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蘇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傳染科 226006)
慢性肝病和糖尿病都是我國人群中的常見病,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常發(fā)現(xiàn)慢性肝病患者比普通人群更易合并糖尿病。肝臟是人體一個很重要的臟器,它有解毒、合成、分解、代謝等許多功能。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質和脂肪,絕大部分都要經(jīng)過肝臟進行生物轉化,成為人體自身能利用的物質。因此,當慢性肝實質損害到一定程度時,葡萄糖耐量進行性減退致使其中部分病人最終發(fā)展為糖尿?。?]。另外,肝炎病毒本身可直接干擾胰島素的信號傳導過程,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大大增加了慢性肝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生幾率。兩種疾病合并相互影響預后較差。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統(tǒng)籌兼顧,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對于活動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如HBV-DNA陽性要積極抗病毒和保肝治療,在改善肝臟功能的同時,積極控制血糖,有利于病人的恢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56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經(jīng)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收到良好的效果?,F(xiàn)將護理總結如下。
56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齡區(qū)間為35~70歲。平均年齡51.2歲。56例患者全部是2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其中合并糖尿病腎病20例;肝硬化22例,慢性活動性肝炎16例,慢性重癥肝炎18例。治療手段:除一般性的退黃、保肝、利尿、支持、對癥等肝病治療外,應用胰島素治療45例,單純飲食控制6例,綜合運動和皮膚護理5例。
2.1 心理護理使患者了解慢性肝病和糖尿病治療的基本知識及密切配合治療和護理的重要性。了解飲食治療在控制病情、防治并發(fā)癥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飲食治療的具體要求和措施;了解情緒、精神壓力對疾病的影響;指導患者正確處理疾病所致的壓力;對于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纏綿易反復遷延、低血糖反應等,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負擔,易產生焦慮、抑郁、擔憂、悲觀或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護士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科學的、精心的心理護理。
2.2 飲食護理肝病伴發(fā)糖尿病病人的飲食既要有利于肝臟的恢復和足夠的營養(yǎng),又要有利于控制和減輕糖尿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的低脂低糖食物,但對有肝性腦病先兆、重度黃疸持續(xù)不退,應限制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攝入,以免誘發(fā)肝性腦?。?]。以靜脈應用白蛋白、血漿或復合氨基酸為主。對有食管靜脈曲張的病人,應給予刺激性小的食物為主,細嚼慢咽,避免進食刺激性強、生冷、硬的食物。同時禁煙、戒酒,以免增加肝臟負擔。肝硬化腹腔積液病人還應控制水和鈉鹽的攝入量;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注意觀察飲食的情況;消化道癥狀重、食欲差的病人,少量多餐,監(jiān)測血糖。護士應熟悉疾病相關知識,向病人說明飲食治療的目的及重要性,使病人做到主動配合。
2.3 皮膚護理此類患者常有皮膚干燥、水腫,黃疸時可有皮膚瘙癢,易抓傷,引起皮膚感染。護理中應注意保持床鋪平整舒適,指導患者穿寬松的衣服,適當按摩局部皮膚,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用甘油改善皮膚干燥,爐甘石洗劑涂抹止癢,沐浴時不用堿性強的皂液,督促患者剪短指甲,盡量避免搔抓,防止皮膚破潰引起感染。長期臥床患者應定時翻身,必要時給予氣墊床或應用氣圈,防止褥瘡發(fā)生。
2.4 預防感染的護理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技術。加強病室管理制度,床單位整潔,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地面、物體表面用含氯制劑清潔,每天消毒2次;每天紫外線消毒2次,以保持空氣新鮮;減少探視人員,禁止病人串病房活動,減少交叉感染。加強各種管道的護理,按護理常規(guī)護理。加強口腔護理,尤其是伴有消化道出血或昏迷的病人,預防口腔感染。同時控制血糖是減少糖尿病病人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據(jù)醫(yī)囑指導病人用藥,加強飲食管理,監(jiān)測血糖、尿糖。皮膚瘙癢者,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膚,造成感染。增強機體抵抗力,指導患者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防止二重感染[2]。
2.5 用藥指導由于肝病的影響,病人的血糖較難控制,故每天監(jiān)測血糖。根據(jù)血糖和病人的進食情況,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血糖不宜控制太低,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8mmol/L為宜。對于注射胰島素病人,劑量應準確。靜脈輸注胰島素時,注意勻速輸入,防止因輸液速度影響血糖水平。普及胰島素常識,講解口服降糖藥可引起肝損害,胰島素是目前最好的具有保肝和降血糖的雙重功效,選擇合適的胰島素劑型,準確無誤掌握劑量;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應經(jīng)常更換注射部位,防止皮下硬結的發(fā)生,嚴格消毒,預防感染。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定時監(jiān) 測血糖,調整劑量,不可擅自改藥、停藥。指導病人正確使用和計算胰島素劑量的方法與保存藥品的方法。囑病人隨身攜帶糖果,以備發(fā)生低血糖時服用。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兩者終身疾病并存,加重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及醫(yī)護患之間的良好溝通配合,在健康教育中,針對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進行相關知識的指導是治療該病的保證。做好與患者親屬的溝通,同時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行為,正確指導用藥與合理飲食,對疾病的好轉,維持肝功能及血糖正常,延緩慢性肝病的進程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樹立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能積極的配合各種治療,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生存質量得到提高,促進了疾病的康復[3]。
[1]王玉紅.糖尿病腎病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120.
[2]周勤.慢性肝病并發(fā)肝源性糖尿病的護理干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4):3086-3087.
[3]沈華芳.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8):98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