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芹鋒,陳紅梅 (江蘇省江陰市中醫(yī)院康復理療科,江蘇 無錫 214400)
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是指經皮穿刺后血液通過損傷的壁破裂口進入血管周圍組織并形成一個或多個腔隙(瘤腔),收縮期動脈血液經過載瘤動脈與瘤腔之間的通道(瘤頸部)流入瘤腔內,舒張期血液回流到動脈內的一種病理現象[1]。假性動脈瘤的形成與動脈損傷有關,且動脈瘤的囊壁為纖維結締組織,很容易破裂[2]。將自2009年1月至今40例在我院ICU和康復理療科住院,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處理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患者處理過程中的急救、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月至今在我院ICU和康復理療科住院治療的患者,其中男31人、女9人,年齡在35~86歲之間,外傷性34例;醫(yī)源性穿刺所致6例,均為長期臥床的中風后遺癥患者,病程在6~15年,同時伴有高血壓,并反復肺部感染,周圍靜脈條件極差。均經彩色多普勒檢查確診為股動脈假性動脈瘤,都是采取保守治療的患者,血腫形成范圍均約16 cm×28 cm。
1.2 方法:一經確診即予20塊重疊的紗布8字繃帶固定法壓迫穿刺點,進行局部加壓包扎,停服抗凝藥物,同時給予血凝酶止血、血漿等擴容抗休克治療。出血停止后予活血化瘀中藥熏洗結合三七散局部外敷治療,至腫脹完全消退。
1.3 結果:40例病患出血均在3 d內完全停止,局部瘀血32例在1周內消退、吸收,8例10 d內消退、吸收,患者滿意度100%。
2.1 及早判斷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發(fā)生,及時局部加壓止血:中風患者由于長期臥床、反復發(fā)生肺部感染等,尤其是本身靜脈條件較差者,尤其是反復穿刺并使用抗凝藥物的患者,一旦穿刺部位發(fā)現進行性增大的搏動性腫塊時,應考慮損傷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形成,應及早行彩超確診。彩超對醫(yī)源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有診斷價值[3]。立即用20塊重疊的紗布置于穿刺點[4],人工壓迫20 min,然后用8 cm×6 cm的紗布繃帶以大腿根部、骨盆為基點,8字包扎法進行加壓包扎,松緊度適宜,以不完全阻斷血流為宜,避免影響下肢血液循環(huán),并抬高患肢制動。一般加壓2~3 d。
2.2 生命體征監(jiān)護,迅速建立輸液通路,補充血容量:一旦確診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形成,即予建立兩路靜脈通道,快速補充血容量,遵醫(yī)囑使用血漿、血凝酶、平衡液等,液體輸注時應注意晶膠結合,見尿補鉀,要求補充進入血循環(huán)的液體量大于由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破例口處喪失的血液量,確保血容量充足。并設專人護理,進行連續(xù)生命體征監(jiān)測,嚴密觀察體溫、脈搏、血壓、心率、尿色等的變化情況,以及局部血腫有無繼續(xù)增大、患肢皮膚溫度、顏色、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計每小時尿量和24小時出入量。每小時尿量宜大于30 ml。
2.3 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予心理支持:不管是外傷還是中風、長期臥床的患者,均由于疾病突然,常常伴恐懼感,護理人員應及時介入,解釋病情,安慰患者。尤其是中風言語不能的患者有自己的心理活動,卻無法訴說,護理人員除應做好家屬心理護理,消除或減輕其焦慮、恐懼心理外,更應指導家屬陪護在旁,給予患者親情支持和心理安慰;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撫摸患者額頭、握手等肢體語言支持鼓勵患者,使患者充分信任醫(yī)護人員,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堅定信念,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4 做好飲食指導:股動脈假性動脈瘤在出血期,中醫(yī)屬血證范疇,因外傷經絡致血溢脈外,此期,患者宜進食大棗黃豆粥、人參桂圓阿膠膏、菠菜豬肝湯等清淡、富營養(yǎng)、易消化之品,以達到補血益氣之功效;在出血停止期,證屬氣滯血瘀,宜進食山楂、洋蔥、韭菜、山藥、芹菜等活血化瘀之品,以全身調理,促進局部瘀血吸收。
2.5 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并發(fā)癥: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患者一旦確診,即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并制動。此時,護理人員應翻身叩背1次/2 h,在不影響傷口的情況下,適當活動身體其他部位,以及進行患肢遠端肌肉的小幅度被動運動,以避免下肢動脈血栓的形成。并保持床單位整潔,做好口腔護理、會陰擦洗等,保持全身皮膚清潔。
2.6 局部血腫護理:股動脈假性動脈瘤在出血停止期,護理人員遵醫(yī)囑每天予中藥熏洗,早晚各1次,每次20 min,熏洗結束予血腫局部三七散中藥外敷6~8 h。其中中藥熏洗是運用中藥湯劑,通過加熱變成蒸汽,利用熱力穿透和藥物滲透的作用以疏通腠理,調氣和血,消除腫脹;中藥有效成份以離子形式滲入皮膚,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而三七散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促進炎癥消散,從而促進局部瘀血早日吸收消散。
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發(fā)生考慮與反復穿刺、不正確壓迫、高血壓、動脈硬化、使用抗凝藥、外傷等因素有關,及早確診與及時采取正確方法處理對治療的預后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需進行深靜脈穿刺的患者宜提前一周停止使用抗凝藥物,以免抗凝藥物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另外,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應全程體現優(yōu)質護理服務,深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5]。每天應根據患者的舌苔、舌質、脈象、面色、尿量等,及時調整飲食護理,以更有益于促進患者康復;而后期局部血腫的吸收通過中藥熏洗結合三七散外敷相結合的方法,吸收更快、更徹底。因此,對股動脈假性動脈瘤采取保守治療的患者運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與護理療效顯著、確切,且患者滿意度較高。
[1]Gehling G,Ludwing J,Schmidt A,et al.Percutaneous of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 by paraan occlusioneurgsmal saline injection[J].Cardiovase Interv,2003,58(4):500.
[2]段志泉,李 強.實用血管外科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739.
[3]馬麗萍,孫 巍,周啟昌,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假性動脈瘤診治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3,12(6):341.
[4]胡艷其,葛 宇,偉婉衫.股動脈穿刺傷口包扎止血508例護理體會[J]. 內科雜志,2010,5(3):343.
[5]俞海穎,皺海燕,凌素月.骨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2,33(9):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