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偉,尹鐵超,楊傳鳴
高偉/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講師,碩士(黑龍江哈爾濱150080);尹鐵超/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教授(黑龍江哈爾濱150080);楊傳鳴/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目前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課程注重基礎教育,以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學為主。EGP教學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弊端,學生在求職、升學、對外交流方面顯示出能力不足,即使學生已經(jīng)通過CET4和CET6等大學英語標準化測試,依然欠缺實際應用能力,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正是立足培養(yǎng)國際性專門人才需要,與高校英語教學相結合,探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新方法,以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國際性專門人才。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是以專業(yè)需求為基礎的實用性英語,與某種職業(yè)或科學相關的英語,是某一領域的專門英語,如商務英語、計算機英語、醫(yī)學英語、新聞英語、法律英語、工程英語、農(nóng)業(yè)英語等等,強調(diào)語言基礎知識和學科專業(yè)知識的結合。ESP教學課程是根據(jù)學習者的特定需求而開設的課程。20世紀60年代,ESP作為一種教學主張被提出,并且迅速影響到了中國?!皸罨壑薪淌谟?978年先后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和《外國語》上分別發(fā)表論文《科技英語的教學與研究》與《國外科技英語教學與研究動態(tài)》。這是我國最早有關ESP的研究?!保_曉黎,2007)這兩篇文章介紹了ESP的概念。隨后ESP的教材也相應地出版發(fā)行,但教材的類型僅限于科技英語類。80年代初開始,ESP的教學和科研從單一的科技英語逐步擴展到其它分支,例如,旅游英語、商貿(mào)英語、工程英語、材料英語等。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國的各行各業(yè)加大了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而英語是各國之間進行交流的主要媒介,這就需要具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外語人才,通過普通英語(EGP)教學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已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因此ESP教學在中國得以迅速地發(fā)展。但是ESP的教材不足、質(zhì)量低下,而且缺乏典型性、可靠性和深入性。ESP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專業(yè)知識強的專業(yè)教師英語水平達不到標準,而大學英語教師又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知識。ESP教學的方法和管理落后,課程的設置體系不科學,而且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脫節(jié),這就造成學生的滿意程度差?!傲_毅,李紅英(2008)對6所高校的ESP教學的調(diào)查報告更是令人觸目驚心:74%的學生對ESP效果不滿意”。(楊楓,2013)
ESP教學的各個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有待于提升和改進。但學生對ESP教學不滿意的原因之一就是應該在什么階段進行ESP的教學以及如何從EGP教學向ESP教學過渡。大多學者認為ESP課程應設置在學生通過四六級之后?!耙徊糠謱W者認為大學英語基礎階段仍為四六級的共核教學,而在過級后的專業(yè)英語階段向ESP靠攏?!保▏懒?,2009)大學英語四六級后的英語課程的內(nèi)容應該能滿足學習者實際應用的需求?!?971年Richerish第一次提出了外語教學的需求分析這個概念,探討了如何滿足學習者在未來語言使用環(huán)境中的交際需求?!保▍羌t云,2011)而ESP教學理念是希望培養(yǎng)一批復合型、復語型的人才,其課程的設置是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未來職業(yè)需求而開設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在自己專業(yè)領域內(nèi)英語的實際掌握和使用能力。例如,可以用英語語言這種工具進行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活動或者可以閱讀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書記和英文期刊等,可見,ESP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生對英語語言掌握的一定能力基礎上,即應建立在EGP教學的基礎上。“根據(jù)學校和學科的特點及其國際化程度開設EGP課程,普通英語(EGP)是實施ESP教學的基礎和關鍵?!保ㄍ跏厝?,2011)只有學生在通過EGP教學掌握一定語言能力之后,才應該開設ESP教學。而衡量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是否已掌握基礎英語的一種常見的測試手段是四六級考試,四六級試題的設置思路是完全按照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制定的。
但“種種現(xiàn)象表明,目前不少高等院校中大學四六英語教育和ESP教育之間出現(xiàn)斷層?!保ê鷷悦?,2010)學生在EGP階段所學到的英語內(nèi)容不適合立刻對ESP內(nèi)容的直接學習,需要對學生的英語知識根據(jù)ESP內(nèi)容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整合。如果沒有一個過渡階段,直接強行植入ESP的教學,勢必會造成對學生不利的影響,會影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ESP的教學效果。
