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玉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陜西 西安710062)
新課程標準為初中也就是7~9年級的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制定的目標為:“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贬槍@樣的目標,課標中給出了一定的教學建議。課標強調(diào)“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由于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擠占了很多閱讀的時間。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行為。要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質(zhì)量,必須想辦法引導學生愛上閱讀。而爭取學生首當其沖的陣地應該是語文課堂。所以,我在“名著導讀活動設計”研究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嘗試。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課內(nèi)資源,積極進行延展閱讀。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本文僅以《好嘴楊巴》為例,談談我的延展閱讀施行的方法以及效果。
八年級下第四單元第二十課名為《俗世奇人》,其實只是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這部小說集中節(jié)選的兩個故事。一篇是《泥人張》,另外一篇是《好嘴楊巴》,兩篇文章中的人物各具特色。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們?yōu)槲恼轮兴茉斓挠兄毺丶妓?、獨特性格的民間高人形象著迷。楊巴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的奇人高手,他絕妙技藝在于有一張能言善辯的好嘴,正是這張嘴使其保住了性命,并有了意外收獲?!澳嗳藦垺币彩且晃黄嫒?,他的奇就在手藝奇、行事奇。他技藝高妙,獨行天下;他沉穩(wěn)、干練,面對他人羞辱鎮(zhèn)定自若,后發(fā)制人,以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制敵。
本單元的主題是民間文化,主要是表現(xiàn)豐富而生動的民風民俗風情畫卷以及民間藝人奇聞軼事,教學目的是直接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完成對于小說主題以及寫作目的的探討。鑒于學生們被馮驥才先生“津味”十足,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感染,我順勢引導學生繼續(xù)閱讀《俗世奇人》剩下的十六篇故事,并在第二周專門安排了一節(jié)課時間讓同學們交流討論。由于時間比較緊,所以建議每人至少再讀四篇文章,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之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享。這樣一來既節(jié)省大家的時間,也使小組成員了解了全部作品內(nèi)容。
嘗試的效果讓我喜出望外。全班基本上百分之六十的學生在當晚讀完了剩下的十六篇文章。到第四天所有學生已經(jīng)將所有十六篇文章讀完。最讓我難忘的是一個學困生,他幾乎從來不翻書,上課都不想聽課,這次居然坐在那里一口氣讀完了小說。當我問他是什么感受時,他笑著對我說:“老師,我看懂了,還挺有意思的。”只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我激動了很久。因為這是他很少有的讀書經(jīng)歷,或許會是他一次不錯的嘗試。
接下來,同學們都按捺不住要討論自己的心得。我們在約定的時間如期舉行了討論,討論場面異常火暴。我設計了幾個簡單的便于他們闡述自己想法的話題:一是在馮驥才描寫的這些人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為什么?大家在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分別闡述自己喜歡人物的理由。看著他們完全沉浸在對于人物的分析之中,我知道我的閱讀目的已經(jīng)初步達到。他們已經(jīng)通過自己的閱讀,了解了當年天津碼頭的眾生相。
當問到第二個問題“這些人物中有沒有什么共同之處?”時,教室一下子安靜了許多。稍作思考,幾個同學說出了大家認可的答案:“他們都是奇人,都有奇藝奇事在身?!笨吹綄W生們?nèi)玑屩刎摰臉幼?,我立刻拋出了第三個問題“馮驥才為什么要寫這些人物?”這下子,教室徹底安靜了。學生們只顧去讀新奇的故事,卻沒有思考為什么作者要寫這些人。于是我又將學生們拉回課本,引導他們體悟課本中的兩個人物,體會他們都是奇人背后還有什么共同點。其實也就是完成對于另外一個共同點“俗世”這一重要因素的探討。這個問題我是通過一個具體問題的討論解決的?!昂米鞐畎汀蹦芊窠凶觥昂萌藯畎汀保窟@個問題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學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安荒埽驗樗皇呛萌?,他不顧楊七的感受改店名”、“他巧舌如簧”、“他只會阿諛奉承、見風使舵”、“他不真實、不真誠”、“他搶別人的功勞,不念舊情”、“他是奸商”。當學生說“奸商”時,教育契機出現(xiàn)了,我適時引導,問學生他能不能實話實說,做一個誠實的商人,學生馬上就說“不行”。當我追問原因時,他們馬上拓展了自己的思維,站在楊巴的角度上體會到了這個市井小人物的艱辛與無奈,體會到了“俗世”的意義。接著,由此及彼,學生們對于這些“俗世奇人”的認識深入了一層。此時他們完全懂得了馮驥才的寫作目的:“筆錄奇人妙事供后世賞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眾生相”,更體會到了馮驥才對于這些人物的欣賞同情以及關(guān)切。
“好嘴楊巴”分析完,我順勢利導,提醒同學們寫作中,要抓住典型人物的突出特點來寫。例如說“好嘴楊巴”不能稱為“好人楊巴”,“俗世奇人”也不能稱為“奇人傳”。這樣的延展閱讀,既擴大了同學們的閱讀空間,又提升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同時鍛煉了學生們的閱讀思維,一舉多得。
總之,通過這篇課文的有效嘗試和研究,我認為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先關(guān)注課內(nèi)的資源,用好課內(nèi)資源,開展延展閱讀,提升閱讀興趣,養(yǎng)好課內(nèi)資源這棵“梧桐樹”,引來更多名著這只“金鳳凰”。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二標準教科書/教材/課本《語文》八年級下冊[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馮驥才.俗世奇人[M].作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