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杰(江蘇省鹽城市伍佑中學)
閱讀作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時又是提高英語水平的突破口.課外閱讀是對課堂學習的一種有效補充,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在青少年時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初步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樹立熱愛讀書的情感.通過英語課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別鑒賞能力,讓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知識、學會學習、學做真人,提高人文素養(yǎng),促進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終身學習和未來生活奠定厚實的基礎.
高中每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精品文章,它們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wèi)生習慣等等都喚起高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文的閱讀教學仍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要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或文章,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參考,在學習課文后拓展.如在開展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三單元的Project中的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地心游記》)之前,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查閱關于作者Jules Verne(儒勒·凡爾納)的個人信息和寫作背景,另一方面可以適當節(jié)選一定的原著原文供學生閱讀.二要積極開展“時文閱讀”活動,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閱讀報刊的習慣.三要在提倡學生閱讀文藝類、社科類圖書的同時,積極鼓勵學生閱讀科普方面的書籍.
“傳道授業(yè)解惑”,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yǎng)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陶行知先生也說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會怎樣學習,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并使學生受益終身.
高中閱讀課文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容多,形象思維內容少,語法現(xiàn)象較復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么學習肯定是被動的,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并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入課堂,學習就能由被動變主動,以前在課堂上是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跑,現(xiàn)在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在學生閱讀展示的基礎上,更深層次挖掘文本內涵,讓學生享受智慧閱讀的快樂.
閱讀效益主要取決于學生是否踴躍參與,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fā)揮教學民主,妥善引導,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具體要做到:
(1)營造寬松、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人人都是閱讀的主人,我的地盤我做主,讓學生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
(2)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既不“滿堂灌”,也不“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盡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盡量讓學生動.
(3)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譬如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提出話題,讓他們各自表達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討論可以把閱讀教學推向高潮.在討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鍛煉了同學們的思維,讓每一個學生因“悅讀”而精彩.
為便于分組閱讀、討論、檢查、評比,根據(jù)學生水平差異,兼顧座位的安排,將班劃分為8個閱讀小組(每組4-6人).每組設一名小組長,以便開展活動,小組成員輪流擔任.小組長、組員和指導教師都明確了相應的職責.小組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小組反饋會、向教師反饋小組閱讀進展情況、主持協(xié)調小組討論、協(xié)助教師提供閱讀材料、評選閱讀能手等;小組成員應廣泛進行課外閱讀,并做好閱讀筆記;教師的職責則是建立閱讀機制、完善學習小組、精選閱讀材料、指導閱讀材料、把握閱讀方向、制定階段目標、定期總結等.
精選閱讀材料,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除鼓勵小組成員之間或全班同學之間實現(xiàn)閱讀資源共享,還精選了各種課外閱讀材料,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選材除了注意內容廣泛、可讀性強、易激發(fā)興趣這些標準外,還注意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篇幅較強,難度適中;材料新穎有時效,針對性強.教師除向學生提供有共性的閱讀:1.《高中英語讀本》——譯林出版社;2.《悅讀聯(lián)播》——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3.《素質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4.《英美文化讀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5.牛津書蟲系列第四、五、六級(共17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還向學生推薦一些名著:《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三怪客泛舟記》、《三十九級臺階》、《金銀島》、《黑駿馬》、《極限之旅》、《大衛(wèi)·科波菲爾》、《遠離塵囂》、《遠大前程》、《呼嘯山莊》、《簡·愛》、《霧都孤兒》等.
擴大詞匯量和提高閱讀速度并重.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既取決于閱讀的速度,還取決于他從中學到的知識和受到的啟發(fā)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這一切都與閱讀量有直接的關系.一個有志于掌握一門外語的中學生,應努力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單詞是構建語言的基本單位,單詞掌握得越多,他在詞與詞之間可能建立的聯(lián)系就越多,他記憶詞的本事就越大.高考中對閱讀速度的要求達到了每分鐘50個詞以上,如果平時沒有養(yǎng)成在單位時間內高質量完成閱讀內容的習慣,是很難達到高考對學生閱讀的要求的.因此,提高閱讀速度是加強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閱讀速度,并且要盡可能多地加強限時閱讀訓練.
在好奇心與強烈閱讀需求等因素的驅使下,學生不再覺得課外閱讀是一種負擔,而是積極主動要求去做的快樂的事.這就真正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興趣,寓學于樂,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我愛學”,養(yǎng)成了每天閱讀的習慣.
英語閱讀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既需要相關教學理論的支持,也需要教師的努力探索.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挖掘學生潛力、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興趣,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學生的學習也將因英語“悅讀”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