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梁 好
語文教師不注重課堂板書,如今已經(jīng)不是個案。在全國特級教師的觀摩課上,亦是如此。有些名師,在整整一節(jié)課上也沒有在黑板上寫上幾個字,取而代之的則是所謂精美的多媒體課件。
時下許多教師認為,新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其開放性和多媒體的應用,因而板書也可以隨意而為,隨時而書,不必像傳統(tǒng)課堂上那樣刻板。板書現(xiàn)在只是課堂教學即時情境下的附屬之物,不可能提前計劃寫在備課本上。只要課堂教學流暢自然,是否板書、板書的條理性與邏輯性強不強,都不必太在意。
新課堂果真不需要板書嗎?語文教師果真不需要具備設計與書寫板書的基本能力嗎?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誠然,新課堂是開放性課堂,但是,我們不應當忘記,在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應當具有較強的目的性,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指導課堂教學行為的重要基礎,也是調控教學走向的重要工具。如果教師只認同課堂的生成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而無視預設的目的性,任由學生課堂上信馬由韁,無原則地被學生牽著鼻子走,那么,課堂教學注定是低效的,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勢必沒任何幫助。
事實上,板書是教師教學思路的一種體現(xiàn),是教師教學目標的形象化呈現(xiàn),可以全面反映課堂教學的主體內(nèi)容,涵蓋課堂教學的知識要點,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起引導作用。因此,板書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只不過新課堂的板書并非傳統(tǒng)課堂先期預設的一成不變式的板書,而應當是在學生主動學習過程中展現(xiàn)與生成的。相關板書的形式不應只是電腦頁面程序化的播放與羅列,而應當是教師對開放式動態(tài)課堂的“完形填空”。當然,課堂最終生成的板書與教師預設的板書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也不應當雜亂無章,而應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教師預設的基本點以及形式之美。
教師在課前,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對課堂教學進行先期的預設與教學方案設計之時,同樣應當設計不同的板書呈現(xiàn)形式。板書可以成為教師改進教學行為的重要向導,它還能推進與調控課堂的進程,讓教學漸入佳境。
再者,就語文課堂而言,書寫能力是語文教師重要的素養(yǎng)之一。在現(xiàn)今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迅速普及、學生書寫能力下降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的板書能力能給學生最好的示范與引領。一手漂亮的楷體字,一幅設計巧妙的板書,不僅是知識的呈現(xiàn),也是一種藝術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對于促進學生寫好漢字具有重要意義。
(博客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8f37530101pb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