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智
三峽大學仁和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宜昌 443001
顳肌部分切除聯(lián)合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效果分析
彭 智
三峽大學仁和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宜昌 443001
顳肌部分切除術;標準去骨瓣減壓術;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顳肌厚度
重型顱腦損傷是由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導致顱腦組織損傷,以額顳頂部最為常見。傳統(tǒng)局部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能夠有效降低重型顱腦損傷顱內血壓,但降壓效果并不理想,且術后并發(fā)癥報道較多[1]。本文采用顳肌部分切除聯(lián)合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效果確切,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神經(jīng)外科2011-08—2013-08收治的95例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患者,經(jīng)顱腦螺旋CT或MRI等檢查確診,符合王忠誠著[2]《神經(jīng)外科學》中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斷標準,排除術前肢體功能障礙、嚴重感染、休克、胸腹腔疾病和手術禁忌證等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齡23~68歲,平均(35.6±6.5)歲;發(fā)病至手術間隔1~24 h,平均(11.6±3.8)h;術前格拉斯哥評分(GCS評分)5~8分,平均(6.4±0.5)分;硬膜外混合硬膜下血腫12例,硬膜下血腫11例,硬膜外巨大血腫9例,多發(fā)性腦挫裂傷并血腫形成15例。實驗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22~69歲,平均(35.5±6.5)歲;發(fā)病至手術間隔1~24 h,平均(11.5±3.8)h;術前GCS評分5~8分,平均(6.5±0.5)分;硬膜外混合硬膜下血腫13例,硬膜下血腫11例,硬膜外巨大血腫8例,多發(fā)性腦挫裂傷并血腫形成16例。2組性別、年齡、發(fā)病至手術間隔、術前GCS評分和血腫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參考彭建民等[3]研究行標準去骨瓣減壓術,實驗組行顳肌部分切除聯(lián)合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患者取仰臥位,氣管插管麻醉后,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制定手術方案,確定手術開顱位置后將頭偏向健側,保持頭部稍后仰,將術側肩下適當墊高20°左右,在顴弓上緣、耳屏前1.0 cm位置做切口,從耳廓上方向上→頂結節(jié)后方→矢狀線沿中線向前→前額發(fā)際內,將皮瓣翻向前下方,然后將顳肌瓣翻向下方,施術者鉆孔后擴大骨孔,切開硬膜并吸出血腫降低顱壓,使用銑刀取下骨瓣,咬骨鉗咬除顳骨鱗部至中顱窩底,骨窗面積約12 cm×15 cm,將四周硬腦膜懸吊,采用H形剪開硬腦膜并清除血腫和部分變性腦組織,控制出血后常規(guī)分離顳肌到顴弓附著部,然后切斷顳肌并徹底止血,完全游離顳肌筋膜后行硬腦膜減張縫合術,常規(guī)置多孔引流管后逐層縫合切口。所有患者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脫水和亞低溫等治療,術后評價綜合療效、手術前后顳肌厚度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 (1)綜合療效:參考Jennett等[4]研究評價手術療效,患者術后各功能恢復良好,生活自理,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者為優(yōu);患者術后各功能基本恢復,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者為良;患者術后各功能基本恢復,但生活需家屬照顧者為可;患者術后處于昏迷或植物生存,去皮質或皮質強直狀態(tài)或死亡者為差;(2)顳肌厚度:通過復查顱腦螺旋CT或MRI等檢查測量并對比術后顳肌厚度;(3)并發(fā)癥:記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1 綜合療效 對照組綜合療效為優(yōu)21例,良11例,可11例,差4例,優(yōu)良率68.09%;實驗組綜合療效為優(yōu)26例,良15例,可6例,差1例,優(yōu)良率85.42%。實驗組術后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086,P<0.05)。
2.2 顳肌厚度 2組患者手術前后顳肌厚度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前后顳肌厚度變化比較±s,cm)
注:與對照組比較,t=21.6711,▲P<0.05
2.3 并發(fā)癥 對照組術后發(fā)生缺骨瓣綜合征6例,再出血3例,腦積水2例,硬膜下積液1例;實驗組發(fā)生缺骨瓣綜合征1例,腦積水1例,硬膜下積液1例。實驗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25%)明顯低于對照組(25.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402,P<0.05)。
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是目前臨床治療重癥顱腦損傷的主要術式,但部分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患者術后降壓效果并不理想,可能與術后顳肌腫脹導致降壓不充分有關。額顳頂部顱腦損傷后,顳肌嚴重挫傷并形成血腫,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顳肌腫脹,行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中常規(guī)從顳骨上游離顳肌,或電凝止血時均可直接損傷顳肌,進而加重顳肌腫脹程度,嚴重患者較術前增加1倍,且在去除骨瓣后,顳肌固定不牢固,隨著腦組織的不斷恢復,腫脹的顳肌極易皺縮,甚至到達中顱窩底,形成占位效應而加重腦腫脹,從而影響患者術后顱內降壓的效果。
本文采用顳肌部分切除聯(lián)合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術中先徹底清除壞死腦組織,切除部分顳肌顴弓上緣,將顳肌筋膜保留并擴大硬膜腔,不僅能夠增大顱內代償空間,還可代替切除正常腦組織或關顱造成的損害。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術后顳肌厚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切除部分顳肌能夠降低顳部硬膜外占位病變,避免腦組織的廣泛切除可提高手術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且控制顱內壓效果顯著,侯林[5]研究認為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能夠控制顱壓,且術野開闊,但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與本文結果基本一致。成慶輝等[6]研究認為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能夠防止術后腦膜腦膨出,行部分顳肌切除患者減壓效果優(yōu)于顳肌離斷,能夠使患者順利度過腦水腫高峰期,與本文顯示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患者行顳肌部分切除聯(lián)合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效果確切,能夠通過增大顱內代償空間和降低術后并發(fā)癥保證手術效果,促進患者早期康復。
[1] 楊大明,甄明,柳再明,等.兩種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23):98-99.
[2] 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81.
[3] 彭建民,覃宗華,潘國斌,等.顳肌部分切除在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2):39-40.
[4] 宋振聲,李來華.改良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52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17):83-84.
[5] 侯林.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24):76-77.
[6] 成慶輝,覃宗華,潘國斌,等.顳肌部分切除術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13,18(2):113-114.
(收稿2014-03-31)
R651.1+5
B
1673-5110(2014)23-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