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云,錢玉蘭,陸勤美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為化療的腫瘤病人提供了一條可靠的靜脈通路,但在PICC留置過程中也會伴隨一些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仡櫡治?011年1月—11月我科189例行PICC治療的腫瘤病人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于2012年1月—11月我科在PICC規(guī)范化置管及維護的基礎上采取個性化干預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11月195例行PICC置管的腫瘤病人,年齡13歲~78歲(56.0歲±3.5歲);男80例,女115例;疾病診斷:消化道腫瘤76例,乳腺癌49例,肺癌33例,淋巴瘤25例,其他腫瘤12例;穿刺方式:肘上靜脈34例,肘下靜脈161例;穿刺部位:貴要靜脈145例,正中靜脈29例,頭靜脈21例;導管選擇:BDPICC導管25例,巴德三向瓣膜PICC導管170例。
1.2 干預方法
1.2.1 個性化心理支持 惡性腫瘤對病人心理有著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而當病人為接受化療首次行PICC時,對PICC是陌生的,再加上病人在攜管期間擔心導管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擔心計劃外拔管,更加重了不良心理。因此,在置管前及攜管期間根據病人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按需疏導,給予答疑解惑,進行認知重建,指導應對技巧,發(fā)揮病友、家屬的支持等,增強病人自信心,提高病人對PICC的依從性。
1.2.2 個性化健康教育 腫瘤病人經PICC化療后會出現癌因性疲乏,或者因為擔心穿刺點出血、導管脫出,病人穿刺側手臂活動減少甚至不活動,導致PICC側肢體腫脹,容易形成靜脈血栓;某些病人在出院攜管期間依從性較低,因為癌因性疲乏病人懶得活動,若路途遠,也有某些病人存在“沒有幾天就要返回醫(yī)院完成化療療程,耽誤幾天應該沒事”等的心理,這些病人不能按時進行導管維護,導致導管堵塞、局部感染。因此,這類病人要進行重點評估,針對評估結果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易形成靜脈血栓者,由責任護士持續(xù)督促病人進行肌肉收縮鍛煉,使用握力器或者用力握拳與松拳交替進行,尤其在輸液時,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靜脈血栓的形成。夜間護士巡視時要干預部分病人睡眠時將手臂枕于頭下的習慣,避免PICC側手臂長時間受壓導致血液停滯形成靜脈血栓。對依從性低者,聯合醫(yī)生、家屬對其持續(xù)進行教導、督促,在病人攜管出院期間,由隨訪護士增加隨訪次數,干預病人不遵醫(yī)行為,以提高其依從性。也可評估病人的文化程度,鼓勵并指導病人書寫自我管理日記,讓病人充分參與到PICC維護中,逐漸提高PICC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1.2.3 個性化導管維護
1.2.3.1 個性化沖管 ①腫瘤病人常需經PICC輸注高滲性、高pH值、強刺激性藥物,如甘露醇、化療藥物等,可損傷導管,使部分藥物沉淀在導管內壁上,使用非配伍藥物時也可致藥物沉淀,使管腔變窄。針對這類病人,在每次使用上述藥物后均要使用20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管,利用脈沖形成的渦流沖刷管壁,及時沖擊沉積物,避免PICC非血栓性部分堵管。同時脈沖沖管形成的導管擺動,也可預防導管尖端血栓形成。②BD PICC導管為頭端修剪導管,沒有瓣膜。腫瘤病人實施化療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劇烈嘔吐時胸腔壓力瞬時增加;肺癌病人咳嗽劇烈時同樣會出現胸腔壓力加大,從而導致靜脈血液回流至導管,如未經處理可能導致血栓性導管堵塞。我們使用無針密閉正壓接頭,因注射器與無針密閉正壓接頭分離的瞬間可產生持續(xù)正壓,將留置在導管內的液體向前推動,從而避免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3]。每天輸液完畢用20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管后再用50U/mL肝素2mL稀釋液封管。成人用肝素溶液濃度25U/mL~125U/mL封管是安全的,對凝血功能無明顯影響[4]。
1.2.3.2 個性化導管固定 ①巴德三向瓣膜PICC導管為末端修剪導管,材質柔軟,易受磨損而破裂。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發(fā)生導管體外破損的部分均在導管套于減壓閥的金屬柄處,由于病人的肢體活動及固定不妥,導致該處反復折疊、磨損,最終導致導管破裂。因此,行PICC肘上靜脈穿刺者導管固定呈“U”形,肘下靜脈穿刺者導管固定呈“C”形,固定后均需檢查病人肢體活動是否導致導管金屬柄處折疊,每班評估并教會病人觀察導管是否出現折疊現象,如有折疊,隨時進行敷貼的更換,重新擺放導管固定方向。②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的敷貼。易滲血、滲液病人使用妙貼加3M(9546Hp)敷貼進行固定,無特殊情況48h更換。妙貼中的脫脂棉墊和不黏性微格傷口接觸層可以吸收穿刺點滲液、血液,避免穿刺點的浸漬增加感染機會。而3M(9546Hp)敷貼覆蓋其上能加強導管固定,避免了單用妙貼導致的導管移位或滑脫;易出汗者使用思樂扣加3M(9546Hp)敷貼固定,思樂扣的固定能有效避免導管的移動或脫出,3M(9546Hp)敷貼透氣性高,黏合力強,有效防止因潮濕致敷貼松動而導致的導管移位和脫管;對3M(9546Hp)敷貼過敏者使用IV3000敷料進行固定,因IV3000敷料所涂的是低敏感性的黏劑,有效減少了皮膚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生,提高了病人的舒適感[5]。
195例PICC腫瘤病人實施個體化干預措施后,發(fā)生靜脈炎2例,靜脈血栓2例,導管移位8例,導管脫出1例,導管堵塞1例,導管相關性感染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由2011年的21.0%降至8.2%。病人滿意度也由2011年的90%上升至95%。
靜脈炎、感染、導管堵塞、脫出、破裂、靜脈血栓形成等都是PICC相關并發(fā)癥,靜脈血栓形成是PICC置管后最危險的并發(fā)癥[6],導管移位與脫出是PICC導管護理的難點。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準入、規(guī)范操作、標準維護和管理能降低PICC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但由于病人個體差異,行PICC治療的病人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在分析2011年我科腫瘤病人PICC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的基礎上,認真評估行PICC治療的病人,有針對性地實施了個性化干預,使PICC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下降。
個性化干預是整體護理的延伸,充分體現尊重人、理解人、關懷人的理念。行PICC治療的腫瘤病人是所有病人中更為弱勢的群體,護理人員主動接近、關心病人,病人在接受個性化干預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責任心、細心和誠心,病人認為自己受到了重視,逐漸與護理人員形成朋友式的護患關系,病人依從性增高,滿意度也大大增加。
[1]Todd J,Hammond P.Choice and us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by nurses[J].Prof Nurse,2004,19(9):493-497.
[2]周美玲,李惠萍.PICC和CVC在胃腸外營養(yǎng)比較中的系統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2):55-59.
[3]劉金港,蔡永華.國內CL2000型可來福接頭的臨床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0,24(1A):39-40.
[4]章春芝,王桂英,薛志芳,等.個性化質量管理在PICC置管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5):455-456.
[5]龔振琴,姚軼男,孫敏.IV3000透氣敷料應用于PICC置管后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1,25(3C):797-798.
[6]王莉.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進展[J].吉林醫(yī)學,2010,3(11):1564-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