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摘 要】運動技能是指表現(xiàn)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組織起來,并能順利完成某種活動任務的復雜的肌體動作系統(tǒng)。運動技能是一種習得的、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身體動作去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學生越是合理地利用身體動作完成任務,其動作技能的水平就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強。文章主要基于此根據(jù)本人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初中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體育;運動技能
通過體育課程向學生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體育運動、使學生學習掌握與運用體育鍛煉和體育娛樂的基本知識,提高對體育與健康的認識,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yǎng),學會與運用體育運動技能,這些是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習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與發(fā)展學生的體育能力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基本問題。在學習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無論是發(fā)展體能還是發(fā)展學生的體育能力,都是以一定的知識技能為基礎的。
一、對于運動技能的理解
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定位于系統(tǒng)地傳習運動技術。這里強調系統(tǒng)地傳習,有兩層含義,其一要求運動技術傳習的完整性,使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術的同時掌握如何學習和靈活運用這些運動技術的方法;其二是領悟每項運動技術的背后有其所蘊藏的思想和體育文化。
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既是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也是實現(xiàn)體育課程學習其他目標的重要載體,學生主要是通過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實踐來獲得情感體驗的。因此,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既是體育課程核心價值的體現(xiàn),也是體育教師職責的主業(yè)。運動技能一旦被淡化,體育課程核心價值的體現(xiàn)將失去載體,體育教師的主業(yè)也將會被模糊。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新課程的理念,需要體育教師更重視對運動技能的學習、理解和內化。新的體育課程理念倡導的是通過學習運動技能、體育知識,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關注的是如何通過身體練習去實現(xiàn)健康目標。而體育教師傳授的運動技術是根據(jù)各種原理設計的最佳組合,學會這些能提高技能的身體練習或動作方式,學生才能受到運動項目的吸引從而具備自我體育能力,形成體育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研究初中學生運動技能教學是為了提高其掌握運動技能的實效性,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的實效性是為了貫徹和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完成學校體育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加快學生掌握和運用運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措施。
二、初中體育運動技能的教學策略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課程標準》都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運動技能不僅是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xiàn)體育課程各項具體目標的主要載體,而且掌握運動技能本身也是體育課程學習的一項重要目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一味的鄙薄和削弱運動技能的學習,就會導致運動技能這一體育最本質的教育價值,淡化或退化。一個不掌握任何運動技能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正確與成功的運動體驗,不知道自己該練什么,更不知道該怎么練。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運動技能教學,提高學生體質。
1.精心選擇運動技能教學內容
選擇的教學內容應是基礎的、必需的、恰當?shù)?,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學生既感興趣而又具有較高鍛煉價值的教材內容,考慮對學生共性的心理特征和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個體差異,讓學生進退自由,各得其所。對于那些鍛煉價值高而娛樂性較差的內容,可以通過組織教法的改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而不是簡單地棄之不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通過對競技運動素材教材化地改造,從而有利于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和比賽規(guī)則和媒介物,以使體育教學的實施更能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使每個學生在心理上都具有同樣的進取態(tài)度,從而消解競技運動的區(qū)別性和教育要求平等性之間的矛盾。
應從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材特點與教學模式的協(xié)調、分解法與完整法的結合、教法和學法的整合、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等方面來考慮,從而謀求教學效果的最佳化。教學實驗的結果表明,在球類項目的運動技能教學中,采用“完整——分解——完整”的教學方法組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通過教學使學生真正掌握特定種類的運動技能
對于初中以上的學生來講,掌握必要的、適用的運動技能是第一位的。在實際教學中,教什么體育項目,教多少體育技能的問題一直是困擾體育教師的問題,運動項目過多,勢必會影響到學時,致使學時不足,學生不能掌握運動技能;但運動項目過少,卻又涉及到競技運動的普及,學生素質是否全面發(fā)展等問題。筆者認為選擇運動技能的教學內容必須是基礎的、必需的、實用的、學生喜歡的,在此基礎上可根據(jù)各學校、各教師、各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運動技能的教學內容。有條件的學??筛鶕?jù)學校的場地、器材、師資等實際情況開設具有本學校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這樣學校各職能部門管理目標明確,計劃措施得力,有著科學、完善、有效的管理保障體系,讓全校每一名學生在初中三年體育課中能夠真正掌握一項體育技能,會讓學生一生受益。
3.給學生選擇運動技能學習內容的機會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體育特長,運動興趣及學校的教學條件,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與活動方式,體驗學習與成功的樂趣。教師根據(jù)學生具體的情況給予適當?shù)募夹g和練習方法的指導。側重于選擇內容的教育性、知識性、健身性、興趣性,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能力。營造一種學生之間互動學習與交流氛圍,讓學生自由選擇,合理構建多層面的學習小組,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互動學習的形成,以利于學生人際關系的和諧,感受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這種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生的運動、心理、情感等到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了興趣,張揚了個性,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fā)展、完善,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