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菊生 閆順冰 陶艷艷
(景德鎮(zhèn)壹筆瓷莊,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陶瓷文化,人類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簡單工具就與工藝美術緊密聯系一起。早在原始社會,就出現了半坡、馬家窯這樣的輝煌的彩陶文化,一直到兩漢時期,生活的需求促使陶藝發(fā)展到一個高峰。但是自從光潤精致的瓷器出現之后,陶藝的發(fā)展便一直受到壓制和忽視,唐代之后便趨向停滯。說起中國的陶瓷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青花、玲瓏瓷、粉彩、五彩、斗彩、顏色釉等傳統瓷器制作工藝。這些先人們留給我們后人的文明,如今已是整個人類的珍奇瑰寶。它顯示出了中國古代的文明,及文化的繁榮。而當陶瓷藝術進入現代階段,陶藝制作的理念亦應緊隨時代的步伐,在重新認識、發(fā)現,研究傳統陶瓷藝術的同時,又要去尋求在當下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發(fā)展的契機,以突顯現代陶藝具有的獨特文化的時代特征。
現代藝術出現在19世紀末,壯大于20世紀初,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催生了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發(fā)明,人們的知識體系發(fā)生著激烈的變化。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不僅使物質生活的內容和質量都有大飛躍,而且更新著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念。于是現代藝術在這樣的土壤中萌芽,陶藝也在現代藝術中的大潮中悄然而生,逐漸地尋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
現代藝術表達著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意志,只是時代不同,表達的方法也不同。藝術家們發(fā)現過往的手法變得難以實現,因為在現代社會中,傳統的現實主義已喪失了真實感,所以現代藝術需要帶著符合現代社會的表現方式,以抽象的變形的方法重新獲得激情,需要“荒謬與不和諧”來刺激人心,以達到“召喚人進入自由的空地”的目的。同時現代陶藝的存在方式和傳統意義上的陶瓷藝術可以說是另類,現代陶藝的形式以及難以理解的內容,是這個歷史時期內新的社會文化反映。
什么叫現代陶藝?陶藝是以土為媒介,人們通過各種純手工的方法技巧創(chuàng)作燒制而成的,表現現代陶藝家的獨特情感?,F代陶藝主要通過藝術形式、彩釉窯變、色質肌理的表現手法來顯示出它的魅力和喚起人們某種藝術符號與情趣快感。說回來現代陶藝也是沒有任何概念的一種藝術。就象畢加索說的:繪畫主要是描繪形式的一種藝術,當形式實現以后,藝術便在形式中生存下去?,F代陶藝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現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創(chuàng)作媒體,遠離傳統實用性質的觀念,表現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這種審美價值重視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觀世界,而是現代社會中人的內心世界。重視新的表現方法和新的表現形式,將暗示、隱喻、象征、夸張、聯想、意象等手法視覺化,表現人的意識的流動和對這個世界和社會的多種認知?!爆F代陶藝是介于雕塑、繪畫和建筑之間的一種新文化意識的表達方式,是傳統陶瓷藝術的延伸、擴展和蛻變。
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的主要區(qū)別是它從過去實用加審美的原則走向純粹的審美需求同人的個性、心理、意識情感表達。它擴充了傳統陶藝的審美范疇,把粗礪、殘缺、怪異的觀念引入陶藝,把過去單一的被廣泛審美認同下形成的普遍技術轉變?yōu)榫哂袀€人符號的個性化的技術。傳統陶藝對現代陶藝相互滲透。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是要把握住長期生活在傳統之中的人們的審美情趣;找到與世界文化相聯系的交匯點;繼承傳統的藝術規(guī)律、方法技巧,體現自己的個性,創(chuàng)造出有情感的、新穎獨特的、蘊含深厚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
當前有的現代陶藝家認為: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必須從現代意識出發(fā),引進西方思想,忘卻傳統陶藝的影響;促進現代陶藝的發(fā)展。但是我們長期生活在傳統文化之中,傳統思想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因而,現代實際上也離不開傳統。而且,從世界陶藝發(fā)展來看,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真正在世界陶藝發(fā)展中有影響的,必定是全球意識下具備民族特色的作品。只有這樣,世界陶藝才能豐富多彩。真正能引進西方思想、吸引外來營養(yǎng)的陶藝家都具備一定的民族傳統陶藝文化基礎。一個陶藝家沒有自身民族陶藝的傳統文化,就不會充分消化吸收外來陶藝思想,更不會使自己的陶藝創(chuàng)作走在其他民族的前面。
沃克思受當時的抽象表現主義和行為畫派的各種影響,嘗試并實踐一種完全拋棄傳統形式的制陶技術方式和審美趣味,以放任、偶發(fā)、自由的形式充分體現粘土的率性表現及展示藝術家情感觀念的新風格。在進行著全新陶藝的實踐中,人們真正看到了陶藝的多樣性、可塑性,最重要的是看到了陶瓷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心靈的慰藉。在現代人一種繁忙的生活狀態(tài)當中,社會的各個方面的誘惑、壓力,造成了許多現代“病癥”,人們渴望在繁忙的工作中、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找回真正的自我?,F代陶藝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社會形態(tài)下孕育而生,心靈脆弱的人們仿佛在現代陶藝當中找到一種輕松的可能,一種心靈返樸歸真的慰藉。
1、國外現代陶藝家作品的文化特征:如美國當代著名陶藝家韋恩·黑格比的陶藝作品,極富視覺效果及藝術美感。美國的自然風光在黑格比的心中喚起了創(chuàng)作藝術的渴望和孕育新藝術的希望。在藝術家的贊美中,廣袤的美國大自然已經演繹成為一種多元化的象征和不斷發(fā)展的精神。黑格比的陶藝作品已經成為美國風光藝術傳統的一種延伸。依賴于創(chuàng)作手段,它仿佛就是大自然本身——土、水和火的交融帶來了大地的神秘感。在黑格比的作品中,你能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自己家鄉(xiāng)風景的眷戀,及對家鄉(xiāng)的愛。讓人切身體會到那種似曾相識,仿佛是在多年前的一剎那間,美麗的自然風景瞬間固化,直到今日依舊在等待那個看風景的觀賞者。
