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鳳
(山東省濰坊市廣文中學)
情感教育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依據(jù)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按照特定的教學目的,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關注和影響教育主體的態(tài)度、觀念、情緒等情感體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圓滿完成。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體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相關的理論和具體的方法、手段,將其自身和教學內容的情感傳遞給學生,達成三者的統(tǒng)一,提高教學質量。語文作為一門具有很強藝術性和情感色彩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情感的作用,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更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情感素質的提高。
一般情況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教材因素。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主要有語言文字、感情色彩、中心思想等。第二,教師因素。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他所表達出的情感因素不僅包括教學態(tài)度、對教材的理解能力,還包括教學水平、整體素質及人格魅力等方面。第三,學生因素,學生最為教學的主體,是進行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標,而他們所能產生的情感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興趣、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等方面。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現(xiàn)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要想有效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水平,使學生們能夠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那么情感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需要教師積極地與學生進行跟溝通,并在尊重不同學生個性的基礎上進行互動,這樣才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地教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個性與愛好來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地課堂氛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情感教育是在針對初中生心理與生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材內容,對學生素質的深入發(fā)掘,這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習積極性,還能夠陶冶情操。加強情感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引導學生情感發(fā)展的具體要求。新課標要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兼顧學生知識、思維和情感,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中生的情緒容易波動起伏,有著極強的自尊感。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引導學生情感的發(fā)展是語文教學的題中之義。
雖然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多數(shù)學校的認可,但要想充分發(fā)揮出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就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采取相應措施。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最適合進行情感教育的,所以教師要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并恰當?shù)倪M行情感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運用最恰當?shù)那楦欣首x所學文章,把握好節(jié)奏,將學生們帶入當課文情景之中,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們得到深刻的感受。其次,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語言藝術的重要作用,將教材內容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豐富的情感表達出來,引導學生進行領悟,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最后,還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方法,使學生們能夠通過真正參與的過程達到最真實的情感體驗。例如,可以選擇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們分別扮演其中的不同人物,通過較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們讓入到具體時間與環(huán)境之中,這對他們的情感教育將是最直接、有效的。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在進行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就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重要作用,積極優(yōu)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立體,能夠有效提高情感教育的教學效果。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方式的利用,給教學帶來了諸多方便,也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要求。多媒體手段的應用,可以通過圖片、聲音等形式再現(xiàn)情景,并且進行具體的情景設置,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到更為真實和客觀的情感。通過客觀的情景設置,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也會大大提高。學生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結合自身的感悟,情感的體驗和意識不斷得到強化,情感教育的效果更為明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情感教育重要作用。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而其主要學習內容除了包括口語表達、閱讀、寫作、語言理解等方面之外,還包括情感培養(yǎng)。語文知識的積累,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的,更多的是要靠生活中的實踐與體驗。教師主要起到的就是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我們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語文知識,不僅包含內容眾多,而且涉及范圍也非常廣泛,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夠將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吸收,從而得到真實的情感體驗。所以,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實踐才是檢驗學生情感教育效果的最主要方式。
[1]曾誨.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讀與寫,2011,(5):37-39.
[2]李學勉.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閱讀與鑒賞,2010,(8):22-24.
[3]陳應剛.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2009,(9):46-48.
[4]毛小全.淺談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信息,2007,(9):18-20.