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爾琴
摘 要: 多年來我國一直采用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導致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目前我國英語考試中,時態(tài)占的比重仍然很大,因此,如何使時態(tài)教學變得簡單有效刻不容緩。作者主要論述了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具體闡述了如何將張思中和馬承的集中教學法相結合,進行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試圖把這兩種教學法完美結合,各取所長,相得益彰,使初中時態(tài)教學變得更簡單,好學易教,短時間內徹底突破八種時態(tài)關。
關鍵詞: 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 張思中十六字外語教學法 馬承三位一體教學法
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題,它枯燥單調又富于變化,讓學生望而卻步。自新課標實施以來,英語課堂不再是以前那死氣沉沉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師生融洽互動的場景。初中學生已能自如地說一些簡單英語,但是在與學生的接觸中,筆者常常感覺學生語法基礎知識,尤其是時態(tài)知識薄弱,這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感到困難重重、舉步維艱:看不懂文章,寫不出句子,聽不懂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說不出完整的句子……筆者認為語法教學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新教材一改過去以語法為綱的做法,而以意念功能為綱編寫教材,課本里的語法現象分散,即使有些相對集中,也不系統(tǒng),語法配套練習題相對少而簡單。因此,筆者主張語法應該將兩種教學法結合運用:
馬承三位一體教學法、張思中十六字外語教學法是兩種理論體系完整成熟、應用性強的科學英語教學法,它們符合我國的學情、國情。筆者將這兩種教學法相結合,進行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融合了兩種教學法的優(yōu)點,集中了張思忠和馬承兩位專家的思想精髓,使教師容易教、容易操作;學生容易學、容易掌握,有效提高時態(tài)教學效率。具體操作如下:
一、采用馬承的語法教學法提前集中略講八種時態(tài)。
1.先讓學生按邏輯順序記住八種時態(tài)的名稱:
一般 進行 完成
現在 一般現在時 現在進行時 現在完成時
過去 一般過去時 過去將來時
將來 一般將來時
過去將來 一般過去將來時
2.簡要介紹每種時態(tài)的意義和簡單的時態(tài)定義,不要過多、過煩。
3.介紹規(guī)則動詞的詞尾變化:
一般現在時:單三,s,es,其他無變化;現在進行時:am,is,are+-ing;
現在完成時:have,has+-ed;一般過去時:詞尾加-ed;
過去進行時:was,were+-ing;過去完成時:had+-ed;
一般將來時:will+原形;一般過去將來時:would+原形。
說明:單三,s,es指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
介紹完這些構成規(guī)則,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有韻律有節(jié)奏地背誦,看誰背得快,如:一般現在時/單三,s,es,其他無變化;一般過去時/詞尾加-ed...
4.以work為例進行肯定、否定問答系統(tǒng)化操練,如I work.I didnt work ...
簡單介紹完之后,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背誦操練。這種方法使八種時態(tài)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體系。這種方法和張思中的超前集中理念一樣,“張法”主張將有規(guī)律的語法在教課文之前先粗教一遍,之后多次循環(huán)。
二、采用張思中的“隨機集中”系統(tǒng)講解八種時態(tài)。
這一步是在消化吸收馬承八種時態(tài)表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語法的內在規(guī)律,根據教材需要,對八種時態(tài)進行詳細的、系統(tǒng)的、完整的教學。這一階段主要根據教材的需要,隨機詳細地、全面地、系統(tǒng)地講解語法內容,并及時操練,達到掌握的目的。此外,應該把一些不符合馬承表格中規(guī)律的特殊、例外的語言現象向學生解釋澄清,要求全面掌握,并能活學活用,這一步是超前集中的深化和延續(xù)。
三、采用張思中的“綜合集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這一階段是時態(tài)教學的高級階段,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轉換應用能力。這一步有機地將教過的語法知識進行提煉深入,并針對學生的疑難點進行歸納講解,起到理解內化的作用。筆者采取同類集中的方法,即把同種時態(tài)的不同題型放在一起,對學生進行集中操練,通??梢詮臍v年各地中考題、復習資料、網絡等渠道搜集同一時態(tài)的各種題型。用這種方法對八種時態(tài)操練之后,再采用綜合集中的方法,即把含有八種時態(tài)的各種題型融合到一起,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做綜合習題能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教師可以及時幫他們查漏補缺。在做題時,學生邊練邊自己或小組分析,歸納總結,教師不可包辦代替。
在中國這樣一個沒有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缺乏有關的語言形式結構、語法知識的掌握,要學好這門外語很困難。正確的語法形式及其運用方法的意識對促進交際是必需的。語法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集中學習和掌握英語中那些固定的語法規(guī)則,有利于更好地進行英語時態(tài)學習,促進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能使學生在短期內突破八種時態(tài)大關,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法都有其不足之處,筆者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及學習中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種教學方法,使之趨于完美。
參考文獻:
[1]張思中.張思中外語教學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7.
[2]張思忠主編.初級英語集中循環(huán)教學語法(第二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5.
[3]胡春東,馬承編著.馬承與英語三位一體教學法.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5]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