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健
在語文教學中,初中生的學習效果與情緒的關系十分密切。就學習科目特點來說,語文學習到了初中階段,詩詞背誦、文言文理解背誦分量加大,如果處理不當,學生將會產生畏難、抗拒的情緒,影響語文學習效果。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緒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怎樣進行情緒管理呢?筆者將對這個問題進行簡單探討。
針對初中生情緒化強烈的心理特點,筆者非常重視自己在學生當中的印象。筆者會通過范讀,展示良好的朗誦能力;會通過下水文,展示自己的寫作水平;會通過學生背誦前的示范,展示自己對詩歌名文的鑒賞能力;會通過經典閱讀或美文推薦,給學生介紹各種優(yōu)秀作品。
通過這些行為,能展示一種語文老師的魅力,讓學生在心理上受到感染。他們會因此接受你,認為你起碼是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甚至是有水平的語文老師。接下來由你提出的語文學習要求,就比較容易被他們接受了。
初中時期,學生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到了初二,就到了一個叛逆期。在這階段,他們會不斷地與父母和老師發(fā)生沖突。如果老師不能秉持愛的教育精神,對他們進行包容與疏導,未能始終尊重他們,那么,師生就很容易走向對立面,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筆者經常會秉持尊重、理解、關愛的理念去對待他們。在校運會上,為他們加油鼓勁;在大課間,跟他們一起玩“兩人三足”,或與他們隨意聊天;發(fā)現(xiàn)誰情緒低落,總會問清緣由,加以疏導;建立語文Q群,在分享語文資源的同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困惑,跟他們研究解決。
總之,只要你是真誠地跟學生交朋友,對他們付出真摯的情感,他們都會“投桃報李”。他們會把學好語文當做對你的“回報”。很多的學習任務,他們不但不抵抗,反而“出謀劃策”,老師沒想到的地方,他們會提醒,老師忘記布置的作業(yè),他們會自己布置,自己檢查。由此可見,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投資。
要讓學生信服你,心無旁騖地跟著你一起去學習,單靠情感因素支撐,畢竟難以為繼,他們畢竟已經過了盲從的年紀。所以,有效科學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有規(guī)律,教無定法。所以,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屆、不同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靈活運用合適的高效的教與學的方法,爭取讓學生有的放矢,高效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之后,能有效提高成績,以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文言文教學中,筆者一般會調查學生以前的語文老師是怎樣教文言文的,詢問他們對這種教法的感覺,問他們有什么看法和建議。調查完后,筆者再把可采用的幾種教與學的方法介紹給他們,讓他們做出選擇。選擇后,發(fā)現(xiàn)問題,再針對問題具體做出調整,直至找到合適的方法為止。這樣的教與學,針對性強,所以效果更明顯。學生因為有效的學習嘗到了學習“有效”的滋味,他們會更加“死心塌地”地跟著老師學習,因此,成績越學越好。
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重要載體。筆者經常會結合相關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對語文更有新鮮感,更有興趣。例如結合“營造初中班級課外寫作氛圍”的課題研究,我們開展了“改寫續(xù)寫小小說”、“水滸英雄我評說”等活動,學生通過改寫小說結尾,嘗到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他們會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小說不同的結尾,寄寓著不同的意義,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在“水滸英雄我評說”的活動中,他們通過評說來表達自己對作品人物的獨特看法,饒有興致地過了一回“評說”癮。
此外,對對子、賽詩歌、編劇本、賞影視等語文活動,都能為學生打開語文世界的一扇扇大門,讓學生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廣闊而有味道的語文世界。這些,都能鞏固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情緒。
激勵是發(fā)掘人潛能的重要途徑,當人受到激勵后,其可發(fā)揮的能量會大大增加,它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因此,所有的情緒管理,都離不開“激勵”。學生很多時候就像一捆捆干柴,而“激勵”,往往就像星星之火,一經點燃,就會有“燎原”之勢。
表揚、展示、獎勵是激勵的常用方法。例如,在“改寫續(xù)寫小小說”活動中,有些學生認為這不是考試內容,有點馬虎應付。筆者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利用了一節(jié)課,專門對前兩次的續(xù)寫改寫進行了講評,重點表揚了積極參與、認真寫作的學生,并且把他們的作品通過電子文檔展示出來,還舉行了簡單的頒獎拍照儀式。結果,第三次交上來的作品不管是從數(shù)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有了驚人的飛躍??戳藢W生上交的作品,你會感覺到,教學就是一個激趣的過程。學生的情緒管理好了,積極性上來了,學生就能迸發(fā)潛能,奇跡就可發(fā)生,教學目的也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管理好學生的情緒,能為語文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愿我們在教學中管理好學生的情緒,創(chuàng)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