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旅游安全事故頻發(fā),為每一位高等教育者敲響警鐘,輔導員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輔導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注重加強旅游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知識教育,文章從輔導員加強大學生旅游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提升大學生旅游安全意識論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guān)鍵詞】輔導員;大學生;旅游安全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居民的旅游消費需求日益增加,大學生這個旅游群體也越來越壯大?!?0后”大學生個性獨立,喜歡冒險,近年來大學生旅游安全事件頻有發(fā)生: 2012年3月1日晚,湖北6名大學生在江邊游玩,其中一名同學不慎墜入冰冷的江水中,其身邊同伴趕緊施救,結(jié)果不幸也被拉入水中,兩人被江水沖走后失蹤,至今尸體沒有打撈出來;2012年清明節(jié)期間,在蘇州西山風景區(qū),一艘載有8人的快艇與兩艘貨船間的拖拽纜繩相撞,導致包括兼職導游在內(nèi)的4名大學生身亡,另外4人受傷……
幾乎每一次寒暑假和小長假期間,都會發(fā)生大學生旅游安全事故,輕則迷路、受傷,重則出現(xiàn)身傷亡如花生命瞬間殞落,類似悲劇仍在頻頻上演,作為輔導員,不得不對大學生的旅游安全教育問題重新審視和反思,開展大學生旅游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一、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
(一)自助游成為大學生旅游方式首選。做好大學生旅游安全教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研究90后大學生旅游行為,通過對近年來大學生旅游安全事故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學生自主性強,不喜歡旅行社走馬觀花的行程安排,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計劃和喜好去安排旅游行程;同時受經(jīng)濟因素和媒體曝光旅行社和導游強制消費、旅游騙局等報道的影響,不信任旅行社,更容易選擇花費較少的自助游。自助游對大學生來說更具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更符合大學生對旅游產(chǎn)品的需求。
(二)大學生選擇非傳統(tǒng)旅游線路趨勢明顯。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的90后大學生從小在學校組織或家長帶領(lǐng)下,經(jīng)常去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到了大學,他們更向往類似登山、探險、漂流、蹦極等具有挑戰(zhàn)的旅游活動,經(jīng)常參加各類“驢友”俱樂部組織的戶外互動,他們社會閱歷少,安全意識淡薄,年輕氣盛,富有冒險精神,好奇心重,更愿意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不愿意拘泥于傳統(tǒng)的名勝古跡,更愿意另辟蹊徑,選擇一些尚未開發(fā)或者不成熟的旅游景點,那里人煙罕至,對大學生來說更有刺激,更加適合冒險。
(三)大學生旅游安全意識淡薄,自救能力差。大學生在期待冒險和刺激的旅游的同時,對旅游安全意識卻十分淡薄,由于大學生經(jīng)濟不能獨立,相對專業(yè)“驢友”動輒上千的戶外探險裝備,他們的裝備更加業(yè)余,對出行的交通工具、住宿、飲食等都不十分在意,更有甚者會忽略安全因素,選擇在旅游景點露營。由于缺乏安全意識,大學生不能意識到危險的存在,一旦危險出現(xiàn),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和防備的情況下,大學生們就會束手無措。不具備安全知識和自救能力,自我防護意識缺乏,實際上將大學生置于一種必然的險境,一旦出現(xiàn)不確定因素,就可能造成死傷。
二、大學生旅游安全教育途徑
(一)抓好入學教育。入學教育是大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課”,90后大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大學,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家長和老師都只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整日都是繁重的課業(yè),相反,事關(guān)學生生命的安全、挫折等社會實踐教育被長期忽視,由此造成大學生安全應對能力、抗挫折能力就更薄弱了。
(二)加強日常教育。學生出游或許難以避免安全風險,但這樣的風險是可以通過縝密的教育、組織和管理,最大程度加以避免。在日常教育中,不斷加強旅游安全教育,采取主題班會、專家講座、系列安全活動、知識競賽、情景劇等形式,向?qū)W生普及旅游安全知識,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安全教育中來,在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形式上,更加貼近學生需要和學生生活實際。對于節(jié)假日,輔導員要做好完善溝通和應急機制,密切關(guān)注外出學生的行蹤,應當及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所帶學生的出行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輔導員可以根據(jù)學生興趣,組織成立旅游協(xié)會,并與一些旅行社達成協(xié)議,讓大學生可以用最實惠、最安全的方式,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旅游。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大學生渴望出游的愿望,讓大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擴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另一方面,這樣做可以有助于對大學生旅游市場的規(guī)范和管理。
(三)做好畢業(yè)教育。畢業(yè)旅游作為大學時代的最重要的一次集體旅游,已經(jīng)越來越受重視。輔導員要加強對畢業(yè)生旅游安全的教育,畢業(yè)生在離校前時間充足,輔導員應通過年級會、班級會或QQ群、微博、微信等網(wǎng)絡平臺宣傳旅游必須注意的事項,做好安全防范,選擇正規(guī)旅行社,降低旅游安全事故概率,防止大學生在旅游過程中違法違紀、被騙、出現(xiàn)意外的現(xiàn)象。
三、提升大學生旅游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
90后大學生血氣方剛,重冒險,輕安全,容易誘發(fā):人身安全事故和財產(chǎn)安全事故。事實上,很多時候安全隱患都是可控的,如果經(jīng)過周全考量,主動避讓,很多不幸還是可以避免的,輔導員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教授學生在旅游途中發(fā)生中暑、溺水、扭傷等危險時該如何處理,使其具備外出旅游時遇到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常識,增強學生遇到突發(fā)狀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
輔導員可以開設安全教育選修課,把旅游安全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讓每位學生都要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旅游安全知識,遇到突發(fā)情況和危險時的自救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做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參考文獻
[1] 俞春霞.大學生旅游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1(06) .
[2] 楊海峰,丁寧,李爽.大學生出游安全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3(01).
[3] 劉民春.大學生旅途中安全問題研究[J].當?shù)亟逃碚撆c實踐,2010(08).
[4] 葛敬炳.高校學生旅游安全管理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
作者簡介:李娜(1983.06- ),女,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輔導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