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蓮
前兩天,在書架上尋找繼續(xù)教育證時,無意間翻出了2010年“現(xiàn)代與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的幾張學習筆記。尋著筆記上歪擰的字跡,依稀想起了幾位專家的課堂教學和經(jīng)典講座。現(xiàn)就著筆記,胡亂回味一下那次研討會的幾點心得。
蔣軍晶老師“以生為本”的語文教學追求是:文本解讀走向文本,教學過程走向文本,師生對話走向文本。他的課堂和講座,處處展現(xiàn)著學生是真正的發(fā)現(xiàn)者,學生享受著發(fā)現(xiàn)的快樂。這讓我認識到:無論課本、資料,還是老師,都是在為學生服務,學生才是根本。當我們把關注點、落腳點、思考點從自己如何教,變?yōu)樗伎紝W生該如何學,思考課堂如何隨著學生的生成而變化的話,說明我們是在真正關注學生的成長了。抓住了這個根本,那么我們澆灌花開的等待,才會有更多信心和期盼,這個過程才會是辛苦而美麗的。
“簡簡單單教語文,老師學生都快樂?!陛p松快樂的一句話,又讓在場的與會者耳朵一震,心中一亮。幽默而富有激情的趙志祥老師,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和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精辟地提出了課堂教學中的幾個“一點兒”。(1)環(huán)節(jié)簡單一點兒。想想自己繁瑣又失抓手的教學設計,孩子們怎么能面面俱到呢?(2)課件簡明一點兒。趙老師希望課件簡單明了,而我們又太過追求華麗炫眼了。(3)教材簡化一點兒。這是要我們淡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搬開問答式教學這座大山,摒棄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從而降低對孩子們的要求。(4)情感蕩漾一點兒。語文即語言藝術的學科,語文教學不能把目標只鎖定在應付考試上,最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讓語文教學充滿文化味,引爆學生的情感炸彈。當然,這里的“一點兒”是一種境界,它靠的是我們深入的挖掘和大膽的創(chuàng)新。
還有,陳玉林老師的課樸實而不失精彩。她的課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真,看不到如今公開課、觀摩課中泛濫的表演和作秀。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她“讓語文課堂充滿讀書聲!”以讀促賞、以讀促悟,陳老師和她的孩子們給了我們很好的示范。無獨有偶,薛瑞萍老師的《我們班的日有所誦》的講座,又從理論和實踐中闡述了朗誦的重要意義及效果。唯愿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會充滿瑯瑯的讀書聲。
俗話說:“學,然后知不足?!睙o論是精彩的觀摩課,還是深入淺出的專家報告,讓我們品味了一次精神的盛宴。就讓我們:簡簡單單教語文,快快樂樂當老師。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多林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