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彥朝
摘 要: 學困生轉化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關愛談心、樹立信心、查漏補缺和家校合作四個方面論述如何轉化學困生,對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轉化學困生 關愛談心 樹立自信 查漏補缺 家校合作
從做班主任第一天起,我就確定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原則: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一定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是整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當前教育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作為班主任,我當然希望全班學生都能全面發(fā)展,學有所成,但一個班級中,難免會有一些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我校的辦學理念強調:“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如何在學困生的轉化教育中,貫徹這一理念,做到“美的教育”?如何讓這些學生樹立自信,學有所得?這需要我們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找尋學困生“困于學”的原因,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對學困生進行科學的、階段性的、耐心的轉化教育,同時,結合其他任課老師、心理輔導專家、學生家長及同學互助的力量,讓學困生走出困境,培育出“美的新人”。
我認為,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應該從關愛談心、樹立自信、查缺補漏和家校合作四個方面著手。
一、轉化學困生,首先要關愛他們,能真誠與之談心。
談心有助于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轉化工作的關鍵。教師的關心對學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交心、談心、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讓學困生感受到老師殷切的希望,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和陌生感。和諧的師生關系會成為促使他們學習的助推器,引導他們約束自己的行為,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
通常,學困生由于成績落后,自尊心比較強,怕遭受冷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更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我們首先應該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端正自己對待學困生的態(tài)度,不能對學困生不聞不問,對每一位學生都要平等對待。在每學期開始前,我們需要摸清班級里學困生的名單,日常教學中細心觀察他們,每周主動找他們談心,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分析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談話期間要注意說話的語氣、用詞,講究方法和尺度,要容得下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反復。
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談話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較嚴重的心理障礙,自己無法進行心理疏導和排除,就應該及時求助于心理輔導中心的專家,一起幫助學生盡快走出困境。
二、轉化學困生,貴在讓學生樹立自信心。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賞識之于人的情緒就像陽光之于草木一樣,能激發(fā)人的心理需求。學困生普遍自信心差,要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我們必須鼓勵他們,讓他們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形成“我很棒”的自我意識。
班主任在談心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困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在學困生的轉化教育中,應該從他們身上尋找亮點,以亮點為突破口,選擇有利時機,適當切入加以鼓勵表揚,循循善誘,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展自己,從而讓他們建立起“我能行”的自我意識。在他們積習抬頭難以堅持,快要有所懈怠的時候,教師的關注、鼓勵、引導就更重要了。我們應該多給學困生一些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微笑、由衷的贊語,讓學困生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賞識,同時幫助他們正視自己的困難,不放棄、不氣餒,從而克服自卑,找回自信,進而制定符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努力拼搏。
三、學困生的轉化,要幫助他們做學習上的查缺補漏。
學習上的缺陷是學困生需要重點突破的難題。幫助學困生查缺補漏,我們首先要清楚他們現(xiàn)有知識缺陷的性質和程度,了解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這一過程需要我們及時與任課老師溝通,反映學困生問題,做到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yōu)秀的學生,一視同仁,共同對學困生進行“會診”。
通過與任課老師的溝通,希望他們“同步教學、分類指導、適當照顧”。優(yōu)化備課,如導入新課時,盡可能聯(lián)系舊知識,以舊引新,便于學生復習回憶舊知識,特別是利于彌補學困生的知識斷層,消化“夾生面”。課堂講授時,給學困生以思考、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如果有需要的話,則可以向任課老師提出為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輔導的建議。課外輔導也是學困生轉化教育中重要的一點。任課老師在課外輔導中給學困生疑難解答,指導他們完成作業(yè)。這樣教師手把手地教,不僅可以讓他們對知識缺漏進行彌補,更是對他們的良好學習行為的養(yǎng)成,消極學習態(tài)度的矯治。
我們還需要鼓勵班級中同學互助,建立“一幫一”或小組幫扶機制。我們鼓勵學困生“不懂就問”,除了課外向老師提問以外,還可以向周圍的同學求助。適當組織優(yōu)秀學生幫助學困生,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困生的轉化。這還有助于班級形成一種和諧、協(xié)調的整體合力,營造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教導其他同學對學困生不挖苦、不諷刺,讓學困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樹立為集體爭得榮譽而努力學習的信心,班級的學習和管理進而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四、學困生的轉化,還要讓家長與學校協(xié)作。
大部分學困生的形成與家庭環(huán)境有著密切關系。有些家長對孩子管理較少,對學習過問不多,學生養(yǎng)成散漫的壞習慣,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還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致使孩子心理壓力過大,造成心理障礙,從而形成學習障礙,最終導致厭學。這就需要我們在與學困生交流的過程中,關注他們的家庭影響因素。通過與家長個別聯(lián)系、家長會的形式,讓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理念,將學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的力量緊密結合起來,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以關愛之美,富學生之心;以賞識之美,激學生之情;以幫助之美,導學生之品;以潤物之美,育學生之靈。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應該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而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我們需要付出努力,堅持不懈,不斷探究適合學生的新方法。在學困生的轉化教育中,“美的教育”有了新的內涵。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用心去做,一定能把學困生轉化成為中等生乃至優(yōu)秀生,讓每一名學生都成為“美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