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利用它實現(xiàn)跨民族語言交際運用,所以除了能聽、會說、能讀外,還要學會用英語寫。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是英語教師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
一、明確英語寫作教學的重要意義
英語寫作作為英語語言學習運用的重要輸出形式,既是對中學生所學英語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又是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看,英語寫作更能全面反映中學生英語學習的整體情況和綜合運用能力。因此,《英語新課標》對中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提出具體要求。隨著中考、高考對寫作要求難度的加大,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日益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使之成為中考、高考英語奪取高分的新亮點。
但是實際教學實踐活動中,一些教師過于注重英語口頭形式上的交際運用,而對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自覺地走進兩個誤區(qū):一是忽視寫作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的循序漸進原則,平常少練或不練,只寄望于畢業(yè)考試前一兩個月時間的突擊訓練;二是害怕學生信心受挫,對其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詞句謬誤或語法上的不規(guī)范視而不見。其實這種專業(yè)知識上的不嚴格根本上無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從事中學英語教學時,一貫對英語語言“習得”的準確性非常重視,同時對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進行經(jīng)驗和學法上的指導。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二、基本功有賴于平時量的積累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在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過程中總是鼓勵他們迎難而上,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夯實基礎,注重量的積累,要求學生堅持每周至少寫一篇英文日記,有意識地訓練各種應用文體。平時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對優(yōu)秀英語作文進行認真修改和評定,并作為范文及時加以講解和表彰,鼓勵和督促他們勤動腦、多動手,不斷積累實踐經(jīng)驗,培養(yǎng)寫作能力。
1.厚積言有物。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說明讀與寫的關系很密切。英語對于我們來說是外來語,是與母語不同的,我們必須通過語言實踐的反復“習得”才能靈活運用它。所以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多讀多記,熟練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組、句型和語法,如果大腦里沒有一定量的語言材料的積累而奢談書面表達能力,無異于空中樓閣。
2.百練筆生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在指導學生通過寫英語日記訓練寫作能力時有很強的目的指向性。充分實施任務型教學,有意識、有目的地操練各種文體寫作,反對千篇一律的“記流水賬”。不但及時鞏固學過的語言知識點,還就相關類似文體的特點進行寫作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和自主學習意識。“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通過英語寫作,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整體消化力,這為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查漏補缺與輔差培優(yōu)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很好的理論依據(jù)。我們可以通過批改英語作文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歸類指導,如書寫錯誤、用詞不當和表達不規(guī)范等,進行集體評講,從而達到固本求源的目的。
三、具體寫作技巧
1.注意審題,確定體裁。有些學生在初學英語寫作時出現(xiàn)的“跑題”和格式不規(guī)范現(xiàn)象,主要是由審題不嚴造成的。題目要求還沒仔細讀清楚就草率動筆,出現(xiàn)日記或書信寫成無頭無尾的記敘文之類的錯誤,這是因為沒能認真讀取題目提供的信息資料所致,所以做好英語書面表達題首先要認真審題,確定體例,“對癥下藥”。
2.細讀內(nèi)容提示,圈定題材。體裁與題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體裁是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題材是文章選取的材料內(nèi)容。寫作題的提示往往有中文要求或英語暗示。學生在動筆前一定要讀懂題目要求,分析材料信息,從而確定它是日記還是書信,是一則供求廣告還是一張請假條,針對此類題材又會用到哪些常用詞語……這種理順材料、合理推敲、圈定題材的工作,我們稱之為寫作構思過程中的“備料”階段。
3.確定時態(tài),注意句型詞形。行文階段,要求學生時刻注意時態(tài)把握的準確性,記述故事用過去時,暢想未來用將來時,描述情景用進行時……同樣對特殊詞形變化和常用句型的固定搭配也不可掉以輕心。寫完初稿后一定要留點時間認真檢查,看看有無錯漏之處。
4.留意版面設計,牢記認真書寫。寫作版式的要求有以下三點:(1)動筆前對大概字數(shù)應心中有數(shù)。文章太短難免內(nèi)容不充分;寫得太長又顯得重點不突出,從而造成不必要的丟分。(2)行文字體大小要適中。字太大則寫不下且顯得臃腫,字太小又有意猶未盡之嫌。(3)初稿要用2B鉛筆認真書寫,改正時用橡皮擦拭干凈,保持卷面整潔,從而確保印象分不丟。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意義是重大的。為此教師應該適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愿學、樂學。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绾问箤W生由“厭學”變?yōu)椤皹穼W”成為現(xiàn)階段我國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應建立融洽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雙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影響,決定教育教學過程和成果,它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著潛在的“中介”作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等都是通過師生之間良好人際關系實現(xiàn)的。只有師生間融洽合作,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才能成功。也只有樹立樂學的教育觀,掌握、運用樂學的教學藝術,才能幫助學生達到樂學境界,我們要幫助樹立廣大中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信心,指導他們學法,加強訓練,讓他們感到由此走向成功與通達是完全可能的。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激發(fā)學生樹立樂學思想非常重要,樂學思想有著濃厚的心理學基礎、生理學基礎和大腦科學基礎,符合教育學原理。在教學中應以建立融洽合作的師生關系、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為學生樂學的起點;以教學過程的合理組織、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激起并滿足學生求知欲、促進學生樂學為關鍵,最終達到促使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目的。這些教學策略都可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作者工作單位為吉林省安圖縣萬寶鎮(zhèn)中學,在讀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