國家富強而努力學習!
二、以曲動人,美化心靈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聽覺藝術(shù),它以樂曲的旋律、歌詞的語言、演唱的情感來陶冶情操和凈化人的心靈。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引領(lǐng)學生領(lǐng)略音樂寶庫中的大量音樂財富,讓美好的旋律在孩子們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2008年8月8日是舉世矚目的日子,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每一個中國人都為此驕傲和自豪。雖然那個激動人心的八月已經(jīng)過去,但國歌響徹鳥巢的震撼、奧運健兒奮力拼搏的精神仍是孩子們生活中關(guān)注的話題,“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仍然激勵著孩子們不斷進步。以“五環(huán)旗奧運會”為主題,課堂上我安排了學唱歌曲《我和你》、《小小足球賽》以及聽賞樂曲《運動員進行曲》三個教學內(nèi)容。通過學唱、聽賞和音樂技能活動的形式,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樹立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報效祖國的意識。如:歌曲《我和你》是第29屆奧運會主題曲,言簡意賅卻觸動了人們心靈深處渴望溫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達了21世紀人類共同的“和諧”與“和平”的奧運理念。教學中我從兩方面入手:
1. 從情感體驗入手。先讓學生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演唱的視頻片段——在從全世界征集的2008張兒童笑臉中,擁有天籟之音的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英國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和中國實力派歌手劉歡出現(xiàn)在藍色天幕“地球”頂上,手拉著手,共同演唱:“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里行,相會在北京;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彼木涓柙~簡潔明了,看似簡單,意義深刻,是人類共同的心靈呼喚。
2. 從中西交融的音樂風格入手。風格迥異的《我和你》既富有中國民族韻味,又融合了世界的許多元素。它是一種清緩與樸實,是一種溫暖的抒情。這不僅與團結(jié)、友誼、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凸顯了北京奧運會所倡導(dǎo)的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理念,學生們自然哼唱著《我和你》,感受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妙與震撼,體味歌曲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同時,無形中也達到了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的目的。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