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英
音樂游戲是在音樂伴隨下進行,以發(fā)展幼兒的音樂能力為目標的一種游戲活動。它將教育教學要求以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樂,獲得一定的情緒情感體驗,使幼兒在樂此不疲的游戲和玩耍中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滲透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對于小班來說,音樂游戲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幼兒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戲活動中獲得更多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快樂成長。
一、引導幼兒理解游戲內容,充分享受音樂游戲的樂趣
小班幼兒好動、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緒變化快,注意力易轉移,興趣短暫。而一個好的音樂游戲的開展,能讓幼兒在理解游戲內容的基礎上,在表現簡單的游戲內容和情節(jié)的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享受到音樂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還能提高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如組織幼兒開展“老貓睡覺醒不了”這個音樂游戲,令我印象深刻?!袄县埶X醒不了”是個比較傳統的音樂游戲,同時是一個深受幼兒喜愛的音樂游戲,主要是歌詞朗朗上口,情節(jié)生動有趣,在游戲中由老師扮演老貓,聲音變粗,腳步變慢,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就來找”這段時,幼兒激動不已,而后手忙腳亂地往桌子底下鉆(或者躲在小椅子后面),然后個個屏住呼吸,全然不覺屁股、小腳全露在外頭,只把眼睛閉起來。我往往是忍住了笑,一個一個去拍,最后張開雙臂問一句:“沒找到的小貓在哪里?”這時就會聽到桌子、椅子一片稀里嘩啦的聲音,孩子們從四面八方鉆出來拱到我的懷里,小眼睛因為興奮而放著光,大聲地喊:“媽媽!媽媽!我在這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音樂游戲,能給孩子們帶來這么大的快樂,我真的有種喜悅的滿足,心里是甜甜的。這時,游戲給了孩子最大的快樂體驗,老師所做的就是扮演他們眼中真正的“貓媽媽”,用歌聲和形體動作告訴他們該做什么,讓孩子們身臨其境,享受躲在桌子底下和椅子后面的刺激及最后跳出來的興奮,當時那種快樂是無法用文字形容的,只能用心體驗,我想:這就是音樂游戲的魅力所在,也是老師的愿望。
二、從游戲規(guī)則入手,讓幼兒更好地享受音樂游戲的樂趣
規(guī)則游戲的規(guī)則是外顯的,是約定俗成的,或是由成人事先擬定好的。每個游戲都有一個規(guī)則,它規(guī)定了游戲動作的方法。規(guī)則在游戲中起著組織游戲者參加活動和充當評價游戲行為標準的作用,約束與調整幼兒游戲行為及其相互關系。規(guī)則游戲的規(guī)則包括:角色行為規(guī)則、內容與玩法規(guī)則、競賽性規(guī)則等。游戲的規(guī)則是游戲的本質特征,是幼兒順利進行游戲活動,獲得游戲性體驗的前提,必須嚴格遵守。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才能開展游戲,實現幼兒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發(fā)展。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在游戲中,沉浸于游戲的情境和秩序中,才能夠對游戲有觸及心靈深處的感知、感覺,才能有心靈的“震顫”。從而實現游戲的審美追求,創(chuàng)造游戲自身的美,展示游戲自身的魅力。
游戲的規(guī)則制定不能由成人包辦,應該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讓幼兒獲得充分的自由和充分被尊重的感覺,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由幼兒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戲規(guī)則才更容易為他們所理解和超越,讓游戲真正成為幼兒生活、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樂游戲“網小魚”是大家熟悉、幼兒喜歡的一個游戲,有一次,我在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游戲《網小魚》時,“小魚們”由于怕被“漁網”捕到,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大多數“小魚”總是盯著“漁網”,“漁網”剛拉好手準備去捕“小魚”時,“小魚們”就已經逃回了“家”,結果漁網一條魚也沒捕到。這時,趙明偉就大叫起來:“老師老師,音樂沒有結束他們就全跑了?!睏钴幰才苓^來對我說:“他們都是膽小鬼。”被他們兩個人這么一說,“小魚兒”都低下了頭,有點不好意思,為了增強幼兒的游戲規(guī)則意識,我鼓勵道:“才不是呢,我相信他們都是聰明勇敢的小魚,不是膽小鬼,你們說對不對?”“對”,“小魚們”響亮地答道。于是我們重新開始游戲,幼兒都能在音樂結束之后快速跑回家,再也沒有膽小鬼了。孩子們在音樂游戲中,既遵守了規(guī)則,又享受到了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情緒體驗。
三、創(chuàng)設合適的游戲情境,培養(yǎng)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
小班幼兒剛剛入園,進入與家庭生活完全不同的幼兒園集體生活,幼兒園老師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游戲能很好地起到逐漸激發(fā)幼兒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喜歡同伴的情感的作用。因此音樂游戲是最佳選擇。音樂游戲本身是生動形象的,能起到吸引幼兒注意力的作用,如果老師再結合班中幼兒實際創(chuàng)設合適的游戲情境,則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組織幼兒玩音樂游戲《袋鼠》時,我是這樣做的:
1.活動前我選擇并錄制了兩段特點鮮明的音樂,一段音樂活潑輕快,另一段音樂緩慢低沉,并根據兩段音樂的特點設計了幼兒喜歡的可愛的動物形象(袋鼠寶寶和袋鼠媽媽)、兇惡的大灰狼形象及勇敢的獵人形象,配以有趣的游戲情節(jié)(大灰狼想抓袋鼠吃,袋鼠趕緊躲起來,最后獵人打死了大灰狼)。
2.活動中讓幼兒充分傾聽袋鼠音樂、大灰狼音樂,學習分辨兩段音樂不同的音樂性質,大膽地模仿袋鼠跳、大灰狼走路等動作。幼兒在活動中通過仔細傾聽,很容易能感受出活潑輕快的音樂表現的是袋鼠形象,緩慢低沉的音樂表現的是大灰狼形象,且還能聽樂曲的基本節(jié)拍愉快地與同伴、老師一起扮演“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愉快地共同游戲。
3.活動結束時,我給幼兒設置了一些比較有懸念的問題,如大灰狼來了,袋鼠寶寶怎么辦?除了躲起來還可以怎樣制服大灰狼?誰來幫忙呢?幼兒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以身體動作參與到音樂游戲中,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幼兒教育的首要內容是在玩中學。在音樂游戲中,幼兒既在玩中學會音樂游戲,又能體驗到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游戲本身是快樂的,而音樂游戲是最能讓幼兒體驗快樂和感受快樂的。通過音樂游戲的活動形式,讓小班幼兒充分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游戲生活,在不知不覺、不知疲倦中“玩”一樣地度過在園的每一天,是所有幼兒教師的美好愿望,讓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