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申
(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試論總體設計與線路走向方案選擇
李 申
(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對總體設計的概念、內容以及方法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提出了線路走向選擇的影響因素以及線路選擇的方法,希望對相關的工作者有所指導和幫助。
總體設計;線路走向;方案選擇
所謂總體設計,就是根據(jù)項目遠期的客流和運營管理功能需要,以城市規(guī)劃和發(fā)展為先導,按照有關方針政策要求,提出項目建設的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建設規(guī)模及最終目標;統(tǒng)籌考慮城市規(guī)劃、道路等各方面的條件約束,對項目建設目標和設計方案,進行全面規(guī)劃與安排,進行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
(1)全過程
交通的總體設計工作不只限于某一設計階段,而是縱貫項目的建設期全過程。即從總體設計階段到施工驗收的各個階段都有總體設計工作,只不過其內容和工作方式不同而已。從廣義上說,總體設計工作應貫穿該項目的前期規(guī)劃研究(可行性研究以前)到項目實施(總體設計階段以后)的整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
(2)連續(xù)性
為保證項目設計的總體性和完整性,為項目安全地投入運營打下堅實基礎,總體設計工作在建設的各個階段是連續(xù)進行的,這不因建設過程中設計與施工單位增減或變更為中斷。
(3)全方位
從客流預測到項目運營管理模式的研究制定,從線、站方案比選確定到土建工程結構施工方案研究,從車輛、設備制式方案選擇到設備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設備安裝到調試,總體設計都要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協(xié)調與控制,應特別重視重點部位及關鍵細節(jié)的管理和控制。
(4)負總責
總體設計應對項目設計的質量、工期、投資控制負總責。這里特別強調一下,總體設計應從技術方案角度、高度關注設計方案的可靠度和安全性,確保設計方案是安全可靠的,為施工和運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實踐證明,總體設計是交通工程設計的核心,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處于“總策劃、總控制、總指揮”的地位,對于工程施工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高水平的總體設計不僅可以促進交通工程各系統(tǒng)設計質量的提高,而且對工程建成后發(fā)揮良好功能效益亦有很大的影響。
交通工程是集多工種、多專業(yè)為一體、技術復雜、涉及的控制因素多、設計難度大,施工技術要求高,工期較長、施工對城市道路、交通、環(huán)境影響大的龐大系統(tǒng)工程。設計過程中,常采用多專業(yè)、多單位聯(lián)合設計的管理模式。簡言之,總體設計的作用可以概括為確保工程設計文件的統(tǒng)一性、完整性、總體性和對工程施工的先導性。
(1)組織編寫總體性技術指導文件(“三大件”)
指導文件的內容包括各階段的設計技術要求,各設計階段設計文件的組成與內容,各設計階段技術接口文件。交通項目設計的上、下序、專業(yè)間、土建系統(tǒng)與設備系統(tǒng)之間、土建系統(tǒng)內部和設備系統(tǒng)內部等各種設計接口多達數(shù)百個,均應在“接口文件”之中涵蓋。這“三大件”是總體設計的“綱領性”文件,是力保設計文件達到“統(tǒng)一性、完整性、總體性”的重要措施。
(2)組織開展總體總包的各項總體技術性和總包管理工作
設計文件質量控制:確定目標——目標分解——制定措施;設計工期控制:各系統(tǒng)設計工期滿足系統(tǒng)的施工需要;工程投資控制:確定目標——目標分種——確保各系統(tǒng)設計控制在規(guī)定的幅度內;計劃管理:根據(jù)工期要求,制定具體的設計進度計劃;合同管理:認真履行總體總包合同規(guī)定的各項職責,及時與業(yè)主溝通,適時簽訂“補充合約”。必要時,組織開展對“分包合約”的管理;組織進行大量的質重性總體技術管理工作。
(3)組織編制各項管理制度、辦法和措施
針對各項技術性管理工作,實施制度變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管理,必須研究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高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證各項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
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說明設計意圖,重點及對施工的要求或建議;協(xié)助業(yè)主制訂變更設計管理辦法;組織完成變更設計工作及相應的費用調整;施工設計人員(或小組)做好施工配合工作。
針對不同城市,不同業(yè)主,不同項目的不同要求,研究新思路,制定新辦法,不斷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這些理論和方法包括項目管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技術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系統(tǒng)工程學和運籌學的理論與方法、價值工程學的理論與方法、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等。
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實現(xiàn)資源共享。定期或及時組織經驗交流會或現(xiàn)場觀摩會、座談會、專題研討會、典型事例分析會等,抓好項目的技術總結工作。大力加強人才培養(yǎng),推出更多的總體總包管理專家,牢牢地占領市場,且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上有所發(fā)展。
確定線路走向的時候要符合交通網絡的規(guī)劃原則,研究交通線路的服務功能,選擇出滿足乘客需求的最佳路線。
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能夠提高交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線路的走向應該能夠穿過客流量比較大的地方,包括市政中心、住宅區(qū)等,這樣能夠使交通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交通線路的走向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到眾多因素,有些能夠用定量辦法計算,有些則無法用定量方法計算。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有化多為少法、分層序列法、效用理論等。由于交通線路中涉及的非定量因素比較多,因此選擇層次分析法(AHP)較為合適。
評價方法對方法的正確運用有重要的檢測作用。評價交通線路走向的優(yōu)劣情況,需要對影響交通運行的各項指標進行綜合的評價,這些指標包括吸引客流程度、線路條件、施工條件、環(huán)境保護等。
層次分析法需要的數(shù)據(jù)、信息比較少,可大大節(jié)省決策所花費的時間。但該方法也存在弱點:要求決策專家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廣泛的社會經濟知識、熟悉工程背景。因此,為提高該方法的實用性和可靠性,減少專家判斷誤差,可采取適當擴大專家咨詢范圍,也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專家反饋的意見。
[1]劉長春.南廣線南寧至貴港段線路走向方案研究[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5).
[2]展志成.巴珠鐵路線路走向方案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09,(1).
[3]蔣銀海.阜陽至六安鐵路線路走向方案設計[J].鐵道貨運,2010,(11).
U416.1
C
1008-3383(2014)04-0063-01
2013-12-26
李申(1972-),男,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 橋梁的設計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