日本的當代陶藝也是獨具特色,就如日本當代著名的陶藝家秋山陽。秋山陽從其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中收集了各類令人著迷的自然物象造型,對他而言,這一系列的存在不僅可以產生創(chuàng)作觀念,而且深深地吸引著他。由于自然界物體的形態(tài)都具備不規(guī)則幾何結構。因此,秋山陽作品表面的圖紋又傳遞著其內在的活動,正是這種對形式所產生的濃厚興趣揭示了這種介于事物表面和內在的聯系,而這一點正是秋山陽那些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中的主旨。陶泥中的龜裂正是探索事物內在活動的線索。面對秋山陽的作品時,無需言語,無需任何的講解,獨自一人安靜地感受其作品帶來的幽靜、生靈、趣味感。
加拿大陶藝家史蒂文·海恩門的作品也是極富特色。其作品大多是不規(guī)則的陶器皿,與傳統的器皿相比較,其作品的造型與尺寸等規(guī)則的限制形成鮮明對比,缽形的樣式則表明對這種緊湊的結構重新懷有興趣;結構的緊湊,它的力度更準確地表現在限度、熟悉度和普遍性上。為了體現工藝品的美觀象征意義,更注重作品表面的處理,越來越多地關注形式的語言、圖案樣式和象征符號。
2、中國現代陶藝家作品的文化特征: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陶藝創(chuàng)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葉,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即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階段,這樣一個歷史環(huán)境背景下產生的。
如今中國也有許多著名的現代陶藝家,他們創(chuàng)新的作品與眾不同,而富有個性。如姚永康老師的作品,以“世紀娃”系列為例。作品采用了泥片卷曲和手工捏塑成型相結合的塑造方法,即注意了形象的變化,又注意了泥條、泥片之間的皺折疏密變化,表現出隨意、自然的藝術風格?!笆兰o娃”吸收了民間泥人娃的塑造風格以使中國水墨寫意畫的筆意氣息,同時還突出了民間習俗“年年有余”的吉祥美好意愿,具有中國傳統藝術品位,也具有濃厚的東方古典情結。
在中國從事現代陶藝的創(chuàng)作陶藝家還有許多,而且他們引領著當今中國現代陶藝前進方向,再如呂品昌的陶藝作品,將中與西、古與今的表現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雕塑和陶瓷之間尋找陶藝的獨立語言,作品極富中華民族當代精神及意識形態(tài),他們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陶藝的另一種可能,一種全新的技術方式,一種全新的藝術思維。
上述的幾位陶藝家他們的作品與眾不同各具特色,在今天的社會文化大背景下,他們在自己淵博的文化修養(yǎng)與藝術實踐的前提下,闡述了各自的內心的藝術觀點,以他們自己的作品向世人講解,展示。不難看出,在他們的作品中,體現出來更多的是人文的關懷。對生命的價值,社會現象,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及個人情感的表達給予了哲學性的反應,這不僅是個人文化涵養(yǎng)表現的一種樣式,更是作為藝術家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藝術在于創(chuàng)造,它不僅僅是技術所能達到,而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各方面修養(yǎng)的結果。我們的藝術作品更多是為現代而創(chuàng)造,有繼承傳統更要富有創(chuàng)新。陶藝的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F代人的美學觀點隨著生活方式變化在進步,我們在延續(xù)傳統的同時要加以現代人情感、思維、意識,加以人文性的關懷,從而產生令人為之一振的新作品、新語言、新形式。以適應現代人生活環(huán)境、思維方式、品味情調。這樣才能促進藝術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社會審美認識的提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藝術與文化的發(fā)展是統一的,藝術是文化的重要內涵與組成部分,而文化是藝術的淵源與內容?,F代通過文化來批評藝術和通過藝術來批評文化成為藝術與文化共同發(fā)展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化和藝術互相影響,一個時代的藝術發(fā)展,通常和那個時代的文化、經濟、政治大背景脫離不了關系。與此同時,一個時代的文化也會影響到那個時候的藝術,文化和藝術互相關聯。藝術是它所屬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藝術起到了“文化自然意識”的作用,可知藝術和文化的關系是表現和被表現的關系,歸屬和被歸屬的關系。就是說藝術是民族文化底蘊的反映物,民族的文化又總是為它的藝術所反映出來。
新時期以來各方面都有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廣大群眾欣賞能力日益提高,審美意識不斷變強,有些人們雖非專業(yè)陶藝家,也有制作陶藝的強烈欲望,他們渴望在制作中能享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而一件作品的實踐和完成,必然要作者有意識思維的概念,從精神到物質的轉換過程,還要有一定的技藝文化認識了解和施展某些知識方法規(guī)范的運用。陶藝,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門類,以其個性化的表現方式使廣大觀眾逐漸所喜愛。
[1]中國陶藝家[M].中國陶藝家雜志社&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01-01.
[2]白明.世界現代陶藝[M].江西美術出版社,1999.
[3]楊永善.說陶論藝[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1-1.
[4]貢布里希.藝術發(fā)展史[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5]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方法初探[O L].中國陶瓷信息資源網,20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