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龍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2)
口語交際即口頭言語交際,指的是“人們在特定的語境中,為完成某種特定的交際使命,針對特定對象,借助于標準的口語(有聲語言)和非口語(態(tài)勢語)進行的聽說溝通、雙向反饋的一種實踐活動?!保?]而口語交際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規(guī)范口語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口語交際素養(yǎng)的教學。[2]192
筆者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口語交際不同于傳統的“聽話”、“說話”的靜態(tài)單向語言,而是一種動態(tài)性的雙向互動語言實踐活動。而口語交際教學則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采用一定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有計劃地組織口語交際訓練的活動。
通過本人在教學中的感悟,并結合新課標的關于口語教學教學的相關精神,認為口語交際教學中應該堅持三個基本教學原則。
1.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原則是口語交際教學的首要原則。其一,口語交際教學以鍛煉學生口頭交際能力為主體,應將教學活動滲透到日常生活實踐中,通過反復的實踐與模仿,提高口語能力。其二,利用學校和社會給予的有效資源,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如演講、講故事、朗誦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在實踐中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其三,教師要給學生準備校外學習資料,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進行自主探究發(fā)現。如參加社區(qū)朗誦、校外研討會等方式,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驗,從而促進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2.綜合性原則??谡Z是學生的交際工具,口語教學要體現教學的綜合性。其一,在新課標中“口語交際”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一樣重要。教學中不能單獨將口語交際分開訓練,要綜合學習字、詞、閱讀等基礎知識,要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綜合交叉的進行,開發(fā)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二,通過多種方法,將口語交際教學與“識字”、“寫字”等結合起來,同時與其他學科課程融合起來,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訓練學生說的能力。將多種資源整合起來,提高學生綜合性的素養(yǎng),促進口語交際在實踐中的發(fā)展。
3.情境性原則。情境性原則是口語交際教學另一重要原則。教師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參與表演、評議。同時給學生說話的機會,提高了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設置教學情境不能呆板,方法要多樣化。比如事先準備圖片、報刊等有效的情境教材,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出來;教師可以適當用口頭語言營造出一個想象的情境。通過這些創(chuàng)設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體驗。
1.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課程目標要體現新課標的要求。首先,要從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新課標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出發(fā),要體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其次,課程目標的設置要體現綜合性,現在語文學科出現跨學科現象,要充分綜合語文教學的特點,提出教學目標。再次,教學目標要體現層次性,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符合課程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身心特點。最后,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不同于“寫字”、“寫作”等教學內容,要對是否專注的傾聽、合理的表達觀點和文明得體得交流進行有準確性、靈活性、有效性的評價,要設置與之相匹配的目標。
2.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谡Z交際一般是通過情境體驗活動來實現的。首先,教師勇于突破傳統課堂的限制,分析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差異,創(chuàng)造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口語交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其次,根據教學情境搜集圖片、報刊、音像等資料,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技術展示教學場景,豐富口語交際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再次,由于口語交際具有突發(fā)性的特點,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有爭議性的情境如兩難的情境,來訓練學生的有效應變和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合理選擇活動內容和教學方法,如選擇會話、辯論、演講、情境表演等活動內容,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選擇朗讀、聽讀、問答、復述、口頭表述等形式。以此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能力的發(fā)展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3.重視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谡Z交際可以把它看作一門口語實踐課。首先,在學校內設立學生喜歡的實踐活動形式,要契合學生實際,如即興演講、新聞發(fā)布會、情景短劇等,提供給學生鍛煉口語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與練習口語的熱情。其次,教師要提供有效的口語材料,開發(fā)課外資源,如鼓勵學生閱讀書報刊等,讓學生領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最后,重視在校外的日常生活實踐,家長不僅要創(chuàng)造廣泛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更要參與其中,如談話、訪談和表演相聲等。
4.構建新型的評價系統。課程評價是教學的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學習活動結果的檢驗。不同于對知識點的考察,對口語的教學評價更為復雜。首先,要突出口語評價的綜合性,注重對學生在交際情境中傾聽、表達、捕捉信息和應對能力的評價,綜合考察學生的交際能力。其次,在評價中,既要教師參與評價也要學生自我評價,更要使家長加入評價體系中,利用家長指導和監(jiān)督的功能,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后,要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綜合起來,注重過程的評價,利用對“過去”的總結的結果,指導“未來”的學習,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體驗與獲得。
總之,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個現代公民必須掌握的技能。由大綱“聽說訓練”向新課標中的“口語交際”轉變,說明口語交際教學也由傳統的不重視向實際運用的轉變。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出更多符合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與途徑,要把口語交際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提高和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任何的教學訓練,都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谡Z教學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
[1]孟麗華.我國中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現實困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1).
[2]張中原,徐林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