如何針對ESP內(nèi)容對學生已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有效合理的整合對日后的ESP教學起著關鍵作用。首先,應對ESP進行分析,了解ESP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根據(jù)這個特點來有系統(tǒng)、有步驟地整合學生在過渡時期的英語知識體系。本文僅從ESP文章的句法特點來探討學生英語知識體系中句法知識體系的整合,為了能夠具體地把握ESP文章的句法特點,本文以2005年到2014年40篇全國碩士生入學考試英語閱讀真題為研究材料。其目的是考查學生是否能夠讀懂具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英文期刊、雜志、報紙、書籍等,閱讀真題的材料也是從著名的英美期刊、報紙等摘錄而來,如The 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Los Angeles Times,Nature,Business Week,The Economists等等,但為了適應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摘錄的文章進行了適度的修改,例如每篇閱讀的單詞量往往集中在420到460個單詞,而且根據(jù)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詞匯要求,更改了專業(yè)詞匯,或?qū)I(yè)詞匯進行了必要的解釋。同時,對某些句子進行了適度的合并,增加了句子的長度等等。在某種意義上,考研英語閱讀真題的材料正是建立在EGP的基礎上,向ESP轉(zhuǎn)型的過渡材料,此材料既具有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的英語知識,又具有專業(yè)英語所具有的特點。所以,可以根據(jù)考研英語真題閱讀材料來總結學生從EGP教學到ESP教學過渡期應掌握的句法特點,從而組織有針對性、有系統(tǒng)的過渡期的教學。
ESP的句法特點應是過渡期的一個主要特點,也應是教學的主要任務。根據(jù)40篇考研英語閱讀真題,平均每句話的單詞量是26個單詞,句子相對來說很長,2007年真題第四篇閱讀最后一句話的單詞量是50個單詞。要理解這些句子,就必須具有相應的句法知識體系。通過對句子的分析,發(fā)現(xiàn)最常見的句法知識為后置定語、狀語、同位語、非謂語動詞等,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而使一個句子變得更加復雜。對高考成績超過130分的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隨機調(diào)查,對于超過35個單詞以上的句子,盡管把詞匯意義給他們,仍有56%的學生不知道這句話的意義。其實要理解一句話的意義,不僅要知道詞匯意義,而且還要具有句法結構知識、對語篇內(nèi)涵的理解以及英語語言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句法是理解長難句的一個重要基礎,應該加強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而句法內(nèi)容的學習一定要以解決實際內(nèi)容為目標。一方面句法知識要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有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例如根據(jù)對40篇考研英語閱讀真題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名詞后接后置定語的現(xiàn)象非常常見,最常見的六種后置定語是:副詞或副詞短語、介詞短語、不定式、分詞短語、形容詞短語和定語從句。而一個名詞后面最多能同時接三個后置定語,其排列順序往往為副詞或副詞短語、介詞短語、形容詞短語/不定式/分詞短語、定語從句。所以可根據(jù)這個總結的句法規(guī)則進行寫作教學,即在名詞的后面根據(jù)語意加六大后置定語,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寫長句的能力,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類似的ESP寫作特點應為學生多總結,隨后有計劃、有步驟地教授給學生。同時,句法知識還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提前預知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力。根據(jù)這40篇文章,大多數(shù)的長難句中都具有連詞and,but或or,這三個詞也是造成句子的復雜的因素,盡管很多學生都知道它們的語法功能是連接并列成分或并列句,但是在閱讀相關句子時往往會遇到很大麻煩。應該提前告知學生在長句中遇到這三個詞應該這三個詞的下面標注下劃線,把它們看作閱讀中的顯性標識詞,暗示在ESP閱讀中,它們往往連接8大并列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表語、定語、同位語和狀語,以及相應的6個并列從句: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它們還可以連接一個句子內(nèi)部兩個并列句。在向ESP教學的過渡階段內(nèi),應該為學生總結這三個詞在連接相應成分或句子時有哪些各自的特點,同時加強學生在此方面的訓練,為以后閱讀做好充分的準備。
大學英語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最能夠順應時代發(fā)展的科目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歷經(jīng)了數(shù)次改革??v觀國際上課程改革的趨勢及國內(nèi)大學英語改革的要求可見,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學以致用,將英語技能應用于專業(yè)實踐中。通過過渡階段對學生句法知識結構體系的有效整合能夠使學生快速地適應ESP教學,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1] 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0).
[2] 蔡基剛.大學英語教學若干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2).
[3] 2004-2014年全國碩士生入學考試英語閱讀真題[Z].
[4] 羅曉黎.ESP在我國發(fā)展的四個階段[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11).
[5] 楊楓.關于大學英語教學ESP論的一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3).
[6] 嚴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ESP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2009(4).
[7] 吳紅云.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職公共英語ESP教學模式探討[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4).
[8] 瞿云華.大學專業(yè)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浙江大學學報,1999(3).
[9] 胡曉萌.大學英語四六級與ESP課程設計[J].語文學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